一种水下隧道用橡胶止水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2136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建筑和隧道工程止水应用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水下隧道用橡胶止水带,包括非固定端连接件、固定端连接件和止水带本体;止水带本体与非固定端连接件之间包括多层密封体,止水带本体与固定端连接件之间包括导向体,止水带本体与固定端连接件之间还包括止水带压板,止水带本体包括多面段组合式压缩面;其中多层密封体包括棱纹凸起体和凹坑体,导向体包括外导向体和内导向体,止水带压板包括一体式的外连接板和内连接板,多面段组合式压缩面包括弧面段一、弧面段二和直面段。本专利方案可起到止水带安装定位引导作用,可减少止水带磨损现象的发生,节省止水带安装时间,提升止水带的密封性能。提升止水带的密封性能。提升止水带的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隧道用橡胶止水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建筑和隧道工程止水
,尤其涉及一种水下隧道用橡胶止水带。

技术介绍

[0002]管端接头是水下隧道的重要部位,管端接头的结构强度和刚度相对混凝土管段都显得非常脆弱,使得管端接头也成为了水下隧道的薄弱部位。目前国际国内已建沉管隧道多采用柔性接头连接,利用作用在管段后部的强大水压力,通过水平千斤顶压合,压接GINA止水带初步止水,然后从接头中抽水直至全部压接完成后,再在内侧安装OMEGA止水带做第二道止水防线,满足管段接头的止水要求。现有技术中,有如下专利涉及隧道用管端接头的止水带:1、专利号为“201610251593.8”,专利名称为“一种水中悬浮隧道接头”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水中悬浮隧道接头,包括对接的两个管段,两个管段之间具有接头空间,两管段之间通过减振结构和密封结构连接,减振结构包括连接套、预应力拉索和拉紧装置。该专利技术可保证GINA橡胶止水带不会由于错动而发生渗漏。
[0003]2、专利号为“201610322564.6”,专利名称为“一种沉管隧道接头装置及其安装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包括两道柔性止水带和两道具有一定刚度的注浆层,还包括GINA止水带和OMEGA止水带,接头的外围设置保护罩。该专利技术施工成本低、操作方便。
[0004]上述现有技术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在OMEGA止水带发生破损时,如果GINA止水带状况良好,可随时更换OMEGA止水带,保证管节接头止水的可靠性,但当外置GINA止水带出现较大破损时,由于内置OMEGA止水带起到主要的防水作用,无法更换,目前国内外尚无修复先例。
[0005]2、沉管基础和管段的不均匀沉降也容易导致柔性接头部位的错动和伸张,使接头部位止水效果降低甚至失去止水效果,严重影响水下隧道的安全运营。
[0006]综上所述,如何设计一种能够提高密封止水性能,提高使用寿命,且满足水下隧道不均匀沉降与拉压的水下隧道用止水带结构,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水下隧道用橡胶止水带,可通过与固定端连接件配合的导向体、与非固定端连接件配合的密封体节约止水带的安装时间,减少磨损,提高止水带的使用寿命,提升止水带的密封性能。
[000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下隧道用橡胶止水带,包括非固定端连接件、固定端连接件和位于非固定端连接件与固定端连接件之间的止水带本体;止水带本体与非固定端连接件之间包括多层密封体,止水带本体与固定端连接件之间包括导向体,止水带本体与固定端连接件之间还包括止水带压板;止水带本体包括位于非固定端连接件与固定端连接件之间的多面段组合式压缩面。
[0009]进一步地,多层密封体包括位于止水带本体中与非固定端连接件连接处的连接端面一上的棱纹凸起体,棱纹凸起体靠近连接端面一的两端部设置。
[0010]进一步地,多层密封体还包括设于棱纹凸起体之间凹坑体。
[0011]进一步地,导向体包括位于止水带本体中与固定端连接件连接处的连接端面二上的外导向体和内导向体,外导向体和内导向体均朝向固定端连接件凸出设置;外导向体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组且内导向体位于外导向体之间。
[0012]进一步地,外导向体与棱纹凸起体对应设于同一高度处;内导向体的体积大于外导向体的体积且固定端连接件的内壁上设有与外导向体匹配的导向槽。
[0013]进一步地,棱纹凸起体、内导向体和外导向体分别为梯形结构、矩形结构、圆弧形结构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4]进一步地,止水带压板包括一体式的外连接板和内连接板,止水带本体与固定端连接件的连接处位于内连接板和固定端连接件之间且外连接板靠近固定端连接件设置;外连接板的内端抵接于止水带本体上,外连接板靠近固定端连接件一侧的侧端抵接于固定端连接件上。
[0015]进一步地,多面段组合式压缩面包括靠近非固定端连接件的弧面段一、靠近固定端连接件的直面段和位于弧面段一与直面段之间的弧面段二;弧面段一和弧面段二均朝向远离橡胶止水带轴向中心线L的一侧凸出,直面段二朝向远离轴向中心线L的一侧延伸设置,直面段在垂向上的整体高度大于弧面段一、弧面段二在垂向上的整体最高高度;止水带压板抵接于直面段上。
[0016]进一步地,弧面段一和弧面段二均为半球型体结构且弧面段一的直径R1大于弧面段二的直径R2;弧面段一与弧面段二之间、弧面段二与直面段之间分别通过朝向轴向中心线L一侧凸出的圆弧一、圆弧二过渡。
[0017]进一步地,棱纹凸起体的数学模型为:f(x)=a1sin(x);其中:a1的取值范围为5

10,x的取值范围是0

π。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橡胶止水带在固定端连接件处增加了导向体结构,可起到止水带安装定位引导作用,节省止水带的安装时间,提升止水带的密封性能。
[0019]2、本专利技术中非固定端连接件中的多层密封体包括仿生凹坑体,凹坑体可使止水带本体与非固定端连接件形成多个密封空间,提升密封性能,且在隧道产生振动与变形时,通过凹坑体储存接触面间的杂质,减小磨损。
[0020]3、本专利技术中非固定端连接件中的多层密封体还包括棱纹凸起体,一方面可增强密封性能,同时在水下隧道管道接头产生振动和变形时,还可将接触面间的杂质推送至凹坑体内,减小了接触面的磨粒磨损,提升止水带的使用寿命。
[0021]4、止水带本体中呈W型的多面段组合式压缩面结构可用于填充止水带压缩量,实现止水带快速压缩,并帮助承受隧道接头较大的位移和剪切。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下隧道用橡胶止水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止水带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凹坑体和棱纹凸起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棱纹凸起体的侧视示意图。
[0026]图5是固定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非固定端连接件1、止水带本体2、止水带压板3、固定端连接件4、导向体5、棱纹凸起体6、外导向体7、凹坑体8、导向槽9、内导向体10、外连接板11、内连接板12、弧面段一14、弧面段二15、直面段16、圆弧一17、圆弧二18、紧固螺栓19、连接端面一20、连接端面二21。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

5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9]一种水下隧道用橡胶止水带,主要连接于水下隧道的管段之间,作为第一层防水使用,第一层防水材料主要为GINA止水带。如图1所示,橡胶止水带包括非固定端连接件1、固定端连接件4和止水带本体2,止水带本体2位于非固定端连接件1与固定端连接件4之间。止水带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隧道用橡胶止水带,其特征在于,包括非固定端连接件(1)、固定端连接件(4)和位于非固定端连接件(1)与固定端连接件(4)之间的止水带本体(2);所述止水带本体(2)与非固定端连接件(1)之间包括多层密封体,止水带本体(2)与固定端连接件(4)之间包括导向体(5),止水带本体(2)与固定端连接件(4)之间还包括止水带压板(3);止水带本体(2)包括位于非固定端连接件(1)与固定端连接件(4)之间的多面段组合式压缩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隧道用橡胶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密封体包括位于止水带本体(2)中与非固定端连接件(1)连接处的连接端面一(20)上的棱纹凸起体(6),所述棱纹凸起体(6)靠近连接端面一(20)的两端部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隧道用橡胶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密封体还包括设于棱纹凸起体(6)之间凹坑体(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隧道用橡胶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体(5)包括位于止水带本体(2)中与固定端连接件(4)连接处的连接端面二(21)上的外导向体(7)和内导向体(10),所述外导向体(7)和内导向体(10)均朝向固定端连接件(4)凸出设置;外导向体(7)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组且内导向体(10)位于外导向体(7)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隧道用橡胶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向体(7)与棱纹凸起体(6)对应设于同一高度处;所述内导向体(10)的体积大于外导向体(7)的体积且固定端连接件(4)的内壁上设有与外导向体(7)匹配的导向槽(9)。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下隧道用橡胶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棱纹凸起体(6)、内导向体(10)和外导向体(7)分别为梯形结构、矩形结构、圆弧形结构中的一种或几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委凯琪罗勇欢周函宇邓娇孔令俊夏俊勇庾光忠林天豪蒋瑞秋姜良广李鹏辉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