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转换装置和直流直流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1992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电力转换装置和直流直流转换装置。该电力转换装置具备:直流直流转换器部,其包括变压器,该变压器具有形成初级侧的线圈的线圈基板和形成次级侧的线圈的汇流条,该直流直流转换器部将自直流电源输入的直流电力的电压转换为不同的电压;以及冷却部,其设有供冷却用液体流动的冷却流路,并且配置有直流直流转换器部。变压器的汇流条具有冷却部侧固定部,该冷却部侧固定部固定于设有冷却流路的冷却部。冷却部。冷却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力转换装置和直流直流转换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转换装置和直流直流转换装置,特别涉及具备变压器的电力转换装置和直流直流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已知有一种具备变压器的电力转换装置。这样的装置例如在日本特开2014

90523号公报中公开。
[0003]在上述日本特开2014

90523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具备构成DCDC转换器(直流直流转换器)的变压器的电力转换装置。该电力转换装置具备:变压器,其包括具有初级侧线圈导体的印刷基板、以及作为板状的次级侧线圈导体的汇流条;以及框体,其收纳变压器。并且,变压器的作为次级侧线圈导体的汇流条以被按压于框体的状态固定,由此,自变压器产生的热向框体散热。
[0004]然而,即使在上述日本特开2014

90523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的以往的电力转换装置中,在向构成直流直流转换器的变压器流动大容量的电流的情况下等,也存在无法对自变压器产生的热充分地进行散热的情况。因此,期望一种能够自变压器的汇流条对在变压器中产生的热充分地进行散热的电力转换装置和直流直流转换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1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变压器的汇流条对在变压器中产生的热充分地进行散热的电力转换装置和直流直流转换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面的电力转换装置具备:直流直流转换器部,其包括变压器,该变压器具有形成初级侧的线圈的线圈基板和形成次级侧的线圈的汇流条,该直流直流转换器部将自直流电源输入的直流电力的电压转换为不同的电压;以及冷却部,其设有供冷却用液体流动的冷却流路,并且配置有直流直流转换器部,变压器的汇流条具有冷却部侧固定部,该冷却部侧固定部固定于设有冷却流路的冷却部。
[0007]在上述第1方面的电力转换装置中,如上所述,在设有冷却流路的冷却部固定有变压器的汇流条所具有的冷却部侧固定部,由此,能够自冷却部侧固定部将在变压器中产生的热经由设有冷却流路的冷却部向在冷却流路中流动的冷却用液体传递。由此,能够利用在冷却流路中流动的冷却用液体对在变压器中产生的热高效地进行散热,而冷却变压器。其结果是,能够提供一种能够自变压器的汇流条对在变压器中产生的热充分地进行散热的电力转换装置。
[0008]在上述第1方面的电力转换装置中,优选的是,汇流条的冷却部侧固定部配置为,当从汇流条和冷却部相对的方向观察时,与设于冷却部的冷却流路重叠。若这样构成,则与汇流条的冷却部侧固定部和冷却流路不重叠的情况相比,汇流条的冷却部侧固定部与冷却流路之间的距离变短,因此能够更高效地进行自汇流条的散热(变压器的冷却)。其结果是,
能够自变压器的汇流条对在变压器中产生的热更充分地进行散热。
[0009]在上述第1方面的电力转换装置中,优选的是,冷却部包括形成有冷却流路的主体构件和安装于主体构件的罩构件,汇流条的冷却部侧固定部构成为固定于冷却部的罩构件。若这样构成,则能够将在变压器中产生的热经由冷却部的固定有汇流条的冷却部侧固定部的罩构件向在冷却流路中流动的冷却用液体传递。其结果是,能够将在变压器中产生的热经由冷却部的罩构件向在冷却流路中流动的冷却用液体高效地散热。
[0010]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该电力转换装置还具备主电路基板,该主电路基板配置为与变压器的汇流条连接并且与冷却部相对,冷却部的罩构件具有向主电路基板侧突出的凸部,在主电路基板设有用于使罩构件的凸部暴露的开口部,汇流条的冷却部侧固定部固定于罩构件的凸部。若这样构成,则在设于冷却部的罩构件且向主电路基板侧突出的、罩构件的凸部固定有汇流条的冷却部侧固定部,因此与罩构件不具有向主电路基板侧突出的凸部的情况相比,变压器与罩构件之间的距离变短。其结果是,能够使变压器的汇流条的布线长度进一步变短,因此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自汇流条的散热(变压器的冷却)。另外,设于冷却部的罩构件且向主电路基板侧突出的凸部通过主电路基板的开口部而暴露,因此即使在利用螺钉等将汇流条的冷却部侧固定部固定于凸部的情况下,也能够经由开口部容易地将冷却部侧固定部固定于凸部。
[0011]在具备上述主电路基板的结构中,优选的是,汇流条包括第1汇流条,该第1汇流条具有被固定于主电路基板的基板侧固定部,第1汇流条具有延长部,该延长部设为,以当从汇流条和冷却部相对的方向观察时与罩构件的凸部重叠的方式自基板侧固定部延长,在冷却部与延长部之间配置有绝缘构件,自基板侧固定部延长的延长部构成为经由绝缘构件向冷却部进行散热。若这样构成,则除了冷却部侧固定部以外,在自基板侧固定部延长的延长部中,也能够经由绝缘构件向冷却部进行散热,因此能够更高效地对在变压器中产生的热进行散热。
[0012]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直流直流转换器部包括多个整流用元件,该多个整流用元件相对于变压器连接于直流直流转换器部的输出侧,并且安装于主电路基板,汇流条配置为相对于多个整流用元件在与多个整流用元件相邻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且是与汇流条和冷却部相对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相邻,汇流条的冷却部侧固定部在从汇流条和冷却部相对的方向观察时配置于被多个整流用元件夹着的位置。若这样构成,则能够在汇流条和多个整流用元件相邻的方向上,使汇流条和多个整流用元件接近。其结果是,能够抑制主电路基板的尺寸在汇流条和多个整流用元件相邻的方向上变大。
[0013]在包括上述第1汇流条的结构中,优选的是,汇流条包括第2汇流条,该第2汇流条相对于线圈基板配置于与配置有第1汇流条的那一侧相反的一侧,冷却部侧固定部包括第1汇流条所具有的第1冷却部侧固定部和第2汇流条所具有的第2冷却部侧固定部,当从汇流条和冷却部相对的方向观察时,第1冷却部侧固定部和第2冷却部侧固定部在与冷却部的冷却流路重叠的位置以相互接触的状态固定于冷却部。若这样构成,则能够分别通过第1汇流条的第1冷却部侧固定部和第2汇流条的第2冷却部侧固定部将在变压器中产生的热经由冷却部向冷却流路散热。其结果是,能够更高效地对在变压器中产生的热进行散热。另外,第1冷却部侧固定部和第2冷却部侧固定部以相互接触的状态固定于冷却部,因此与以在第1冷却部侧固定部与第2冷却部侧固定部之间夹着传热用的构件的状态将第1冷却部侧固定部
和第2冷却部侧固定部固定于冷却部的情况相比,能够分别自第1汇流条和第2汇流条高效地向冷却部传热。
[0014]在包括上述第1汇流条的结构中,优选的是,在主电路基板设有连接端子,该连接端子紧固固定有第1汇流条的基板侧固定部,并且设有卡合于第1汇流条的第1卡合部,在第1汇流条设有卡合于第1卡合部的第2卡合部。若这样构成,则通过使连接端子的第1卡合部和第1汇流条的第2卡合部卡合,能够防止在将第1汇流条的基板侧固定部紧固固定于主电路基板时第1汇流条旋转。其结果是,能够防止在将第1汇流条的基板侧固定部紧固固定于主电路基板时,由于第1汇流条旋转而在第1汇流条产生应变。
[0015]在上述冷却部包括罩构件的结构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其中,所述电力转换装置具备:直流直流转换器部,其包括变压器,该变压器具有形成初级侧的线圈的线圈基板和形成次级侧的线圈的汇流条,该直流直流转换器部将自直流电源输入的直流电力的电压转换为不同的电压;以及冷却部,其设有供冷却用液体流动的冷却流路,并且配置有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部,所述变压器的所述汇流条具有冷却部侧固定部,该冷却部侧固定部固定于设有所述冷却流路的所述冷却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所述汇流条的所述冷却部侧固定部配置为,当从所述汇流条和所述冷却部相对的方向观察时,与设于所述冷却部的所述冷却流路重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所述冷却部包括形成有所述冷却流路的主体构件和安装于所述主体构件的罩构件,所述汇流条的所述冷却部侧固定部构成为固定于所述冷却部的所述罩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所述电力转换装置还具备主电路基板,该主电路基板配置为与所述变压器的所述汇流条连接并且与所述冷却部相对,所述冷却部的所述罩构件具有向所述主电路基板侧突出的凸部,在所述主电路基板设有用于使所述罩构件的所述凸部暴露的开口部,所述汇流条的所述冷却部侧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罩构件的所述凸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所述汇流条包括第1汇流条,该第1汇流条具有被固定于所述主电路基板的基板侧固定部,所述第1汇流条具有延长部,该延长部设为:以当从所述汇流条和所述冷却部相对的方向观察时与所述罩构件的所述凸部重叠的方式自所述基板侧固定部延长,在所述冷却部与所述延长部之间配置有绝缘构件,自所述基板侧固定部延长的所述延长部构成为经由所述绝缘构件向所述冷却部进行散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部包括多个整流用元件,该多个整流用元件相对于所述变压器连接于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部的输出侧,并且安装于所述主电路基板,所述汇流条配置为相对于多个整流用元件在与所述多个整流用元件相邻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且是与所述汇流条和所述冷却部相对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相邻,所述汇流条的所述冷却部侧固定部在从所述汇流条和所述冷却部相对的方向观察时配置于被所述多个整流用元件夹着的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所述汇流条包括第2汇流条,该第2汇流条相对于所述线圈基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地瞬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