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车前属植物的培育系统及培育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81911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车前属植物的培育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水车前属植物的培育系统及培育方法;包括培育池,所述培育池内设置有可升降的培育模块,培育池上方设置有补光模块,培育池的内壁上设置有水流推动装置和加药装置,所述加药装置位于水流推动装置的前方,培育池内壁上还设置有加热模块;所述培育池上还设置有带有显示屏的控制模块,用于监测并控制培育模块的升降以及水温、水体质量、水流和光照强度;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水车前属植物的培育系统和培育方法,使得水车前种子的萌发率高于80%,成活率高于90%,自然萌发率小于30%,植株成活率低于千分之一,填补了行业空白。填补了行业空白。填补了行业空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车前属植物的培育系统及培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车前属植物的培育
,尤其是一种水车前属植物的培育系统及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车前属植物对环境极度敏感,是良好的指示物种。目前由于水体透明度的不确定性、水质不稳定以及大量天地的存在,导致萌发的幼苗难以成长为植株高于10cm的株体,以至于该属植物濒危,以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0003]沉水植物在幼苗阶段由于植株很小,以至于分泌的化感物质的量比较少,少量的化感物质会促进单细胞藻类和丝状藻类的生长。单细胞藻类和丝状藻类早期会粘附在该属植物的幼苗上,同时,由于单细胞藻类繁殖非常迅速,培育池内的营养液会迅速被大量繁殖的单细胞藻类消耗掉,这样既不利于我们培养的水车前属植物的生长,有会造成竞争,从而影响水车前的正常生长繁殖。
[0004]所以亟需开发一种适用于培育该属植物的系统以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车前属植物的培育系统及培育方法,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车前属植物的培育系统,包括培育池,所述培育池内设置有可升降的培育模块,培育池上方设置有补光模块,培育池的内壁上设置有水流推动装置和加药装置,所述加药装置位于水流推动装置的前方,培育池内壁上还设置有加热模块和增氧模块;所述培育池上还设置有带有显示屏的控制模块,用于监测并控制培育模块的升降以及水温、水体质量、水流和光照强度。
[0007]进一步的,所述培育池的内壁上设置有进水口和溢水口,溢水口的高度小于进水口的高度,所述培育池的底部设置有排水排泥口,所述排水排泥口上连接有排泄阀。
[0008]进一步的,所述可升降的培育模块包括升降组件和育苗盘,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设置在培育池内壁上对称设置的至少2组升降轨道和滑块,所述滑块连接有升降平台和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升降平台上设置有至少6个育苗盘,每块育苗盘内设置有培养基,所述培养基的密度大于水体的密度。
[0009]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平台上设置有至少6个用于放置育苗盘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小于育苗盘的高度,所述升降平台上还设置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通孔以及用于固定育苗盘的压片。
[0010]进一步的,每个育苗盘包括至少9个培育穴,相邻培育穴之间的公共边上开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通孔。
[0011]进一步的,所述加药装置内填充有用于抑制单细胞藻类的缓释药剂,所述缓释药
剂的制备方法为:干燥的宽叶香蒲500份、苦草300份、穗花狐尾藻200份,纯水浸出24h,浓缩至100ml后与阿拉伯胶、碳酸钙按体积比2:1:6混合造粒制得粒径大小为1

3mm的缓释药剂。
[0012]进一步的,所述水流推动装置包括安装在培育池相对设置的一组内壁上的至少6个螺旋桨,每个内壁上分别安装至少3个螺旋桨,同一内壁上位于外侧的两个螺旋桨的轴线与其同侧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20

30cm,且至少一个螺旋桨前方连接有加药装置,螺旋桨呈高低设置。
[0013]进一步的,所述螺旋桨有6个,且每一个内壁上连接有3个螺旋桨,位于中间的螺旋桨固定的转轴上连接有加药装置,所述加药装置包括加药盒,所述加药盒上开有出药孔,所述出药孔的直径小于药剂的直径,所述加药盒上连接有进药管。
[0014]进一步的,所述补光模块为高度可调补光模块,所述培育池的外部设置有一层保温层,所述培育池采用太阳能光伏组件供电。
[0015]一种水车前属植物的培育方法,所述培育方法采用所述的培育系统,包括以下步骤:萌发期,升降平台下降控制水深1

5cm,白天自然光,遇阴雨天启动补光模块进行补光,光照强度为800

1200lx,晚上光线低于250lx之后补光2h,光照强度为为800

1200lx,加药装置内添加抑制单细胞藻类生长的缓释药剂;单株叶片少于6片,株长小于5cm阶段,升降平台下降控制水深为10

15cm,白天自然光,遇阴雨天启动补光模块进行补光,光照强度为800

1200lx,晚上光线低于250lx之后补光2h,光照强度为800

1200lx,单株叶片多于6片,株长小于15cm阶段,升降平台下降控制水深为30

50cm,调节培养模块表层的光照强度不低于500lx,单株叶片多于6片,株长大于15cm阶段,进行移栽;整个培育周期的温度为室温,同时控制水体溶氧量不低于5.0mg/L。
[0016]采用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的水车前属植物的培育系统,通过设置水体流动装置,可以通过调节水体流动装置的转速来调节水体溶氧量,另一方面,实现对水体内的丝状藻类的冲刷,避免早期的丝状藻类粘附或者固生在水车前属植物的幼苗上,进一步减少水体内丝状藻类的生存量。
[0017]本专利技术中在搅拌桨的前方设置有加药装置,可以提高药剂在水体各处的溶解均匀性,提高药剂对单细胞藻类或丝状藻类的抑制率。且本专利技术中的药剂添加操作便利性高。
[0018]本专利技术中的药剂通过在药剂外包覆一层碳酸钙层或者在药剂中添加碳酸钙并一起造粒,实现了药片的缓释目的,同时,由于碳酸钙的添加使得水体呈弱碱性,弱碱性水体不易滋生单细胞或丝状藻类,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0019]采用本专利技术中的水车前属植物的培育系统和培育方法,使得水车前种子的萌发率高于80%,成活率高于90%,自然萌发率小于30%,植株成活率低于千分之一,填补了行业空白。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水车前属植物的培育系统的立体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水车前属植物的培育系统的俯视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育苗盘的结构示意图图。
[0023]图中:1培育池,2培育模块,201升降组件,202育苗盘,3补光模块,4水流推动装置,5加药装置,6加热模块,7控制模块,8进水口,9溢水口,10排水排泥口,11通孔,12保温层。
[0024],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下列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或者凡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单变化或更改的,都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5]请参阅附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水车前属植物的培育系统,包括培育池1,培育池1内设置有可升降的培育模块2,培育池1上方设置有补光模块3,补光模块3的高度可以调节,这样可以根据实际培育需要调节培育模块2的高度进而便于调整光照强度,培育池1的内壁上设置有水流推动装置4和加药装置5,水流推动装置4可以用于调节水体溶氧量,另一方面,实现对水体内的丝状藻类的冲刷,避免早期的丝状藻类粘附或者固生在水车前属植物的幼苗上,进一步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车前属植物的培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培育池,所述培育池内设置有可升降的培育模块,培育池上方设置有补光模块,培育池的内壁上设置有水流推动装置和加药装置,所述加药装置位于水流推动装置的前方,培育池内壁上还设置有加热模块和增氧模块;所述培育池上还设置有带有显示屏的控制模块,用于监测并控制培育模块的升降以及水温、水体质量、水流和光照强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车前属植物的培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池的内壁上设置有进水口和溢水口,溢水口的高度小于进水口的高度,所述培育池的底部设置有排水排泥口,所述排水排泥口上连接有排泄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车前属植物的培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升降的培育模块包括升降组件和育苗盘,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设置在培育池内壁上对称设置的至少2组升降轨道和滑块,所述滑块连接有升降平台和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升降平台上设置有至少6个育苗盘,每块育苗盘内设置有培养基,所述培养基的密度大于水体的密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车前属植物的培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台上设置有至少6个用于放置育苗盘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小于育苗盘的高度,所述升降平台上还设置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通孔以及用于固定育苗盘的压片。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车前属植物的培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育苗盘包括至少9个培育穴,相邻培育穴之间的公共边上开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通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车前属植物的培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装置内填充有用于抑制单细胞藻类的缓释药剂,所述缓释药剂的制备方法为:干燥的宽叶香蒲500份、苦草300份、穗花狐尾藻200份,纯水浸出24h,浓缩至100ml后与阿拉伯胶、碳酸钙按体积比2:1:6混合造粒制得粒径大小为1

3mm的缓释药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车前属植物的培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推动装置包括安装在培育池相对设置的一组内壁上的至少6个螺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杰张国亮衡春海魏倩
申请(专利权)人:中杉生态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