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开放式雨林缸的保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1728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雨林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开放式雨林缸的保温装置,包括雨林缸,雨林缸具有一展示面,展示面上设置有展示口;展示口顶壁位置设置有出气口,出气口喷出的气体在展示口处形成覆盖展示口的风幕屏障;雨林缸上设置有加热腔,加热腔内设置有加热件和第一风机,加热件对加热腔内空气加热,加热腔和出气口之间设置有进气通道,第一风机将加热腔内空气通过进气通道送入出气口处。利用热空气在展示口处形成风幕屏障,阻挡雨林缸内部和外部的空气交换,进而降低雨林缸内部空气和外部空气的换热,起到对雨林缸内部保温的作用;同时,由于出风口喷出的空气为热空气,形成的热气屏障和雨林缸内部空气换热,对雨林缸内部起到加热的作用。到加热的作用。到加热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开放式雨林缸的保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雨林缸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开放式雨林缸的保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雨林缸,是以热带雨林环境为主题的植物景观。以热带雨林的林床,林间甚至林梢植物为主景,配合枯木,石头,藤蔓等,营造出丛林一角,或者临水丛林的景色,并且为了体现造景的生动性,也会在其中饲养体型微小的动物,比如昆虫,蜥蜴,蛙类等等,但也有纯粹以植物景观为主,以动物或动物模型点缀的例子。
[0003]传统雨林缸为保证缸内温度,采用全封闭模式或正面玻璃采用推拉形式,会牺牲部分景观效果。为了保证观赏效果,部分雨林缸采用开放式设计,即在雨林缸的前端面上设计展示开口。
[0004]但是,对于开放式雨林缸,由于其展示开口处和外部环境连通,导致雨林缸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换热迅速,进而导致开放式雨林缸内部环境保温困难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开放式雨林缸内部环境保温困难的问题,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适用于开放式雨林缸的保温装置,包括雨林缸,所述雨林缸具有一展示面,所述展示面上设置有展示口;
[0007]所述展示口顶壁位置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喷出的气体在展示口处形成覆盖展示口的风幕屏障;
[0008]所述雨林缸上设置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内设置有加热件和第一风机,所述加热件对加热腔内空气加热,所述加热腔和出气口之间设置有进气通道,所述第一风机将加热腔内空气通过进气通道送入出气口处。
[0009]利用热空气在展示口处形成风幕屏障,阻挡雨林缸内部和外部的空气交换,进而降低雨林缸内部空气和外部空气的换热,起到对雨林缸内部保温的作用;同时,由于出风口喷出的空气为热空气,形成的热气屏障和雨林缸内部空气换热,对雨林缸内部起到加热的作用。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开放式雨林缸的保温装置,所述加热腔内还设置有第二风机,所述展示口最下端位置设置有回风口,所述加热腔和回风口之间设置有回风通道,所述第二风机和回风通道连通,将展示口处的热气从回风口处经过回风通道抽回加热腔内。
[0011]热空气形成一个循环的流动路径,使加热件直接对循环回的热空气进行加热,大大降低了加热时对能源的消耗,节能环保。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开放式雨林缸的保温装置,所述加热腔设置于雨林缸的背部,所述进气通道位于雨林缸的顶端,所述回风通道位于雨林缸的
底端。
[0013]在热空气循环的过程中,热空气对雨林缸整体形成包裹,一方面和雨林缸内部环境换热,提高热空气对雨林缸内部环境加热效果;另一方面,热空气对雨林缸整体包裹,降低雨林缸整体和外部空气的换热,提高热空气对雨林缸的保温效果。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开放式雨林缸的保温装置,所述加热腔、进气通道以及回风通道远离雨林缸的侧部都设置有保温层。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开放式雨林缸的保温装置,所述保温层为橡塑层或者锡纸层。
[0016]加热腔、进气通道以及回风通道远离雨林缸的一侧都设置保温层,降低热风循环过程中和外部空气的换热,降低热量损耗,提高热量利用率。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开放式雨林缸的保温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
[0018]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雨林缸内部,用于采集雨林缸内部温度信息;
[0019]所述控制器固定在雨林缸上,所述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连接,接收温度传感器采集的雨林缸内部温度信息;
[0020]所述控制器和加热件连接,所述控制器预设最大温度阈值,在所述雨林缸内部温度大于预设的最大温度阈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加热件停止工作。
[0021]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设置的主要目的在于,避免保温装置异常工作导致雨林缸内部环境过热,防止过热环境对雨林缸内部植物和动物的伤害,在雨林缸内部环境过热时,及时关停加热件。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3](1)本申请的一种适用于开放式雨林缸的保温装置,利用热空气在展示口处形成风幕屏障,阻挡雨林缸内部和外部的空气交换,进而降低雨林缸内部空气和外部空气的换热,起到对雨林缸内部保温的作用;同时,由于出风口喷出的空气为热空气,形成的热气屏障和雨林缸内部空气换热,对雨林缸内部起到加热的作用。
[0024](2)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的设置,实现自动温控,避免保温装置异常工作导致雨林缸内部环境过热,防止过热环境对雨林缸内部植物和动物的伤害,在雨林缸内部环境过热时,及时关停加热件。
附图说明
[0025]图1示出的是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一种适用于开放式雨林缸的保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示出的是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气体流向示意图;
[0027]图3示出的是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出风口在展示口形成的风屏示意图;
[0028]图4示出的是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热空气循环方向示意图;
[0029]图5示出的是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保温层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
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1]实施例1
[0032]图1示出的是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一种适用于开放式雨林缸的保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的是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气体流向示意图;图3示出的是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出风口在展示口形成的风屏示意图。图1

3中,一种适用于开放式雨林缸的保温装置,包括雨林缸1,所述雨林缸1具有一展示面,所述展示面上设置有展示口101;
[0033]所述展示口101顶壁位置设置有出气口102,所述出气口102喷出的气体在展示口101处形成覆盖展示口101的风幕屏障;
[0034]所述雨林缸1上设置有加热腔103,所述加热腔103内设置有加热件2和第一风机3,所述加热件2对加热腔103内空气加热,所述加热腔103和出气口102之间设置有进气通道104,所述第一风机3将加热腔103内空气通过进气通道104送入出气口102处。
[0035]如图1所示,雨林缸1具有一顶板11、一底板12、侧板以及一背板14,雨林缸1与背板14相对的一面为展示面,供展示观赏用,为了提高观赏性,在展示面上开设展示口101,即雨林缸1为开放式。
[0036]加热件2加热空气后,一方面加热后的空气直接和雨林缸1内部空气换热,提升雨林缸1内部温度,同时,通过第一风机3将热空气送入出气口102处喷出,出气口102的出气方向向下,且喷出的空气在展示口101处形成覆盖展示口101的风幕屏障,即在展示口101处形成一个阻挡雨林缸1内部和外部气体交换的热气屏障,降低雨林缸1内部和外部的热交换;当然,通过风幕屏障并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开放式雨林缸的保温装置,包括雨林缸(1),所述雨林缸(1)具有一展示面,所述展示面上设置有展示口(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展示口(101)顶壁位置设置有出气口(102),所述出气口(102)喷出的气体在展示口(101)处形成覆盖展示口(101)的风幕屏障;所述雨林缸(1)上设置有加热腔(103),所述加热腔(103)内设置有加热件(2)和第一风机(3),所述加热件(2)对加热腔(103)内空气加热,所述加热腔(103)和出气口(102)之间设置有进气通道(104),所述第一风机(3)将加热腔(103)内空气通过进气通道(104)送入出气口(102)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开放式雨林缸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103)内还设置有第二风机(4),所述展示口(101)最下端位置设置有回风口(105),所述加热腔(103)和回风口(105)之间设置有回风通道(106),所述第二风机(4)和回风通道(106)连通,将展示口(101)处的热气从回风口(105)处经过回风通道(106)抽回加热腔(103)内。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优华董淮舟金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华艺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