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设备的检测体温、心率、血氧的监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1670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设备的检测体温、心率、血氧的监测方法,涉及身体检测领域,所述一种基于设备的检测体温、心率、血氧的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心率血氧检测原理,光电容积法作为监护测量中最常见的手段,具有方法简单、佩戴方便、可靠性高等特点,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人体组织在血管搏动时产生的透光率差异来进行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测量,所使用的传感器由光源和光电变换器两部分组成,通过绑带或夹子固定在病人的手指、手腕或耳垂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蓝牙模块发送至安卓端,解析数据并显示在界面上,具体系统设计,设备成品可以帮助用户随时随地较为准确地测量其身体的血氧饱和度、心率等生理指标,从而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设备的检测体温、心率、血氧的监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身体检测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设备的检测体温、心率、血氧的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是人体重要的生理指标,反映了人体的健康状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健康佩戴设备普及度大幅提升,一种基于蓝牙低功耗技术的可穿戴血氧饱和度监测设备,能够连续检测人体血氧饱和度和脉率,具有低功耗和可穿戴等特点,但是当模拟仪输出血氧饱和度低于75%时,设备的检测精度受到影响。
[0003]针对现有可穿戴设备的心率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活动状态下人体的心率变化很大,但是没有给出相应的App程序进行实时的检测,传统的监测方法,无法将采集完成的数据,通过蓝牙模块发送至安卓端,解析数据并显示在界面上,具体系统设计,整个的设备成品无法可以帮助用户随时随地较为准确地测量其身体的血氧饱和度、心率等生理指标,无法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
[0004]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基于设备的检测体温、心率、血氧的监测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设备的检测体温、心率、血氧的监测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针对现有可穿戴设备的心率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活动状态下人体的心率变化很大,但是没有给出相应的App程序进行实时的检测,传统的监测方法,无法将采集完成的数据,通过蓝牙模块发送至安卓端,解析数据并显示在界面上,具体系统设计,整个的设备成品无法可以帮助用户随时随地较为准确地测量其身体的血氧饱和度、心率等生理指标,无法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基于设备的检测体温、心率、血氧的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心率血氧检测原理:
[0009]光电容积法作为监护测量中最常见的手段,具有方法简单、佩戴方便、可靠性高等特点,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人体组织在血管搏动时产生的透光率差异来进行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测量,所使用的传感器由光源和光电变换器两部分组成,通过绑带或夹子固定在病人的手指、手腕或耳垂上,光源一般采用对动脉血中氧合血红蛋白和血红蛋白有选择性的特定波长的发光二极管,一般选用660nm附近的红光和940nm附近的红外光,当光束透过人体外周血管,由于动脉搏动造成血容积变化致使透光率发生改变,此时由光电变换器接收经人体组织反射的光线,转变为电信号并将其放大和输出,由于脉搏是随心脏的搏动而周期性变化的信号,动脉血管容积也周期性变化,因此,光电变换器的电信号变化周期就是脉搏率,同时,根据血氧饱和度SaO2的定义;
[0010]S2:体温检测原理:
[0011]红外测温广泛应用于非接触式温度测量设备,其原理是将物体发射的红外线具有的辐射能转变成电信号,红外线辐射能的大小与物体自身的温度相对应,根据所转变的电信号值来确定被测体温度;
[0012]S3:通信协议:
[0013]通信协议是影响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下位机端需要使用两个串口,即USART1和USART2,一个中断端口,两个I2C模拟端口,其中,USART1串口连接红外测温模块,USART2串口连接蓝牙模块;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通信协议中的下位机固件开发主函数将心率血氧采集和红外测温程序进行了整合,主要逻辑:首先读出串口数值,判断串口所发送的数据能正确解析时,再发送一条查询指令;之后,检查心率血氧检测的中断触发情况,若已触发中断,说明心率血氧模块可以正常工作,然后进行红光和红外光的读取,每次读取100组并将其存入数组,读取完毕后,进行AD转换,由于初始阶段读取得值之和不足500组,所以在5s左右的时间内无法显示数据,之后正常工作并对采集的500组数据进行均值滤波,判断采集的心率和血氧值是否正常,确认采集值有效,再进行组帧发送,发送完成之后,进行数组的数据顺移,在此过程中,前面的数据会被丢弃,永远只保存数组内500个数据。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通信协议包括红外测温模块是通过串口通信的方式工作,其原理是模块向设备发送指令0xa5+0x15+0xBA,设备再返回一段数据,取其中有效数据即可,在此程序中,使用了命令查询的方法,即每次都需要发送指令,传感器才能返回值。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通信协议包括上位机软件开发,上位机软件开发蓝牙连接的前提是手机已经与蓝牙模块配对成功,数据处理主要是对帧数据进行解析,UI刷新采用handler机制,handler根据sendHandlerMessage发送的msg参数来确定刷新UI的哪个部分,在获取解析的数据后,调用github组件进行曲线图绘制。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设备的检测体温、心率、血氧的监测方法,基于Android系统的心率、血氧、体温监测系统具有便携、低功耗、无线传输等特点,该系统由硬件端和软件端两部分组成,硬件端由传感器模块,蓝牙通信模块,STM32核心电路以及电源稳压电路组成,传感器模块由MAX30102心率血氧模块和GY

MCU90615红外测温模块组成,它将采集完成的数据,通过蓝牙模块发送至安卓端,解析数据并显示在界面上,具体系统设计,设备成品可以帮助用户随时随地较为准确地测量其身体的血氧饱和度、心率等生理指标,从而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基于设备的检测体温、心率、血氧的监测方法,
[0020]一种基于设备的检测体温、心率、血氧的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S1:心率血氧检测原理:
[0022]光电容积法作为监护测量中最常见的手段,具有方法简单、佩戴方便、可靠性高等特点,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人体组织在血管搏动时产生的透光率差异来进行心率和血氧饱和
度的测量,所使用的传感器由光源和光电变换器两部分组成,通过绑带或夹子固定在病人的手指、手腕或耳垂上,光源一般采用对动脉血中氧合血红蛋白和血红蛋白有选择性的特定波长的发光二极管,一般选用660nm附近的红光和940nm附近的红外光,当光束透过人体外周血管,由于动脉搏动造成血容积变化致使透光率发生改变,此时由光电变换器接收经人体组织反射的光线,转变为电信号并将其放大和输出,由于脉搏是随心脏的搏动而周期性变化的信号,动脉血管容积也周期性变化,因此,光电变换器的电信号变化周期就是脉搏率,同时,根据血氧饱和度SaO2的定义;
[0023]S2:体温检测原理:
[0024]红外测温广泛应用于非接触式温度测量设备,其原理是将物体发射的红外线具有的辐射能转变成电信号,红外线辐射能的大小与物体自身的温度相对应,根据所转变的电信号值来确定被测体温度;
[0025]S3:通信协议:
[0026]通信协议是影响系统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设备的检测体温、心率、血氧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基于设备的检测体温、心率、血氧的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心率血氧检测原理:光电容积法作为监护测量中最常见的手段,具有方法简单、佩戴方便、可靠性高等特点,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人体组织在血管搏动时产生的透光率差异来进行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测量,所使用的传感器由光源和光电变换器两部分组成,通过绑带或夹子固定在病人的手指、手腕或耳垂上,光源一般采用对动脉血中氧合血红蛋白和血红蛋白有选择性的特定波长的发光二极管,一般选用660nm附近的红光和940nm附近的红外光,当光束透过人体外周血管,由于动脉搏动造成血容积变化致使透光率发生改变,此时由光电变换器接收经人体组织反射的光线,转变为电信号并将其放大和输出,由于脉搏是随心脏的搏动而周期性变化的信号,动脉血管容积也周期性变化,因此,光电变换器的电信号变化周期就是脉搏率,同时,根据血氧饱和度SaO2的定义;S2:体温检测原理:红外测温广泛应用于非接触式温度测量设备,其原理是将物体发射的红外线具有的辐射能转变成电信号,红外线辐射能的大小与物体自身的温度相对应,根据所转变的电信号值来确定被测体温度;S3:通信协议:通信协议是影响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下位机端需要使用两个串口,即USART1和USART2,一个中断端口,两个I2C模拟端口,其中,USART1串口连接红外测温模块,USART2串口连接蓝牙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设备的检测体温、心率、血氧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笃顶蔡榆榕蔡俊锋蔡爱治孙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顶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