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服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81274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9:5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护服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本申请通过使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布作为防护服的主要材料,具有高强高模密度低等优点,能够在保证防护服强度的情况下大幅降低其重量。具体的,防水面料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布组成的表面层具有防水耐磨、防割裂、抗冲击等功能,填充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进一步提高防护服的抗冲击能力,里层利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布具有凉感的优势,通过透气的网格布,保证防护服的透气性和舒适性。保证防护服的透气性和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护服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申请涉及衣服织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护服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高压水枪,又称高压清洗机或高压水射流清洗机,是世界公认最科学、经济、环保的清洗方式之一。其中,2500bar超高压旋转水枪一般用于钢结构除锈防腐工艺,代替传统的喷砂除锈工艺。具体的,超高压水机通过高压油泵、增压器将普通自来水增压到1800bar

2500bar的超高压力,然后通过旋转喷嘴(口径0.5mm)快速喷出,速度接近于音速的3倍。水射流能量高度集中,像水刀一样冲击、磨削需要除锈的钢板表面,达到除锈的目的。
[0003]在使用上述高压水枪时,操作人员需要手持操作,存在安全隐患,所以用于高压水枪作业的防护服成为保障生产安全的关键。如公告号为CN108078036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抗2500bar超高压旋转水枪作业防护服及其生产工艺,具体结构分为三层:面料层、中间层和内层,所述的面料层采用覆膜微孔型防水面料;所述的中间层采用凯夫拉纤维布料:所述的内层采用不锈钢薄片重叠组合而成:内层的不锈钢薄片具体为上下重叠1cm,左右重叠1cm;内层排版是固定不锈钢片小袋条,中间隔毛刺粘合条,其毛刺粘合条用于与可拆卸的不锈钢片小袋条相粘;整体防护服所有的点都由不锈钢片做保护,不锈钢片之间有1cm的重叠面。该防护服能够承受2500bar超高压旋转水枪的冲击,但主要是通过不锈钢薄片进行防护,整体重量偏重,厚度较厚,灵活度低,影响穿着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护服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可以用于超高压旋转水枪作业,同时具有重量轻、厚度薄、灵活度高的优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护服,包括:表面层,所述表面层包括防水面料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布,所述防水面料和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布复合在一起;填充层,所述填充层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填充,填充率为80

95%;里层,所述里层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布和网格布。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使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布作为防护服的主要材料,具有高强高模密度低等优点,能够在保证防护服强度的情况下大幅降低其重量。具体的,防水面料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布组成的表面层具有防水耐磨、防割裂、抗冲击等功能,填充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进一步提高防护服的抗冲击能力,里层利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布具有凉感的优势,通过透气的网格布,保证防护服的透气性和舒适性。
[0007]进一步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其中,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布和所述防水面料通过粘结剂复合在一起。
[0008]进一步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其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布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纺织而成,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接枝有碳纳米管。
[0009]进一步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其中,碳纳米管为单壁碳纳米管、双壁碳纳米管或者多壁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0]进一步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其中,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嫁接碳纳米管的方法包括:
[0011]通过酸改性液处理在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表面形成一定比例的自由基;
[0012]将经过表面改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浸泡在碳纳米管悬浊液中,通过超声辅助,使得碳纳米管接枝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表面;
[0013]将接枝了碳纳米管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放置在烘干箱中干燥。
[0014]进一步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其中,所述酸改性液包括铬酸溶液、高锰酸钾溶液、单宁酸溶液中的一种。
[0015]进一步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其中,所述碳纳米管悬浊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将碳纳米管放入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室温下超声分散1h,得分散均匀的黑色碳纳米管悬浊液;所述碳纳米管悬浊液的浓度为0.1~1wt%。
[0017]进一步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的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二烷基磺酸钠(SLS)、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二烷基聚氧乙烯(23)醚(Brij35)、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防护服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制备表面层:用粘结剂将所述防水面料和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布复合在一起;
[0020]将表面层和里层缝合在一起;
[0021]在表面层和里层之间填充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002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防护服在高压水枪作业领域的应用。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使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布作为防护服的主要材料,具有高强高模密度低等优点,能够在保证防护服强度的情况下大幅降低其重量。具体的,防水面料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布组成的表面层具有防水耐磨、防割裂、抗冲击等功能,填充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进一步提高防护服的抗冲击能力,里层利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布具有凉感的优势,通过透气的网格布,保证防护服的透气性和舒适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中”、“上”、“下”、“左”、“右”、“内”、“外”、“顶”、“底”、“侧”、“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
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一”、“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出于简明和说明的目的,实施例的原理主要通过参考例子来描述。在以下描述中,很多具体细节被提出用以提供对实施例的彻底理解。然而明显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这些实施例在实践中可以不限于这些具体细节。在一些实例中,没有详细地描述公知方法和结构,以避免无必要地使这些实施例变得难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包括:表面层,所述表面层包括防水面料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布,所述防水面料和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布复合在一起;填充层,所述填充层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填充,填充率为80

95%;里层,所述里层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布和网格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在表面层中,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布和所述防水面料通过粘结剂复合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在表面层中,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布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纺织而成,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接枝有碳纳米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为单壁碳纳米管、双壁碳纳米管或者多壁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嫁接碳纳米管的方法包括:通过酸改性液处理在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表面形成一定比例的自由基;将经过表面改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浸泡在碳纳米管悬浊液中,通过超声辅助,使得碳纳米管接枝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表面;将接枝了碳纳米管的超高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茂荣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泾东针织毛绒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