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冲燃烧锅炉预防掉焦的调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0987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冲燃烧锅炉预防掉焦的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查入炉总风量、炉膛出口氧量、炉膛出口烟气中CO含量,根据炉膛出口烟气中CO含量确定是否加大入炉总风量,观察炉膛出口氧量以及炉膛出口烟气中CO含量的变化;测试磨煤机出口一次风速、煤粉细度以及煤粉量分布情况;通过煤粉量分布及风量分布分析掌握风粉在炉膛内总体分布情况;在额定负荷工况下,在保证入炉总风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差异化调整锅炉两侧燃尽风层风门;调整燃尽风层风门开度,通过历史趋势观察脱硝入口氧量的变化以及烟囱入口CO含量的变化并作出对应的响应等。本发明专利技术为预防对冲燃烧锅炉掉大焦提供有力的技术指导,有利于提高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和可靠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冲燃烧锅炉预防掉焦的调整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燃煤火电机组
,具体涉及一种对冲燃烧锅炉预防掉焦的调整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前后对冲燃烧锅炉炉膛温度较高,同时炉膛宽深比较大,容易局部缺氧燃烧造成炉膛加快结焦,掉大焦严重时会造成锅炉灭火。锅炉出现掉焦现象,说明炉膛内部已经出现了大量结焦问题,随着结焦越来越多,最后炉墙无法承受焦块的重量就会脱落下来。如何预防对冲燃烧锅炉掉大焦是关系到电厂生产安全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冲燃烧锅炉预防掉焦的调整方法。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对冲燃烧锅炉预防掉焦的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1)现场观察捞渣机渣量情况,如果渣量溢过捞渣机刮板,并且捞渣机工作油压异常升高,通过历史趋势查阅,如果油压超过一定阈值时,表明炉内掉焦量较大,需要密切关注并及时进行锅炉燃烧调整;
[0007]2)检查入炉煤种是否为易结焦煤种;对于易结焦煤种,需要严格控制入炉总风量、两侧氧量偏差;
[0008]3)检查入炉总风量、炉膛出口氧量、炉膛出口烟气中CO含量,根据炉膛出口烟气中CO含量确定是否加大入炉总风量,调整入炉总风量后,观察炉膛出口氧量以及炉膛出口烟气中CO含量的变化;
[0009]4)如果左右侧氧量偏差超过0.5个百分点以上时,需要对脱硝入口氧量、入口CO含量、入口NOx含量、入口烟温进行网格测量,了解现场实际分布情况,并与表盘数据比对;
[0010]5)在磨煤机额定出力工况下,测试磨煤机出口一次风速、煤粉细度以及煤粉量分布情况;
[0011]6)现场实测前后墙燃尽风量、燃烧器层二次风量,了解风量两侧均衡分布情况,同时与表盘数据进行比对,并计算燃尽风量占二次风量比例,控制在设计值附近;
[0012]7)通过煤粉量分布以及风量分布分析,掌握风粉在炉膛内总体分布情况,通过计算左右侧偏差,为后续调整提供方向;
[0013]8)在额定负荷工况下,在保证入炉总风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差异化调整锅炉两侧燃尽风层风门,观察脱硝入口氧量、烟囱入口CO含量的变化,同时对脱硝入口氧量、入口CO、入口NOx、入口烟温进行网格测量,了解层风门差异化调整后的烟气参数变化特征,为后续调整指明方向;
[0014]9)调整燃尽风层风门开度,通过历史趋势观察脱硝入口氧量的变化以及烟囱入口
CO含量的变化并作出对应的响应;
[0015]10)连续观察数天机组在高负荷运行下锅炉出渣情况,锅炉按规定定期吹灰,通过观察捞渣机工作油压趋势了解锅炉出渣量情况。
[0016]进一步的,步骤1)中,如果油压超过正常值的30~50%以上时,表明炉内掉焦量较大,需要密切关注并及时进行锅炉燃烧调整。
[0017]进一步的,步骤3)中,如果CO浓度超过500uL/L,应适当加大入炉总风量。
[0018]进一步的,步骤3)中,炉膛出口氧量以脱硝入口氧为准,炉膛出口烟气中CO含量以烟囱入口CO含量为准,如果入炉总风量加大后,脱硝入口氧量左右两侧平均值在3.0%以上时,烟囱入口CO含量仍没有明显下降,需要及时关注脱硝入口氧量左右侧偏差是否较大。
[0019]进一步的,步骤5)中,控制一次风速不低于26m/s,各风速偏差不高于5%;控制煤粉细度不高于计算值,煤粉细度的计算公式为R
90
=0.5
×
n
×
V
daf
;煤粉量分布左右侧偏差不超过10%。
[0020]进一步的,步骤6)中,风量分布左右侧偏差不超过10%。
[0021]进一步的,步骤9)中,调整燃尽风层风门开度,通过历史趋势观察脱硝入口氧量的变化以及烟囱入口CO含量的变化并作出对应的响应的步骤包括:
[0022]每次差异化调整燃尽风层风门5%开度,并逐渐递增,通过历史趋势观察脱硝入口氧量的变化以及烟囱入口CO含量的变化,当烟囱入口CO含量明显下降,并且降至500uL/L以内,脱硝入口氧量两侧偏差在0.5%以内,保持燃尽风层风门开度不变,观察1~2h烟囱入口CO含量、脱硝入口氧量是否能够基本稳定,如基本稳定说明此工况属于稳态工况。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4]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冲燃烧锅炉预防掉焦的调整方法,为预防对冲燃烧锅炉掉大焦提供有力的技术指导,有利于提高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对冲燃烧锅炉历史趋势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640MW机组脱硝入口CO含量分布柱状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640MW机组脱硝入口氧量分布柱状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640MW机组脱硝入口烟温分布柱状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640MW机组脱硝入口NOx含量分布柱状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31]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序。
[0032]如图1

5所示,一种对冲燃烧锅炉预防掉焦的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1)现场观察捞渣机渣量情况,如果渣量溢过捞渣机刮板,并且捞渣机工作油压异
常升高,通过历史趋势查阅,即如果油压超过正常值的30%~50%以上时,表明炉内掉焦量较大,需要密切关注并及时进行锅炉燃烧调整;
[0034]2)检查入炉煤种,化验其灰熔点温度,检查是否为易结焦煤种。对于易结焦煤种,需要严格控制入炉总风量、两侧氧量偏差;
[0035]3)检查入炉总风量、炉膛出口氧量、炉膛出口烟气中CO含量,如果CO浓度超过500uL/L,应适当加大入炉总风量,观察炉膛出口氧量(一般以脱硝入口氧量为准)以及炉膛出口CO含量(一般以烟囱入口为准)的变化,如果入炉总风量加大后,脱硝入口氧量左右两侧平均值在3.0%以上时,烟囱入口CO含量仍没有明显下降,需要及时关注脱硝入口氧量左右侧偏差是否较大;
[0036]4)如果左右侧氧量偏差超过0.5个百分点以上时,需要对脱硝入口氧量、入口CO含量、入口NOx含量、入口烟温进行网格测量,了解现场实际分布情况,并与表盘数据比对;
[0037]5)在磨煤机额定出力工况下,测试磨煤机出口一次风速,控制一次风速不低于26m/s,了解一次风速速度分布均匀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冲燃烧锅炉预防掉焦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现场观察捞渣机渣量情况,如果渣量溢过捞渣机刮板,并且捞渣机工作油压异常升高,通过历史趋势查阅,如果油压超过一定阈值时,表明炉内掉焦量较大,需要密切关注并及时进行锅炉燃烧调整;2)检查入炉煤种是否为易结焦煤种;对于易结焦煤种,需要严格控制入炉总风量、两侧氧量偏差;3)检查入炉总风量、炉膛出口氧量、炉膛出口烟气中CO含量,根据炉膛出口烟气中CO含量确定是否加大入炉总风量,调整入炉总风量后,观察炉膛出口氧量以及炉膛出口烟气中CO含量的变化;4)如果左右侧氧量偏差超过0.5个百分点以上时,需要对脱硝入口氧量、入口CO含量、入口NOx含量、入口烟温进行网格测量,了解现场实际分布情况,并与表盘数据比对;5)在磨煤机额定出力工况下,测试磨煤机出口一次风速、煤粉细度以及煤粉量分布情况;6)现场实测前后墙燃尽风量、燃烧器层二次风量,了解风量两侧均衡分布情况,同时与表盘数据进行比对,并计算燃尽风量占二次风量比例,控制在设计值附近;7)通过煤粉量分布以及风量分布分析,掌握风粉在炉膛内总体分布情况,通过计算左右侧偏差,为后续调整提供方向;8)在额定负荷工况下,在保证入炉总风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差异化调整锅炉两侧燃尽风层风门,观察脱硝入口氧量、烟囱入口CO含量的变化,同时对脱硝入口氧量、入口CO、入口NOx、入口烟温进行网格测量,了解层风门差异化调整后的烟气参数变化特征,为后续调整指明方向;9)调整燃尽风层风门开度,通过历史趋势观察脱硝入口氧量的变化以及烟囱入口CO含量的变化并作出对应的响应;10)连续观察数天机组在高负荷运行下锅炉出渣情况,锅炉按规定定期吹灰,通过观察捞渣机工作油压趋势了解锅炉出渣量情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冲燃烧锅炉预防掉焦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祝成王小华梅振锋姚胜彭小敏赵鹏俞胜捷梁昊丁奕文朱晋永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