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揭示一种具有关节臂的双柱举升机,涉及车辆举升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的两侧对称设置第一关节臂和第二关节臂,所述第一关节臂和第二关节臂的端部分别设置举升盘;所述第二立柱的两侧对称设置第三关节臂和第四关节臂,所述第三关节臂和第四关节臂的端部分别设置举升盘;第一关节臂、第二关节臂、第三关节臂和第四关节臂分别包括第一臂和第二臂,第一臂和第二臂铰接,第一臂的长度与第二臂的长度比值为1:5,技术效果:将双柱举升机的每个举升臂设计为关节臂,即设置举升盘的第一臂能够以铰接点为中心进行转动,能根据托举点位置进行更灵活的调整,使举升臂能更大的灵活度准确地对准托举点托举车辆。点托举车辆。点托举车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关节臂的双柱举升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举升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关节臂的双柱举升机。
技术介绍
[0002]双柱式汽车举升机是一种汽车修理和保养单位常用的专用机械举升设备,双柱举升机都是举升机的主要类型,广泛应用于轿车等小型车的维修和保养。
[0003]目前,双柱举升机的举升臂为直臂,通过四个直臂托举车辆底盘的四个托举点,实现对车辆的托举。目前,支臂的双柱举升机,由于车辆的托举点位置是固定的,且不同车辆的托举点有一定差异;随着电池动力车辆的逐渐增加,电池动力车辆的电池设置于底盘,电池的位置是不能被托举的范围,导致托举面范围较小,目前的支臂双柱举升机,在托举车辆时还存在托举位置调整不够灵活的缺陷。另外,因车辆车身较重,尤其是电池动力车辆的车身较重,一旦出现托举位置不准确或虚托情况,会造成对电池的破坏,甚至发生掉车事故。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具有关节臂的双柱举升机,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揭示一种具有关节臂的双柱举升机,将举升臂设计为关节结构,使举升臂能更大的灵活度准确地对准托举点托举车辆。
[0006]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关节臂的双柱举升机,包括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
[0007]所述第一立柱的两侧对称设置第一关节臂和第二关节臂,所述第一关节臂和第二关节臂的端部分别设置举升盘;
[0008]所述第二立柱的两侧对称设置第三关节臂和第四关节臂,所述第三关节臂和第四关节臂的端部分别设置举升盘;
[0009]所述第一关节臂、第二关节臂、第三关节臂和第四关节臂分别包括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铰接,所述第一臂的长度与所述第二臂的长度比值为1:5。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臂铰接于立柱。
[0011]优选地,所述第二臂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臂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通过转轴依次穿过第一支撑板、第一臂及第二支撑板;
[0012]所述第一臂的端部设置半圆形齿轮;
[0013]所述第二臂的端部设置T型缺损部,在所述T型缺损部内设置T型齿块,所述T型齿块与所述半圆形齿轮配合;
[0014]在所述第二臂的侧部设置腰型孔,所述腰型孔与所述T型缺损部连通,所述T型齿块侧部设置手柄,所述手柄伸出所述腰型孔;
[0015]所述T型齿块和所述T型缺损之间设置弹簧。
[0016]优选地,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一臂之间设置第一垫块;
[0017]在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第一臂之间设置第二垫块;
[0018]所述第一垫块和所述第二垫块分别位于所述转轴的两侧。
[0019]优选地,所述第二臂与地面平行,所述第一臂与地面的夹角为2
°
。
[0020]优选地,所述第二臂为伸缩臂。
[0021]优选地,所述第一垫块和所述第二垫块均为弧形。
[0022]优选地,所述第二臂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外筒端部的底部包绕设置第一加强板,所述内筒端部的底部包绕设置第二加强板。
[0023]优选地,所述举升盘包括托举底座和托盘;
[0024]所述托举底座包括套筒部和支撑部;
[0025]所述托盘包括支撑盘和导杆,所述导杆沿所述套筒部的通孔滑动;
[0026]在所述支撑盘和所述支撑部之间设置碟簧;
[0027]在所述支撑部设置第一环形台阶,所述第一环形台阶与所述套筒部连通;
[0028]在所述导杆设置第二环形台阶,所述第二环形台阶与所述第一环形台阶之间设置接近传感器。
[0029]优选地,所述举升盘包括托举底座和托盘;
[0030]所述托举底座包括套筒部和支撑部;
[0031]所述托盘包括支撑盘和导杆,所述导杆沿所述套筒部的通孔滑动;
[0032]在所述支撑盘和所述支撑部之间设置碟簧;
[0033]在所述导杆设置警示线。
[00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技术效果如下:
[0035](1)将双柱举升机的每个举升臂设计为关节结构,即设置举升盘的第一臂能够以铰接点为中心进行转动,第一臂具有更大的自由度,能根据托举点位置进行更灵活的调整,使举升臂能更大的灵活度准确地对准托举点托举车辆。
[0036](2)第一臂的长度与所述第二臂的长度比值为1:5,第一臂的长度占整体举升臂长度的比例较小,第一臂的灵活调整带动举升盘的位置灵活调整,能适应更多车型且托举位置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003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8]图1是本专利技术双柱举升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9]图2是本专利技术关节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0]图3是本专利技术关节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1]图4是本专利技术关节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2]图5是本专利技术关节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3]图6是本专利技术关节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4]图7是本专利技术举升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5]图8是本专利技术举升盘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46]图9是本专利技术举升盘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47]其中,1、第一立柱;11、第一关节臂;111、第一臂;1111、半圆形齿轮;112、第二臂;1121、第一支撑板;1122、第二支撑板;1123、T型缺损部;1124、T型齿块;1125、腰型孔;1126、手柄;1127、弹簧;1128、外筒;1129、内筒;2、第二立柱;21、第三关节臂;22、第四关节臂;3、举升盘;31、托举底座;311、套筒部;312、支撑部;313、第一环形台阶;32、托盘;321、支撑盘;322、导杆;323、第二环形台阶;324、警示线;4、转轴;5、第一垫块;6、第二垫块;7、第一加强板;8、第二加强板;9、碟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48]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9]实施例1
[0050]参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揭示了一种具有关节臂的双柱举升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0051]具有关节臂的双柱举升机,参图1至图6所示,包括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2;所述第一立柱1的两侧对称设置第一关节臂11和第二关节臂12,所述第一关节臂11和第二关节臂12的端部分别设置举升盘3;所述第二立柱2的两侧对称设置第三关节臂21和第四关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关节臂的双柱举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的两侧对称设置第一关节臂和第二关节臂,所述第一关节臂和第二关节臂的端部分别设置举升盘;所述第二立柱的两侧对称设置第三关节臂和第四关节臂,所述第三关节臂和第四关节臂的端部分别设置举升盘;所述第一关节臂、第二关节臂、第三关节臂和第四关节臂分别包括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铰接,所述第一臂的长度与所述第二臂的长度比值为1: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关节臂的双柱举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臂铰接于立柱。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关节臂的双柱举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臂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臂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通过转轴依次穿过第一支撑板、第一臂及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臂的端部设置半圆形齿轮;所述第二臂的端部设置T型缺损部,在所述T型缺损部内设置T型齿块,所述T型齿块与所述半圆形齿轮配合;在所述第二臂的侧部设置腰型孔,所述腰型孔与所述T型缺损部连通,所述T型齿块侧部设置手柄,所述手柄伸出所述腰型孔;所述T型齿块和所述T型缺损之间设置弹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关节臂的双柱举升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一臂之间设置第一垫块;在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第一臂之间设置第二垫块;所述第一垫块和所述第二垫块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书军,于业清,李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艾沃意特汽车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