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及包装构造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0837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及包装构造体,在电子设备底面的肋部被按压到缓冲部件的中芯的构造中,有可能在利用肋部和中芯夹持收纳袋的状态下进行输送的过程中,因被包装体晃动导致收纳袋破损。包装构造体具备:电子设备,具有装置主体;收纳袋,收纳所述装置主体;缓冲部件,隔着所述收纳袋与形成于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面的肋部接触;以及包装箱,隔着所述收纳袋和所述缓冲部件收纳所述装置主体,所述缓冲部件是瓦楞纸,所述瓦楞纸具有与所述包装箱的底面的一边平行地延伸的中芯,所述肋部沿与所述中芯延伸的第一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伸的第一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伸的第一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及包装构造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备装置主体的电子设备。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备电子设备、收纳袋、缓冲部件以及包装箱的包装构造体。

技术介绍

[0002]在专利文献1中示出了电子设备的包装构造的一例。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包装构造具有:箱状的外包装容器,在内部形成有能够容纳被包装体的容纳空间,并且该外包装容器具有能够供被包装体通过的通过口;袋部,能够容纳被包装体;开口部,形成于袋部并且能够供被包装体通过;以及把手部,形成于袋部,并且利用者能够握持该把手部。并且在被包装体的底面配置有下缓冲部。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

24603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在通过具有中芯的缓冲部件,作为一例通过瓦楞纸构成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下缓冲部的情况下,被包装体的底面被强力按压到中芯。在此,在电子设备中有时为了确保底面的强度而形成有多个肋部。在像这样的肋部被按压到缓冲部件的中芯的构造中,有时会出现在通过所述肋部和所述中芯夹持收纳袋的状态下,在运输过程中被包装体晃动,由此导致收纳袋破损的情况。
[0005]此外,由于这样的不良是因为通过所述肋部和所述中芯夹持收纳袋而发生的,因此即使在所述肋部形成于除了底面以外的部位的情况下,也存在导致上述不良的风险。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在装置主体的外表面具备肋部,所述肋部隔着收纳袋与具有中芯的包装材料接触,所述肋部沿与所述中芯延伸的第一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
[0007]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包装构造体的特征在于,具备:电子设备,具有装置主体;收纳袋,收纳所述装置主体;缓冲部件,隔着所述收纳袋与形成于所述装置主体底面的肋部接触;以及包装箱,隔着所述收纳袋和所述缓冲部件收纳所述装置主体,所述缓冲部件是瓦楞纸,所述瓦楞纸具有与所述包装箱的底面的一边平行地延伸的中芯,所述肋部沿与所述中芯延伸的第一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表示包装构造体的构成且表示从包装箱拆卸下各构成的状态的图。
[0009]图2是表示在打印机的底面配置有左下部缓冲体的状态的图。
[0010]图3中的(A)和(B)是缓冲部件的立体图。
[0011]图4是设置于打印机的底面的缓冲部件接受部的立体图。
[0012]图5是设置于打印机的底面的缓冲部件接受部的放大立体图。
[0013]图6是表示缓冲部件的中芯与第一肋部、第二肋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0014]图7是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缓冲部件接受部的俯视图。
[0015]图8是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缓冲部件接受部的剖视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
[0017]1…
喷墨打印机、1a

正面、1b

背面、1c

右侧面、1d

左侧面、1e

顶面、1f

底面、2

装置主体、2a

喷墨记录头、3

底部框架、4

缓冲部件接受部、6

第一肋部、7

槽、8

第二肋部、9

槽、10

内侧相交部、11

外侧相交部、15

第一肋部、16

连接部、20

右上部缓冲体、21

左上部缓冲体、22

右下部缓冲体、23

左下部缓冲体、24

瓦楞纸、25

缓冲部件、26

中芯、27

片材、30

收纳袋、32

包装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概略说明。
[0019]第一方式所涉及的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在装置主体的外表面具备肋部,所述肋部隔着收纳袋与具有中芯的包装材料接触,所述肋部沿与所述中芯延伸的第一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
[0020]根据本方式,在所述肋部隔着所述收纳袋与具有所述中芯的所述包装材料接触的构造中,所述肋部沿与所述中芯延伸的第一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因此所述肋部与所述中芯的接触面积增大,由此能够抑制所述收纳袋的破损。
[0021]此外,所述包装材料具有所述中芯向表面露出的情况和不向表面露出的情况,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包装材料可以是任一情况。
[0022]第二方式在第一方式的基础上,具有:作为肋部的第一肋部,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作为所述肋部的第二肋部,沿与所述第一肋部延伸的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两者相交的方向延伸。
[0023]根据本方式,由于具备所述第一肋部和所述第二肋部,因此能够进一步确保所述肋部与所述中芯的接触面积,由此能够良好地抑制所述收纳袋的破损。
[0024]第三方式在第二方式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肋部和所述第二肋部分别设置有多个。
[0025]根据本方式,由于所述第一肋部和所述第二肋部分别设置有多个,因此能够进一步确保所述肋部与所述中芯的接触面积,由此能够良好地抑制所述收纳袋的破损。
[0026]第四方式在第二或者第三方式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肋部和所述第二肋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构成45
°
的角度。
[0027]根据本方式,所述第一肋部和所述第二肋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构成45
°
的角度,因此所述第一肋部和所述第二肋部相对于所述中芯的角度是恒定的,与所述包装材料的朝向无关,由此无论所述包装材料的朝向如何,都可以获得上述的第二或者第三方式的作用效果。
[0028]第五方式在第四方式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肋部与所述第二肋部相交的部位形成为R状。
[0029]根据本方式,由于所述第一肋部与所述第二肋部相交的部位形成为R状,因此能够良好地抑制所述收纳袋的破损。
[0030]第六方式在第一方式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肋部隔着间隔设置有多个,相邻
的两个所述肋部通过突出高度比所述肋部低的连接部连接。
[0031]如果所述收纳袋存在多余部分,则有时会形成折叠部分。并且,如果所述折叠部分被所述肋部和所述中芯夹持,则所述折叠部分容易破损。根据本方式,所述肋部隔着间隔设置有多个,相邻的两个所述肋部通过突出高度比所述肋部低的连接部连接,由此所述收纳袋的多余部分能够进入相邻的两个所述肋部之间。由此能够防止因所述折叠部分被所述肋部和所述中芯夹持导致的所述收纳袋的破损。
[0032]并且,能够通过所述连接部提高所述装置主体的强度。
[0033]第七方式在第一至第六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肋部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在装置主体的外表面具备肋部,所述肋部隔着收纳袋与具有中芯的包装材料接触,所述肋部沿与所述中芯延伸的第一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作为肋部的第一肋部,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作为肋部的第二肋部,沿与所述第一肋部延伸的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这两者相交的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肋部和所述第二肋部分别设置有多个。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肋部和所述第二肋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构成45
°
的角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肋部与所述第二肋部相交的部位形成为R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峯村秀史宫坂阳挥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