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子杀菌舱温控设备,涉及光子杀菌舱技术领域,包括光子杀菌舱本体,所述光子杀菌舱本体的前端设置有卷闸门,所述光子杀菌舱本体的前端侧面安装有控制器,所述光子杀菌舱本体的两组内侧面对称安装有两组温度检测组件,所述光子杀菌舱本体的前端顶部安装有报警器,所述光子杀菌舱本体的后端顶部安装有降温机构,通过预先设置光子杀菌舱本体的最高温度,两组温度检测组件内多组温度传感器对光子杀菌舱本体内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检测结果显示在外部控制面板上,如监测温度达到或超过预设温度时,则控制器操控报警器工作,提醒工作人员舱内温度过高,并且启动降温机构对光子杀菌舱本体进行降温。动降温机构对光子杀菌舱本体进行降温。动降温机构对光子杀菌舱本体进行降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子杀菌舱温控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子杀菌舱
,具体为一种光子杀菌舱温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光子杀菌舱内部设置有光子宽频发生器,通过其低核场粒子束的作用,照射放在舱内的纺织物品3小时左右,使其产生光粒素。从而使舱内物品,具有抗菌抑菌、驱螨防螨、净味消臭,以及抗病毒的作用,且稳定持久有效。
[0003]目前光子杀菌舱多数用于纺织品的杀菌消毒,由于光子杀菌舱内部未设置温控设备,工作人员无法实时得知舱内温度情况,并且纺织品的质量受温度影响,工作人员难以及时做出应对措施,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光子杀菌舱温控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子杀菌舱温控设备,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光子杀菌舱温控设备光子杀菌舱,包括光子杀菌舱本体,所述光子杀菌舱本体的前端设置有卷闸门,所述光子杀菌舱本体的前端侧面安装有控制器,所述光子杀菌舱本体的两组内侧面对称安装有两组温度检测组件,所述光子杀菌舱本体的前端顶部安装有报警器,所述光子杀菌舱本体的后端顶部安装有降温机构;
[0006]所述温度检测组件包括安装在光子杀菌舱本体内侧面的导轨,所述导轨的外部滑动连接有多组滑座,每组所述滑座的侧面均设置有固定板,每组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侧面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每组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侧面均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一端穿过固定板并抵合在滑座的侧面。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降温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光子杀菌舱本体两组内侧面的两组进风组件、设置在光子杀菌舱本体的内部顶端的环形管以及安装在光子杀菌舱本体顶端的风机,每组所述进风组件的多组出口端共同连接有汇集管,每组所述汇集管的出口端均连接有散热管,两组所述散热管的出口端与风机的进口端共同连接有进风管,所述风机的出口端和环形管的进口端共同连接有出风管,所述环形管的底部设置有多组风嘴。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两组所述散热管分别设置光子杀菌舱本体的外部两侧,两组所述散热管的外部均呈“S”字形结构。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进风组件包括连接在光子杀菌舱本体的内侧面的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进风口,每组所述进风口的内部均设置有滤网。
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子杀菌舱温控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一种光子杀菌舱温控设备,通过预先设置光子杀菌舱本体的最高温度,两组温度检测组件内多组温度传感器对光子杀菌舱本体内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检测结果显示在外部控制面板上,如监测温度达到或超过预设温度时,则控制器操控报警器工作,提醒工作人员舱内温度过高,并且启动降温机构对光子杀菌舱本体进行降温。
[0013]2、一种光子杀菌舱温控设备,通过松动螺栓即可使滑座在导轨外部滑动,进而在温度传感器损坏时,可将滑座移出导轨,进而完成更换,并且可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检测范围,调节相邻两组温度传感器的间距。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一种光子杀菌舱温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一种光子杀菌舱温控设备中温度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一种光子杀菌舱温控设备中降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一种光子杀菌舱温控设备中进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光子杀菌舱本体;2、卷闸门;3、控制器;4、温度检测组件;41、导轨;42、滑座;43、固定板;44、温度传感器;45、螺母;46、螺栓;5、报警器;6、降温机构;61、进风组件;611、固定框;612、进风口;613、滤网;62、风机;63、环形管;64、汇集管;65、散热管;66、进风管;67、出风管;68、风嘴。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光子杀菌舱温控设备技术方案:一种光子杀菌舱温控设备,包括光子杀菌舱本体1,光子杀菌舱本体1的前端设置有卷闸门2,光子杀菌舱本体1的前端侧面安装有控制器3,光子杀菌舱本体1的两组内侧面对称安装有两组温度检测组件4,光子杀菌舱本体1的前端顶部安装有报警器5,光子杀菌舱本体1的后端顶部安装有降温机构6。
[0021]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预先设置光子杀菌舱本体1的最高温度,两组温度检测组件4内多组温度传感器44对光子杀菌舱本体1内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如监测温度达到或超过预设温度时,则控制器3操控报警器5工作,提醒工作人员,并且启动降温机构6对光子杀菌舱本体1进行降温。
[0022]请参阅图2,温度检测组件4包括安装在光子杀菌舱本体1内侧面的导轨41,导轨41的外部滑动连接有多组滑座42,每组滑座42的侧面均设置有固定板43,每组固定板43的一端侧面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44,每组固定板43的另一端侧面均连接有螺母45,螺母45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46,螺栓46的一端穿过固定板43并抵合在滑座42的侧面。
[0023]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松动螺栓46即可使滑座42在导轨41外部滑动,进而在温度传感器44损坏时,可将滑座42移出导轨41,进而完成更换,并且可根据温度传感器44的检测范围,调节相邻两组温度传感器44的间距。
[0024]请参阅图3,降温机构6包括对称设置在光子杀菌舱本体1两组内侧面的两组进风组件61、设置在光子杀菌舱本体1的内部顶端的环形管63以及安装在光子杀菌舱本体1顶端的风机62,每组进风组件61的多组出口端共同连接有汇集管64,每组汇集管64的出口端均连接有散热管65,两组散热管65的出口端与风机62的进口端共同连接有进风管66,风机62的出口端和环形管63的进口端共同连接有出风管67,环形管63的底部设置有多组风嘴68,两组散热管65分别设置光子杀菌舱本体1的外部两侧,两组散热管65的外部均呈“S”字形结构。
[0025]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启动风机62使光子杀菌舱本体1内部气体进入两组进风组件61,并依次经过汇集管64、散热管65、进风管66和出风管67进入环形管63内,进而气体从多组风嘴68再次进入光子杀菌舱本体1内,实现气体内循环,并且由于散热管65的外部呈“S”字形结构,进而光子杀菌舱本体1内气体在经过散热管65时,延长通过时间,增大与外界的接触时间,进而实现气体的散热,从而实现光子杀菌舱本体1内部气体的降温效果。
[0026]请参阅图4,进风组件61包括连接在光子杀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子杀菌舱温控设备,包括光子杀菌舱本体(1),所述光子杀菌舱本体(1)的前端设置有卷闸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子杀菌舱本体(1)的前端侧面安装有控制器(3),所述光子杀菌舱本体(1)的两组内侧面对称安装有两组温度检测组件(4),所述光子杀菌舱本体(1)的前端顶部安装有报警器(5),所述光子杀菌舱本体(1)的后端顶部安装有降温机构(6);所述温度检测组件(4)包括安装在光子杀菌舱本体(1)内侧面的导轨(41),所述导轨(41)的外部滑动连接有多组滑座(42),每组所述滑座(42)的侧面均设置有固定板(43),每组所述固定板(43)的一端侧面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4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子杀菌舱温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固定板(43)的另一端侧面均连接有螺母(45),所述螺母(45)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46),所述螺栓(46)的一端穿过固定板(43)并抵合在滑座(42)的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子杀菌舱温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机构(6)包括对称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中敏,李明辉,刘小东,穆秀玲,冉利,
申请(专利权)人:三苑宜友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