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液化天然气供气系统用气化器,包括汽化器本体,汽化器本体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上封板、上隔板、下隔板和下封板,上封板、上隔板之间形成气化气体汇流腔,下隔板和下封板之间形成液化天然气分布腔,上隔板、下隔板之间形成外加热气体腔,上隔板、下隔板之间连通有若干气化管道,气化管道内设有内加热气体管道,内加热气体管道顶部穿出上封板并连通有总加热气体管道,内加热气体管道底部穿出下封板,汽化器本体侧壁上对应液化天然气分布腔设有液化天然气进口,对应气化气体汇流腔设有气化气体出口,对应外加热气体腔设有加热气体进口、加热气体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对气化管道内的液化天然气进行内外两级加热气化,气化的效率更高。气化的效率更高。气化的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化天然气供气系统用气化器
[0001]本技术涉及汽化器的
,尤其涉及一种液化天然气供气系统用气化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液化天然气(LNG)工业的迅速发展,液化天然气(LNG)在工业、民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液化天然气(LNG)在运输储存上拥有诸多优点,但是液化天然气(LNG)在到达终端用户前必然需要从低温液体气化为气体。目前多采用气化器实现液化天然气的气化,但是现有的气化器多采用单一换热的方式实现气化,例如公告号为CN202836330U的技术专利,就采用单一的方式换热,气化的效果不好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液化天然气供气系统用气化器。
[0004]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液化天然气供气系统用气化器,包括汽化器本体,汽化器本体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上封板、上隔板、下隔板和下封板,上封板、上隔板之间形成气化气体汇流腔,下隔板和下封板之间形成液化天然气分布腔,上隔板、下隔板之间形成外加热气体腔,上隔板、下隔板之间连通有若干气化管道,气化管道内设有内加热气体管道,内加热气体管道顶部穿出上封板并连通有总加热气体管道,内加热气体管道底部穿出下封板,汽化器本体侧壁上对应液化天然气分布腔设有液化天然气进口、对应气化气体汇流腔设有气化气体出口,汽化器本体一侧壁上对应外加热气体腔上端设有加热气体进口且另外一侧壁上对应外加热气体腔下端设有加热气体出口,汽化器本体侧壁上在下封板下方设有换热后气体出口。<br/>[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以对气化管道内的液化天然气进行内外两级加热气化,气化的程度更高,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中:1
‑
汽化器本体;2
‑
上封板;3
‑
上隔板;4
‑
下隔板;5
‑
下封板;6
‑
气化气体汇流腔;7
‑
液化天然气分布腔;8
‑
外加热气体腔;9
‑
气化管道;10
‑
内加热气体管道;11
‑
总加热气体管道;12
‑
液化天然气进口;13
‑
气化气体出口;14
‑
加热气体进口;15
‑
加热气体出口;16
‑
换热后气体出口;17
‑
弧形凸起;18
‑
上密封环;19
‑
下密封环;20
‑
散热翅片;
[0009]以下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
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技术。根据下面说明,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0011]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1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4]一种液化天然气供气系统用气化器,如图1所示,包括汽化器本体1、上封板2、上隔板3、下隔板4、下封板5、气化气体汇流腔6、液化天然气分布腔7、外加热气体腔8、气化管道9、内加热气体管道10、总加热气体管道11、液化天然气进口12、气化气体出口13、加热气体进口14、加热气体出口15、换热后气体出口16、弧形凸起17、上密封环18、下密封环19和散热翅片20。
[0015]上封板2、上隔板3、下隔板4和下封板5从上到下依次安装在汽化器本体1内部,上封板2、上隔板3之间形成气化气体汇流腔6,下隔板4和下封板5之间形成液化天然气分布腔7,上隔板3、下隔板4之间形成外加热气体腔8,上隔板3、下隔板4之间连通有若干气化管道9,汽化器本体1侧壁上对应液化天然气分布腔7设有液化天然气进口12、对应气化气体汇流腔6设有气化气体出口13,汽化器本体1一侧壁上对应外加热气体腔8上端设有加热气体进口14且另外一侧壁上对应外加热气体腔8下端设有加热气体出口15,汽化器本体1侧壁上在下封板5下方设有换热后气体出口16。
[0016]使用时,液化天然气从液化天然气进口12内部进入液化天然气分布腔7,然后再进入气化管道9,加热气体从加热气体进口14进入外加热气体腔8内,不断对气化管道9内部的液化天然气进行加热,使其气化,换热后的加热气体从加热气体出口15排出。
[0017]但是这种单一的外加热的方式可能使得液化天然气的气化不是很彻底,为此,本技术在气化管道9内设置内加热气体管道10,内加热气体管道10顶部穿出上封板2并连通有总加热气体管道11,内加热气体管道10底部穿出下封板5。这样在外部加热的同时,可以利用内加热气体管道10也对气化管道9内的液化天然气进行加热,实现内外同时加热气化,提高了气化的效率,保证了气化的效果。
[0018]为了延长液化天然气在气化管道9内的时间,在气化管道9内壁上均匀布设有若干弧形凸起17,为了提高换热效率,在内加热气体管道10位于气化管道9内部的外壁上均匀布设有散热翅片20。
[0019]为了保证密闭性,在内加热气体管道10与上封板2之间设置上密封环18,内加热气体管道10与下封板5之间设置下密封环19。
[0020]气化气体汇流腔6内在靠近气化气体出口13的一侧设有除雾丝网,对排出的气化气体进行最后的除湿。
[0021]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化天然气供气系统用气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汽化器本体(1),汽化器本体(1)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上封板(2)、上隔板(3)、下隔板(4)和下封板(5),上封板(2)、上隔板(3)之间形成气化气体汇流腔(6),下隔板(4)和下封板(5)之间形成液化天然气分布腔(7),上隔板(3)、下隔板(4)之间形成外加热气体腔(8),上隔板(3)、下隔板(4)之间连通有若干气化管道(9),气化管道(9)内设有内加热气体管道(10),内加热气体管道(10)顶部穿出上封板(2)并连通有总加热气体管道(11),内加热气体管道(10)底部穿出下封板(5),汽化器本体(1)侧壁上对应液化天然气分布腔(7)设有液化天然气进口(12)、对应气化气体汇流腔(6)设有气化气体出口(13),汽化器本体(1)一侧壁上对应外加热气体腔(8)上端设有加热气体进口(14)且另外一侧壁上对应外加热气体腔(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月娥,王士颖,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振津石油天然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