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机房电梯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行业,特别涉及一种无机房电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无机房电梯结构通常会受空间限制,需要在设计时尽量减少井道的占地面积和占用高度,为了节约高度和占地面积,通过会将主机通过安装在井道顶部的横梁上,但该种安装方式对井道施工要求高,需要在井道顶部单独安装横梁,且横梁与井道连接端的两端部都需要强度足够的连接,进一步提高了安装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井道结构紧凑,布置合理的无机房电梯结构。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机房电梯结构,它包括井道,安装于所述井道内的轿厢导轨、轿厢、对重系统、对重导轨、轿底导轮、曳引主机、主机安装座、门系统、固定于所述轿厢导轨上的轿厢绳头板和限速器,轿底导轮安装于所述轿厢的底部,所述井道的顶部具有顶层圈梁,曳引主机安装于主机安装座上,所述顶层圈梁上形成沿水平方向向轿厢方向延伸的支撑板,所述主机安装座的两端部分别固定在顶层圈梁和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对重系统安装于所述主机安装座的正下方。
[0005]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轿厢导轨包括设于所述井道的左右侧壁上的第一支撑座、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座朝向井道中部的侧面上的导轨本体,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支撑座安装于所述支撑板的正下方且上端与所述支撑板相固定连接。
[0006]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井道内设有用于安装其中一个所述对重导轨的第二支撑座,另一个所述对重导轨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座上的朝向第二支撑座的侧面上。 />[0007]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利用顶层圈梁向井道中部延伸的支撑板结合顶层圈梁满足曳引主机的安装需求,并结合第一支撑座作为支撑板下部支撑,实现对支撑板的加强,使支撑板连接牢固、安全可靠,井道整体结构紧凑减少了安装时所受的空间限制。
附图说明
[0008]附图1为本技术的顶部的俯视图;
[0009]附图2为本技术的中下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1]如图1
‑
2所示,无机房电梯结构包括井道0,安装于井道0内的轿厢导轨6、轿厢4、对重系统1、对重导轨2、轿底导轮3、曳引主机8、主机安装座7、门系统5、固定于轿厢导轨6上的轿厢绳头板9和限速器10,轿底导轮3安装于轿厢4的底部,井道0的顶部具有顶层圈梁12,曳
引主机8安装于主机安装座7上,顶层圈梁12上形成沿水平方向向轿厢4方向延伸的支撑板11,主机安装座7的两端部分别固定在顶层圈梁12和支撑板11上,对重系统1安装于主机安装座7的正下方。
[0012]为了节省空间,将轿厢导轨6和对重导轨2结合使用,轿厢导轨6包括设于井道0的左右侧壁上的第一支撑座13、分别安装于第一支撑座13朝向井道0中部的侧面上的导轨本体,其中一个第一支撑座13安装于支撑板11的正下方且上端与支撑板11相固定连接,顶层圈梁12向井道0中部延伸的支撑板11结合顶层圈梁12满足曳引主机8的安装需求,并结合第一支撑座13作为支撑板11下部支撑,实现对支撑板11的加强。井道0内设有用于安装其中一个对重导轨2的第二支撑座14,另一个对重导轨2安装在第一支撑座13上的朝向第二支撑座14的侧面上。
[0013]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机房电梯结构,它包括井道,安装于所述井道内的轿厢导轨、轿厢、对重系统、对重导轨、轿底导轮、曳引主机、主机安装座、门系统、固定于所述轿厢导轨上的轿厢绳头板和限速器,轿底导轮安装于所述轿厢的底部,所述井道的顶部具有顶层圈梁,曳引主机安装于主机安装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圈梁上形成沿水平方向向轿厢方向延伸的支撑板,所述主机安装座的两端部分别固定在顶层圈梁和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对重系统安装于所述主机安装座的正下方。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薄建林,胡珊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帝奥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