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噪结构及料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0427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降噪结构,包括设于搅拌杯开口处的第一密封组件,第一密封组件包括设有出气口的下杯盖,出气口上套设有出气管,出气口通过第一密封件上贯设的第一通孔与出气管连通;还包括第二密封组件,第二密封组件包括中空的消音罩,消音罩设有上开口和下开口;下开口内固设有第二密封件,出气管通过第二密封件上贯设的第二通孔与消音罩连通;上开口上盖设有第三密封件,第三密封件的下侧形成有位于第二通孔的上方的反射腔,第三密封件上设有出气孔。通过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的设置可以对噪音的部分振动能量进行吸收,并通过第一密封件、出气通道、第二密封件、消音罩以及反射腔的配合设置延长了噪音的传播路径,有效提高降噪效果。提高降噪效果。提高降噪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噪结构及料理机


[0001]本技术涉及料理机
,特别指一种降噪结构及料理机。

技术介绍

[0002]高速电动产品如果汁机、破壁机等料理机在使用是都存在噪音过大的问题,因此对这类产品降噪研究始终是提升产品性能的重要手段。噪音主要有三部分组成:一是主机搅拌电机工作噪音,二是连接头工作噪音,三是搅拌杯工作噪音;而搅拌杯内部工作噪音向外部扩散一个重要路径是杯盖出气孔。
[0003]公开号为CN209883938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料理机的杯组件,包括杯盖,开设有通孔;以及微压阀,设置于所述通孔内,包括供气体从杯体内排出的排气通道,所述微压阀还包括声波反射筋,所述声波反射筋设置于所述排气通道内,所述杯盖与所述微压阀之间具有供杯体内气体排出的排气间隙;所述声波反射筋设置成将所述排气通道隔成迷宫式排气通道。上述现有技术中,通过设置迷宫式的反射筋进行降噪,其结构复杂,不方便清洗,而且从搅拌杯内扩散的音波直接进入该排气通道,其降噪效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0004]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降噪结构及料理机,其结构简单,方便清洗,且降噪效果好。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降噪结构,包括设于搅拌杯开口处的第一密封组件,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包括设有出气口的下杯盖,所述出气口上套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口与出气管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出气口通过第一密封件上贯设的第一通孔与出气管连通;还包括第二密封组件,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包括中空的消音罩,所述消音罩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开口和下开口;所述下开口内固设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套设在出气管上,所述出气管通过第二密封件上贯设的第二通孔与消音罩连通;所述上开口上盖设有第三密封件,所述第三密封件的下侧形成有位于所述第二通孔上方的反射腔,所述第三密封件上设有出气孔。
[0008]从出气口处往外扩散的噪音,受到第一密封件的第一次阻挡后,通过第一通孔进入出气管内进行降噪,然后受到第二密封件的第二次阻挡后通过第二通孔扩散进入消音罩内,进入消音罩内的噪音在第二通孔引导作用下进去反射腔内,再经过反射腔反射回消音罩,最后从第三密封件上的出气孔排出外部。通过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的设置可以对噪音的振动能量进行吸收,从而有利于提高降噪效率;通过第一密封件、出气管、第二密封件、消音罩以及反射腔的配合设置延长了噪音的传播路径,有效提高降噪效果。
[0009]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为第一倒圆台状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设置为第二倒圆台状通孔。
[0010]第一倒圆台状通孔的斜面侧壁对噪音具有引导作用,从而使噪音均匀分布到出气管内进行降噪;第二倒圆台状通孔的斜面侧壁对噪音具有引导作用,从而使噪音均匀分布到反射腔内,从而进一步提高降噪的效率。
[0011]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第一倒圆台状通孔和第二倒圆台状通孔的侧壁上均设有切断槽。通过设置切断槽提高噪音与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对噪音的振动能量进行吸收,进一步提高降噪效果。
[0012]根据以上方案,还包括上杯盖,所述出气管设于所述上杯盖上,所述上杯盖组装在所述下杯盖上并将第一密封件夹设于所述出气管与出气口之间。通过上述设置,不仅提高第一密封件的安装牢固性,而且提高下杯盖与上杯盖的连接密封性。
[0013]根据以上方案,所述下杯盖的外周设有密封圈,所述下杯盖套装在搅拌杯的上开口内,通过所述密封圈使下杯盖与搅拌杯的内侧壁形成密封。通过上述设置,提高搅拌杯与下杯盖的密封性,使得搅拌杯内的噪音只能通过上杯盖上的出气口往外扩散。
[0014]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第二密封件与所述出气管之间设有密封肋,所述消音罩设于顶盖上,所述顶盖卡合在套设于所述搅拌杯外部的外罩上。通过设置密封肋可以提高消音罩与出气管的连接密封性。将消音罩设于顶盖上,当顶盖卡合在外罩上即可完成消音罩与出气管的连接,提高拆装便捷性。
[0015]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的材质为硅胶或橡胶。采用硅胶或橡胶材料可以有效吸收噪音的振动能量;而可以提高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的安装便捷性。
[0016]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料理机,包括主机、搅拌杯和外罩,所述外罩设于所述主机上并套设在所述搅拌杯的外部,所述搅拌杯上设有上述任一所述降噪结构。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本技术的降噪结构,结构简单,方便清洗;通过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的设置可以对噪音的部分振动能量进行吸收,并通过第一密封件、出气管、第二密封件、消音罩以及反射腔的配合设置延长了噪音的传播路径,有效提高降噪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降噪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降噪结构的剖视图;
[0021]图3是本技术的降噪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0022]图4是图3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下杯盖;11、出气口;12、密封圈;2、第一密封件;21、第一倒圆台状通孔;22、切断槽;3、上杯盖;31、出气管;4、第二密封件;41、第二倒圆台状通孔;5、顶盖;51、消音罩;6、第三密封件;61、反射腔;62、出气孔;7、主机;71、外罩;72、搅拌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0025]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降噪结构,包括设于搅拌杯72开口处的第一密封组件,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包括设有出气口11的下杯盖1,所述出气口11上套设有出气管31,所述出气口11与出气管31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2,所述出气口11通过第一密封件2上贯
设的第一通孔与出气管31连通;还包括第二密封组件,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包括中空的消音罩51,所述消音罩5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开口和下开口;所述下开口内固设有第二密封件4,所述第二密封件4套设在出气管31上,所述出气管31通过第二密封件4上贯设的第二通孔与消音罩51连通;所述上开口上盖设有第三密封件6,所述第三密封件6的下侧形成有位于所述第二通孔上方的反射腔61,所述第三密封件6上设有出气孔62。
[0026]从出气口11处往外扩散的噪音,受到第一密封件2的第一次阻挡后,通过第一通孔进入出气管31内进行降噪,然后受到第二密封件4的第二次阻挡后通过第二通孔扩散进入消音罩51内,进入消音罩51内的噪音在第二通孔引导作用下进去反射腔61内,再经过反射腔61反射回消音罩51,最后从第三密封件6上的出气孔62排出外部。通过第一密封件2和第二密封件4的设置可以对噪音的部分振动能量进行吸收;通过第一密封件2、出气管31、第二密封件4、消音罩51以及第三密封件6上的反射腔61的配合设置延长了噪音的传播路径,有效提高降噪效果。...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噪结构,包括设于搅拌杯开口处的第一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包括设有出气口的下杯盖,所述出气口上套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口与出气管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出气口通过第一密封件上贯设的第一通孔与出气管连通;还包括第二密封组件,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包括中空的消音罩,所述消音罩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开口和下开口;所述下开口内固设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套设在出气管上,所述出气管通过第二密封件上贯设的第二通孔与消音罩连通;所述上开口上盖设有第三密封件,所述第三密封件的下侧形成有位于所述第二通孔上方的反射腔,所述第三密封件上设有出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为第一倒圆台状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设置为第二倒圆台状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倒圆台状通孔和第二倒圆台状通孔的侧壁上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刚陈建权陈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