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株错位播种机,包括支架一、间距调节机构和品形播种机构;支架一:其左端设有回形架,回形架的前后两端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架,横向相邻的两个滑动架之间均设有支架二,支架二的左端均设有支架三,支架二的下端中部均设有开沟管,开沟管的上端均设有播种壳,横向相邻的两个滑动架的上端之间均设有播种箱,播种箱的下料口均通过波纹管与播种壳的内部上端相连通;间距调节机构:其设置于滑动架与回形架之间;该多株错位播种机,通过齿轮交替啮合从而对种子进行品字形播种,进而提高种子种植的有效株距,提高种植产量,同时装置可根据播种环境对播种单元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株错位播种机
[0001]本技术涉及播种
,具体为多株错位播种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的自动化农业不断出现,逐渐由机器代替人工,通过播种机进行农业种子播种种植,部分播种机使用时,种箱内的种子通过连管与播种壳相连通,播种壳内安装有内凹盘,通过皮带将内凹盘与地轮之间通过转动上的皮带轮传动连接,通过牵引装置带动农田内进行播种,装置移动过程中通过地轮与地面接触,地轮通过皮带传动带动内凹盘转动,内凹盘旋转过程中期内凹面卡接一定数量的对种子使其掉落至播种管内,从而进行农业播种,然而播种过程中播种管成一排分布,每排种子之间均同时掉落,使得种子种植密度过大,不利于后续种子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多株错位播种机,该装置通过齿轮交替啮合从而对种子进行品字形播种,进而提高种子种植的有效株距,提高种植产量,同时装置可根据播种环境对播种单元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使用方便,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多株错位播种机,包括支架一、间距调节机构和品形播种机构;
[0005]支架一:其左端设有回形架,回形架的前后两端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架,横向相邻的两个滑动架之间均设有支架二,支架二的左端均设有支架三,支架二的下端中部均设有开沟管,开沟管的上端均设有播种壳,横向相邻的两个滑动架的上端之间均设有播种箱,播种箱的下料口均通过波纹管与播种壳的内部上端相连通;
[0006]间距调节机构:其设置于滑动架与回形架之间;
[0007]品形播种机构:其设置于两个播种壳之间,该装置通过齿轮交替啮合从而对种子进行品字形播种,进而提高种子种植的有效株距,提高种植产量,同时装置可根据播种环境对播种单元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使用方便。
[0008]进一步的,还包括单片机,所述单片机设置于支架一的上端,单片机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控制电器元件方便。
[0009]进一步的,所述间距调节机构包括连接座、双向丝杠和电机一,所述连接座均设置于横向相邻的两个滑动架之间,回形架的前后两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杠,连接座均与双向丝杠螺纹连接,回形架的前侧设有电机一,电机一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电连接,电机一的输出轴与双向丝杠的前端固定连接,对装置的播种单元间距进行调控。
[0010]进一步的,所述品形播种机构包括电机二、旋转筒、导向条、传动杆、转轴、齿轮、二分之一齿轮和播种盘,所述播种壳的内部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中部均设有播种盘,转轴靠近回形架中心的一端均设有齿轮,两个播种壳的相对内侧面之间均通过轴
承转动连接有旋转筒,前侧的旋转筒的内部设有传动杆,传动杆的后端与后侧的旋转筒滑动连接,后侧的旋转筒的内部开设有导向槽,传动杆的外侧通过导向条与导向槽滑动连接,旋转筒远离回形架中心的一端均设有二分之一齿轮,二分之一齿轮均与相邻的齿轮配合安装,前侧的播种壳的前表面设有电机二,电机二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电连接,电机二的输出轴与前侧的旋转筒的前端固定连接,对种子进行品字形播种。
[0011]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一的前后两端均设有支架四,支架四远离回形架中心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一,滑槽一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座一,滑座一的下端均通过转杆转动连接有地轮,滑槽一的内部均通过电动推杆与滑座一的上端固定连接,电动推杆的输入端均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电连接,对装置播种位置进行升降调节。
[0012]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三的左下端均设有矩形壳,矩形壳的前后两壁开设的滑槽二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座二,纵向相邻的两个滑座二之间均设有连接架,连接架的左端均设有覆土填压轮,对种子掉落的沟槽进行土壤覆盖。
[0013]进一步的,所述矩形壳的上下两壁之间均设有滑杆,滑杆均与相邻的连接架滑动连接,矩形壳的顶壁与连接架之间均设有弹簧,弹簧均与相邻的滑杆的外侧面活动套接,提高装置沟槽土壤掩盖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多株错位播种机,具有以下好处:
[0015]1、单片机启动电机二,电机二带动前端旋转筒转动,前端的旋转筒带动传动杆通过导向条带动后侧的旋转筒转动,旋转筒带动二分之一齿轮转动,前后两个二分之一齿轮的凸齿纵向错开,旋转筒转动过程中,前侧的二分之一齿轮与相邻的齿轮啮合时,后侧的二分之一齿轮与相邻的齿轮不啮合,前侧的二分之一齿轮与相邻的齿轮不啮合时,后侧的二分之一齿轮与相邻的齿轮啮合,从而实现前后两个播种盘的交替转动,播种盘转动时,其内部的缝隙带动波纹管内的种子沿着播种壳的内壁移动至开沟管内,并通过开沟管掉落至沟槽内,从而实现种子的品字形播种,该多株错位播种机,通过齿轮交替啮合从而对种子进行品字形播种,进而提高种子种植的有效株距,提高种植产量。
[0016]2、单片机启动电机一使其带动双向丝杠转动,双向丝杠通过螺纹连接使得连接座带动滑动架沿着回形架纵向移动,从而根据需求对农作物的并排播种间隙进行调节,该多株错位播种机,可根据播种环境对播种单元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使用方便。
[0017]3、种子掩埋过程中,滑座二沿着滑槽二通过连接架带动覆土填压轮竖向移动,通过弹簧的压缩弹力使得覆土填压轮始终与土壤上表面弹性接触,从而提高装置的种子掩埋效率,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后侧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支架一、2回形架、3支架二、4支架三、5单片机、6滑动架、7间距调节机构、71
连接座、72双向丝杠、73电机一、8播种箱、9品形播种机构、91电机二、92旋转筒、93导向条、94传动杆、95转轴、96齿轮、97二分之一齿轮、98播种盘、10播种壳、11波纹管、12开沟管、13矩形壳、14滑槽二、15滑座二、16滑杆、17弹簧、18连接架、19覆土填压轮、20支架四、21电动推杆、22滑座一、23地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
‑
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多株错位播种机,包括支架一1、间距调节机构7和品形播种机构9;
[0027]支架一1:其左端设有回形架2,回形架2的前后两端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架6,横向相邻的两个滑动架6之间均设有支架二3,支架二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多株错位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一(1)、间距调节机构(7)和品形播种机构(9);支架一(1):其左端设有回形架(2),回形架(2)的前后两端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架(6),横向相邻的两个滑动架(6)之间均设有支架二(3),支架二(3)的左端均设有支架三(4),支架二(3)的下端中部均设有开沟管(12),开沟管(12)的上端均设有播种壳(10),横向相邻的两个滑动架(6)的上端之间均设有播种箱(8),播种箱(8)的下料口均通过波纹管(11)与播种壳(10)的内部上端相连通;间距调节机构(7):其设置于滑动架(6)与回形架(2)之间;品形播种机构(9):其设置于两个播种壳(10)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株错位播种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片机(5),所述单片机(5)设置于支架一(1)的上端,单片机(5)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株错位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调节机构(7)包括连接座(71)、双向丝杠(72)和电机一(73),所述连接座(71)均设置于横向相邻的两个滑动架(6)之间,回形架(2)的前后两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杠(72),连接座(71)均与双向丝杠(72)螺纹连接,回形架(2)的前侧设有电机一(73),电机一(73)的输入端与单片机(5)的输出端电连接,电机一(73)的输出轴与双向丝杠(72)的前端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株错位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品形播种机构(9)包括电机二(91)、旋转筒(92)、导向条(93)、传动杆(94)、转轴(95)、齿轮(96)、二分之一齿轮(97)和播种盘(98),所述播种壳(10)的内部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95),转轴(95)的中部均设有播种盘(98),转轴(95)靠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军,杨孟勤,李亚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海廷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