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丁巳专利>正文

一种可单向或双向伸缩线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0256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单向或双向伸缩线盒,包括一下盖体、一上盖体、一绞盘、一卷簧、一绕线盘及一排线;上盖体盖设于下盖体上,且上盖体的腔体内部设有限位边缘,绞盘中部穿设有一环绕柱;卷簧设置于下盖体与绞盘之间,且两端分别固定于下盖体与绞盘上;绕线盘包括一旋转盘、小轴套及大轴套;排线的中段卡设于小轴套的两端的缺口上,且位于两缺口之间的排线沿环绕柱的绕线槽环绕,排线的两端分别盘设于小轴套和大轴套上形成小盘线圈和大盘线圈,小盘线圈与大盘线圈的圈数相同且环绕方向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可单向或双向伸缩线盒,其结构简单,导电稳定,使用寿命长,可单向伸缩。可单向伸缩。可单向伸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单向或双向伸缩线盒


[0001]本技术涉及伸缩线盒
,具体为一种可单向或双向伸缩线盒。

技术介绍

[0002]伸缩线盒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产品,可以帮助人们整理赘余的线条;节省使用空间,同时,也保证线条不杂乱。现有双向伸缩线盒,其伸缩线盒在拉伸时需对输入端和输出端同时进行拉伸才能使用,无法单独拉伸输入端或输出端,使用起来较为不便,然而,还有单向伸缩线盒,这种伸缩线盒由于两边需要通过旋转机构实现对接,众所周知,两个物体在相对运动时的接触效果是比较差的,这会造成弹片与PCB板之间的信号及电流传输稳定性不够好,影响正常使用,采用触点与导电轨道接触导通通电,长期使用容易在导电轨道上产生积碳,导致产品接触不良,导向效果不佳,影响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单向或双向伸缩线盒,其结构简单,导电稳定,使用寿命长,可单向伸缩,长期使用不会导致产品接触不良的优点,解决了上述技术背景所提出的问题。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单向或双向伸缩线盒,包括一下盖体、一上盖体、一绞盘、一卷簧、一绕线盘及一排线;所述下盖体具有一腔体,腔体中部具有一固定柱,所述下盖体的一侧具有一第一出线口;所述上盖体盖设于所述下盖体上,且上盖体的腔体内部设有限位边缘,位于所述上盖体的一侧具有一第二出线口;所述绞盘中部穿设有一环绕柱,所述环绕柱套设于所述固定柱上,所述环绕柱位于所述绞盘的上表面一端环绕柱体表面设有绕线槽;所述卷簧设置于所述下盖体与所述绞盘之间,且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下盖体与所述绞盘上;所述绕线盘包括一旋转盘、小轴套及大轴套;所述小轴套的一端穿设所述旋转盘中部,且所述小轴套的两端都具有一缺口,所述大轴套设于所述旋转盘下表面并环绕于所述小轴套的外部,且所述小轴套的缺口向外延伸并与所述大轴套连通,所述小轴套套设于所述绞盘的环绕柱上,且所述绞盘与所述绕线盘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排线包括一输入端和一输出端,所述排线的中段卡设于所述小轴套的两端的缺口上,且位于两所述缺口之间的排线沿所述环绕柱的绕线槽环绕,所述排线的两端分别盘设于所述小轴套和大轴套上形成小盘线圈和大盘线圈,所述小盘线圈与大盘线圈的圈数相同且环绕方向相同,所述排线位于所述大盘线圈的一端为输出端且由所述第一出线口穿出,所述排线位于所述小盘线圈的一端为输入端,且由所述第二出线口穿出。
[0005]进一步的,所述排线的输入端由所述第二出线口穿出后并固定于所述第二出线口上。
[0006]进一步的,所述排线的输入端设有插头,输出端设有充电头。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下盖体的腔体内设有一环形边缘,所述环形边缘上设有一卡口,所述绞盘的下表面的中部设有一C型固定环,所述卷簧的外端挂设于所述卡口上,所述卷簧的
内端挂设于所述C型固定环的开口上。
[0008]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将排线的两端分别盘设于所述小轴套和大轴套上形成小盘线圈和大盘线圈,且所述小盘线圈与大盘线圈的圈数相同且环绕方向相同,当同时向外拉扯所述排线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可带动绕线盘旋转,使得排线的两端同时向外伸出,且通过卷簧复位可带动排线收缩,使得小盘线圈和大盘线圈复位,实现伸缩线盒同时双向伸缩排线,操作简单方便。
[0009]所述排线的输入端由所述第二出线口穿出后并固定于所述第二出线口上,当向外拉扯所述排线的输出端时,可带动绕线盘旋转,绕线盘旋转带动小盘线圈旋转,使得小盘线圈向外圈退线,且通过所述限位边缘对所述小盘线圈的退线进行限位,即可实现排线的单向伸缩,无需使用PCB板,使导电稳定性,使用寿命长,长期使用不会导致产品接触不良,导电效果佳,且当卷簧复位是可带动排线收缩,小盘线圈和大盘线圈复位。
[0010]本技术操作简单方便,可实现单向或双向收缩,同时可以有效防止因排线过长而造成的布线混乱等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0011]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一种可单向或双向伸缩线盒的结构分解示意图一。
[001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一种可单向或双向伸缩线盒的结构分解示意图二。
[001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排线盘设于绕线盘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号说明:下盖体1、环形边缘11、卡口111、固定柱12、第一出线口13、上盖体2、限位边缘21、第二出线口22、绞盘3、环绕柱31、C型固定环32、卷簧4、绕线盘5、旋转盘51、小轴套52、缺口521、大轴套53、排线6、输入端61、输出端62、小盘线圈63、大盘线圈64、螺栓7。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实施例一
[0018]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可单向或双向伸缩线盒,包括一下盖体1、一上盖体2、一绞盘3、一卷簧4、一绕线盘5及一排线6;所述下盖体1具有一腔体,所述下盖体1的腔体内设有一环形边缘11,所述环形边缘11上设有一卡口111,腔体中部具有一固定柱12,所述下盖体1的一侧具有一第一出线口13,所述上盖体2盖设于所述下盖体1上,且上盖体2的腔体内部设有限位边缘21,位于所述上盖体2的一侧具有一第二出线口22;所述绞盘3中部穿设有一环绕柱31,所述环绕柱31套设于所述固定柱12上,所述环绕柱31位于所述绞盘3的上表面一端环绕柱体表面设有绕线槽311,所述绞盘3的下表面的中部设有一C型固定环32;所述卷簧4设置于所述下盖体1与所述绞盘3之间,且所述卷簧4的外端挂设于所述卡口111上,所述卷簧4的内端挂设于所述C型固定环32的开口上;所述绕线盘5包括一旋转盘51、小轴套52及大轴套53;所述小轴套51的一端穿设所述旋转盘51中部,且所述小轴套52的
两端都具有一缺口521,所述大轴套53设于所述旋转盘51下表面并环绕于所述小轴套52的外部,且所述小轴套52的缺口521向外延伸并与所述大轴套53连通,所述小轴套52套设于所述绞盘3的环绕柱31上,且所述绞盘3与所述绕线盘5通过螺栓7固定连接;所述排线6包括一输入端61和一输出端62,且排线6为扁平状,所述排线6的输入端61设有插头,输出端62设有充电头。所述排线6的中段卡设于所述小轴套52的两端的缺口521上,且位于两所述缺口521之间的排线6沿所述环绕柱31的绕线槽311环绕,所述排线6的两端分别盘设于所述小轴套52和大轴套53上形成小盘线圈63和大盘线圈64,所述小盘线圈63与大盘线圈64的圈数相同且环绕方向相同,所述排线6位于所述大盘线圈64的一端为输出端62且由所述第一出线口13穿出,所述排线6位于所述小盘线圈63的一端为输入端61,且由所述第二出线口22穿出。
[0019]所述卷簧4设置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单向或双向伸缩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下盖体,具有一腔体,腔体中部具有一固定柱,所述下盖体的一侧具有一第一出线口;一上盖体,盖设于所述下盖体上,且上盖体的腔体内部设有限位边缘,位于所述上盖体的一侧具有一第二出线口;一绞盘,其中部穿设有一环绕柱,所述环绕柱套设于所述固定柱上,所述环绕柱位于所述绞盘的上表面一端环绕柱体表面设有绕线槽;一卷簧,其设置于所述下盖体与所述绞盘之间,且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下盖体与所述绞盘上;一绕线盘,其包括一旋转盘、小轴套及大轴套;所述小轴套的一端穿设所述旋转盘中部,且所述小轴套的两端都具有一缺口,所述大轴套设于所述旋转盘下表面并环绕于所述小轴套的外部,且所述小轴套的缺口向外延伸并与所述大轴套连通,所述小轴套套设于所述绞盘的环绕柱上,且所述绞盘与所述绕线盘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一排线,包括一输入端和一输出端,且排线为扁平状,所述排线的中段卡设于所述小轴套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丁巳
申请(专利权)人:王丁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