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回用聚酯纤维汽车内饰材料的功能整理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0246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可回用聚酯纤维(PET)汽车内饰材料的功能整理工艺方法,解决了汽车内饰材料的防水、防油、防污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市售的全氟辛基磺酰胺试剂,配成处理溶液,再在低温等离子条件下,对可回用聚酯纤维(PET)汽车内饰材料进行接枝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整理过程周期缩短,操作过程快捷,无污染,避免其他化学试剂的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得可回用聚酯纤维(PET)汽车内饰材料与水和橄榄油的接触角分别达到140°以上,拒水等级达到100分,拒油等级为6级,沾污率为0.05-0.07%;且产品可回收利用;其防水、防油、防污的三防效果完全达到GB/T4745-1997和国标AATCC标准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内饰材料功能整理

技术介绍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水平飞速发展,汽车工业得到长足进步。随着社会 的进步、人们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的改变,人们对汽车内饰用纺织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车用纺织品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人们对汽车内饰纺织品需求不仅要求装饰美观,而且 更关注汽车内饰面料材料的环保和功能性。如高标准的阻燃性能、耐磨擦、耐光色牢度、 抗静电、高保形等性能,以及防水、防油、易清洁性能、防菌、热舒适性能、可降解、易 回收、无异味等性能和优点。正因为如此,在保持产品原有装饰风格的基础上,开发功能 性强,高附加值的汽车内饰材料成为许多纺织工作者的研究方向。目前国内汽车内饰材料 研究中,对其阻燃性能的研究报道较多,如安徽农业大学研究的"大麻纤维毡阻燃性能及 工艺研究"、"单一聚酯阻燃汽车内饰材料开发"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在纺织品的"三 防"即防水、防油、防污整理方面,也仅仅在服用面料上有所报道,所用方法均是采用 有机氟化酯类聚合物加三聚氰胺类树脂粘合剂、发泡剂进行整理研究,整理后织物"三防" 效果增强,但其柔软性和手感却变差,且三聚氰胺类树脂粘合剂、发泡剂的添加使汽车内 环境污染较大。利用低温等离子技术接枝全氟辛基磺酰胺对汽车内饰材料进行"三防"处 理方面的技术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汽车内饰材料的防水、防油、防污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回用聚酯纤维 (PET)汽车内饰材料的功能整理工艺方法。可回用聚酯纤维(PET)汽车内饰材料的功能整理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 预处理将可回用聚酯纤维(PET)汽车内饰材料放入10%--15%的乙醚溶液中浸泡24小时, 去除表面的油剂,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在室温下放置2—3小时,再在80—120'C的温度 下烘燥3—5小时,得到预处理材料;(2) 前处理将全氟辛基磺酰胺配制成浓度为10%--20%的全氟辛基磺酰胺单体溶液,并保持恒温345。C一55'C,将预处理材料浸泡在全氟辛基磺酰胺单体溶液中30-60min,取出材料,在室 温下放置2—3小时,得到前处理材料; (3)整理将前处理材料放入低温等离子仪反应腔内,通入氧气,常温下设定处理功率为 100W—200W、真空度20-40Pa、处理时间8—16min,进行低温等离子接枝处理;取出接枝 处理材料,用自来水洗涤10次,在80—12(TC温度条件下烘3—5小时,得到可回用聚酯 纤维(PET)汽车内饰材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1、 本专利技术整理过程采用低温等离子接枝,使整个整理过程周期縮短,由原来的24小 时縮短到8小时。操作过程快捷,无污染,避免其他化学试剂的使用。2、 采用本专利技术工艺处理所得可回用聚酯纤维(PET)汽车内饰材料与水和橄榄油的接 触角分别达到140°以上,拒水等级达到100分,拒油等级为6级,沾污率为0. 05-0. 07%。"三防"效果好且耐久,且产品可回收利用;其防水、防油、防污的三防效果完全达到 GB/T4745-1997和国标AATCC标准的要求。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 实施例1:取自安徽南澳地毯有限公司的可回用聚酯纤维(PET)汽车内饰毯(800g/m2),剪成 10X20cm规格;具体整理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 预处理将可回用聚酯纤维(PET)汽车内饰材料放入10%的乙醚溶液中浸泡24小时,去除表 面的油剂,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在室温下放置2小时,再在80'C的温度下烘燥3小时, 得到预处理材料;(2) 前处理将全氟辛基磺酰胺(购于湖北恒新化工有限公司)配制成浓度为10%的全氟辛基磺酰 胺单体溶液,并保持恒温45'C,将预处理材料浸泡在全氟辛基磺酰胺单体溶液中30rain, 取出材料,在室温下放置2小时,得到前处理材料;(3) 整理将前处理材料放入低温等离子仪反应腔内,通入氧气,常温下设定处理功率为ioow、 真空度20Pa、处理时间8min,进行低温等离子接枝处理;取出接枝处理材料,用自来水 洗涤10次,在80'C温度条件下烘3小时,得到可回用聚酯纤维(PET)汽车内饰材料。(4)实验结果通过以上工艺处理后所得的可回用聚酯纤维(PET)汽车内饰材料与水和橄榄油的接 触角分别达到140°以上,拒水等级达到100分,拒油等级为6级,沾污率为0.07%。其 防水、防油、防污的三防效果完全达到GB/T4745-1997和国标AATCC标准的要求。实施例2:可回用聚酯纤维(PET)汽车内饰材料的功能整理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歩骤(1) 预处理将可回用聚酯纤维(PET)汽车内饰材料放入15%的乙醚溶液中浸泡24小时,去除表 面的油剂,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在室温下放置3小时,再在12(TC的温度下烘燥5小时, 得到预处理材料;(2) 前处理将全氟辛基磺酰胺配制成浓度为20%的全氟辛基磺酰胺单体溶液,并保持恒温55'C, 将预处理材料浸泡在全氟辛基磺酰胺单体溶液中60min,取出材料,在室温下放置3小时, 得到前处理材料;(3) 整理将前处理材料放入低温等离子仪反应腔内,通入氧气,常温下设定处理功率为200W、 真空度40Pa、处理时间16min,进行低温等离子接枝处理;取出接枝处理材料,用自来水 洗涤10次,在120'C温度条件下烘5小时,得到可回用聚酯纤维(PET)汽车内饰材料。(4) 实验结果通过以上工艺处理后所得的可回用聚酯纤维(PET)汽车内饰材料与水和橄榄油的接 触角分别达到160°以上,拒水等级达到100分,拒油等级为6级,沾污率为0.059L其 防水、防油、防污的三防效果完全达到GB/T4745-1997和国标AATCC标准的要求。权利要求1、可回用聚酯纤维(PET)汽车内饰材料的功能整理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预处理将可回用聚酯纤维(PET)汽车内饰材料放入10%--15%的乙醚溶液中浸泡24小时,去除表面的油剂,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在室温下放置2-3小时,再在80-120℃的温度下烘燥3-5小时,得到预处理材料;(2)前处理将全氟辛基磺酰胺配制成浓度为10%--20%的全氟辛基磺酰胺单体溶液,并保持恒温45℃--55℃,将预处理材料浸泡在全氟辛基磺酰胺单体溶液中30-60min,取出材料,在室温下放置2-3小时,得到前处理材料;(3)整理将前处理材料放入低温等离子仪反应腔内,通入氧气,常温下设定处理功率为100W-200W、真空度20-40Pa、处理时间8-16min,进行低温等离子接枝处理;取出接枝处理材料,用自来水洗涤10次,在80-120℃温度条件下烘3-5小时,得到可回用聚酯纤维(PET)汽车内饰材料。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可回用聚酯纤维(PET)汽车内饰材料的功能整理工艺方法,解决了汽车内饰材料的防水、防油、防污问题。本专利技术利用市售的全氟辛基磺酰胺试剂,配成处理溶液,再在低温等离子条件下,对可回用聚酯纤维(PET)汽车内饰材料进行接枝处理。本专利技术整理过程周期缩短,操作过程快捷,无污染,避免其他化学试剂的使用;本专利技术所得可回用聚酯纤维(PET)汽车内饰材料与水和橄榄油的接触角分别达到140°以上,拒水等级达到100分,拒油等级为6级,沾污率为0.05-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回用聚酯纤维(PET)汽车内饰材料的功能整理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预处理 将可回用聚酯纤维(PET)汽车内饰材料放入10%--15%的乙醚溶液中浸泡24小时,去除表面的油剂,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在室温下 放置2-3小时,再在80-120℃的温度下烘燥3-5小时,得到预处理材料; (2)前处理 将全氟辛基磺酰胺配制成浓度为10%--20%的全氟辛基磺酰胺单体溶液,并保持恒温45℃--55℃,将预处理材料浸泡在全氟辛基磺酰胺单体溶液 中30-60min,取出材料,在室温下放置2-3小时,得到前处理材料; (3)整理 将前处理材料放入低温等离子仪反应腔内,通入氧气,常温下设定处理功率为100W-200W、真空度20-40Pa、处理时间8-16min,进行低温等 离子接枝处理;取出接枝处理材料,用自来水洗涤10次,在80-120℃温度条件下烘3-5小时,得到可回用聚酯纤维(PET)汽车内饰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兆芳程贤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