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0085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及液冷底座,液冷底座内设置有液冷流道,液冷流道的进出口均连通于外界的换热设备,以使换热介质在液冷流道和换热设备内循环流动,液冷底座上开设有胶槽,胶槽内填充有导热胶,多个电芯的一端均设置在胶槽内。通过将具有液冷流道的液冷底座作为电池模组的底座,多个电芯的一端均设置在胶槽内,且胶槽内填充导热胶,即可保证电芯与液冷底座的胶槽的底壁之间的传热面积和传热效率,相较于将液冷板设置在电池外部的现有结构而言,该电池模组能够提高模组区域的散热效率,保证电池模组的正常使用。保证电池模组的正常使用。保证电池模组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针对电池散热这一问题,主流的三种散热方式为自然冷却、风冷和液冷,自然冷却成本较低,仅靠电池周围空气流动带走电池表面热量,主要适用于一些工作环境良好,对电池散热要求不高的使用场景。风冷方式需要电池箱配置一些散热风扇,通过风扇转动,带动箱体内的空气流动,从而将电池内部的热量带走,这种方式适用于一些对电池密封性能不高的使用场景。由于电池内部与外部通联,电芯很容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例如湿度、灰尘等,久而久之就会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最后一种是液冷,液冷是通过冷却板中的液体热交换,将电池内部的热量带走,适用于一些条件苛刻的使用环境,这些冷却板一般都放置在电池外部,通常是一个电池底板集中散热,这种方式散热面积比较大,对一些非模组区域也进行散热,会降低电池系统的散热效率。
[0003]因此,亟需一种电池模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能够提高模组区域的散热效率,保证电池模组的正常使用。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
[0007]多个电芯;
[0008]液冷底座,所述液冷底座内设置有液冷流道,所述液冷流道的进出口均连通于外界的换热设备,以使换热介质在所述液冷流道和所述换热设备内循环流动,所述液冷底座上开设有胶槽,所述胶槽内填充有导热胶,多个所述电芯的一端均设置在所述胶槽内。r/>[0009]作为电池模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胶槽的底壁上凸设有多个限位块,以对所述电芯的位置进行限位。
[0010]作为电池模组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多个支撑架,多个所述支撑架间隔均匀设置在所述液冷底座的周边,且均连接于所述液冷底座,所述液冷底座通过所述支撑架连接电池箱。
[0011]作为电池模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芯的端面与所述胶槽的底壁之间填充有所述导热胶。
[0012]作为电池模组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两个端板,两个所述端板相对设置在所述电池模组的两端。
[0013]作为电池模组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第一固定件,所述端板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件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连接于所述液冷底座。
[0014]作为电池模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液冷底座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
部与所述端板连接。
[0015]作为电池模组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压板,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电池模组设置所述液冷底座的相对面,所述压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端板,所述压板的板面接触多个所述电芯。
[0016]作为电池模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板的两侧均具有翻边,所述翻边朝向背离所述电芯的方向延伸,所述翻边上间隔开设有多个豁口,以便于避让线缆。
[0017]作为电池模组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套设在两个所述端板和多个所述电芯上,两个所述端板上均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固定带设置在所述定位槽内。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及液冷底座,液冷底座内设置有液冷流道,液冷流道的进出口均连通于外界的换热设备,以使换热介质在液冷流道和换热设备内循环流动,液冷底座上开设有胶槽,胶槽内填充有导热胶,多个电芯的一端均设置在胶槽内。通过将具有液冷流道的液冷底座作为电池模组的底座,多个电芯的一端均设置在胶槽内,且胶槽内填充导热胶,即可保证电芯与液冷底座的胶槽的底壁之间的传热面积和传热效率,相较于将液冷板设置在电池外部的现有结构而言,该电池模组能够提高模组区域的散热效率,保证电池模组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池模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液冷底座和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液冷底座和支撑架的第一视角的部分爆炸图;
[0023]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液冷底座和支撑架的第二视角的部分爆炸图;
[0024]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
[0027]1、电芯;
[0028]2、液冷底座;201、胶槽;21、限位块;22、上层板;2201、上层流道槽;23、下层板;2301、下层流道槽;24、进液管;25、出液管;26、固定部;
[0029]3、支撑架;
[0030]4、端板;401、第一固定孔;402、第二固定孔;403、减重槽;404、定位槽;
[0031]5、压板;51、翻边;5101、豁口;5102、避让孔;
[0032]6、固定带;
[0033]7、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003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
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6]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7]如图1

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1及液冷底座2,液冷底座2内设置有液冷流道,液冷流道的进出口均连通于外界的换热设备,以使换热介质在液冷流道和换热设备内循环流动。可选地,液冷底座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液管24和出液管25,进液管24设置在液冷流道的进口处,出液管25设置在液冷流道的出口处,进液管24和出液管25分别与外界的换热设备连通。可选地,液冷流道具有两个进口和两个出口,相应地,进液管24和出液管25均设置有两个。
[0038]可选地,液冷底座2包括上层板22和下层板23,上层板22上设置有上层流道槽2201,下层板23上设置有下层流道槽2301,上层板22和下层板23焊接成一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电芯(1);液冷底座(2),所述液冷底座(2)内设置有液冷流道,所述液冷流道的进出口均连通于外界的换热设备,以使换热介质在所述液冷流道和所述换热设备内循环流动,所述液冷底座(2)上开设有胶槽(201),所述胶槽(201)内填充有导热胶,多个所述电芯(1)的一端均设置在所述胶槽(20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槽(201)的底壁上凸设有多个限位块(21),以对所述电芯(1)的位置进行限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支撑架(3),多个所述支撑架(3)间隔均匀设置在所述液冷底座(2)的周边,且均连接于所述液冷底座(2),所述液冷底座(2)通过所述支撑架(3)连接电池箱。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1)的端面与所述胶槽(201)的底壁之间填充有所述导热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端板(4),两个所述端板(4)相对设置在所述电池模组的两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世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