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密封控制角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9759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29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软密封控制角阀,包括控制角阀主体和阀芯,控制角阀主体顶部的一侧装配有支撑臂,支撑臂顶端的一侧设置有螺纹套管,螺纹套管的顶端固定有控制手轮,阀芯包括第一控制杆,第一控制杆的底端固定有连杆,连杆的底端固定有限位盘,第一控制杆的底部设置有棱柱滑块,棱柱滑块的底端固定有第二控制杆,第二控制杆的底部装配有橡胶堵头;其技术要点为:通过控制手轮控制螺纹套管转动,利用支撑臂与螺纹套管配合,使控制手轮带动第一控制杆上下活动并转动,利用限位盘推拉棱柱滑块在控制角阀主体的内部上下滑动,在通过第二控制杆控制橡胶堵头向底部与进水口的顶部内壁接触时,两者之间不会出现扭转力,有利于保证橡胶堵头的使用寿命。橡胶堵头的使用寿命。橡胶堵头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密封控制角阀


[0001]本技术属于控制阀
,具体是一种软密封控制角阀。

技术介绍

[0002]控制阀是流体运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导流、截流、调节、节流、防止倒流、分流或溢流卸压等功能。可用于控制空气、水、蒸汽、各种腐蚀性化学介质、泥浆、液态金属和放射性物质等各种类型的流体活动。角阀作为控制阀的一种,其与球形阀类似结构和特性是由球型阀修正而来。与球形阀的区别在于角阀的出口与进口成90度直角。角阀内部的密封与大多数阀门相同,均通过软密封来实现。
[0003]现有中国专利文件公开号为CN215371055U的一种可补偿式径向软密封柱塞控制角阀的填料压板通过压板螺柱及压板螺母进行紧固,从而提供预紧力确保石墨填料及第一软密封环、第二软密封轴向压缩并密封。压板螺柱与压板螺母之间设有弹簧进行轴向预紧力补偿,以确保石墨填料及第一软密封环、第二软密封的密封可靠性。柱塞底端部为锥圆状,该设计防止阀门在动作时柱塞将第一软密封环及第二软密封剪切损坏。第一软密封环和及第二软密封到达使用寿命后,可继续顺时针旋转压板螺母压缩第一软密封环及第二软密封来进行在线调整,从而达到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
[0004]但在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方案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0005]现有控制角阀通过手轮转动手轮,调节其与阀体的螺纹连接情况带动阀芯向底部运动,在阀芯底部的橡胶塞表面与通道内壁接触后,可以将通道封堵,但橡胶塞随阀芯转动,在与通道内壁接触的过程中,橡胶塞表面与通道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会对橡胶塞施加扭应力,增加了橡胶塞损坏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现有的不足,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软密封控制角阀,通过转动控制手轮带动螺纹套管转动,利用支撑臂顶部的一侧位于螺纹套管表面的螺纹槽道内,可以使控制手轮带动第一控制杆上下活动并转动,利用位于滑道内部的限位盘推拉棱柱滑块在控制角阀主体的内部上下滑动,在通过第二控制杆控制橡胶堵头向底部与进水口的顶部内壁接触时,两者之间不会出现扭转力,解决了现有控制角阀的橡胶塞随阀芯转动,在与通道内壁接触的过程中,橡胶塞表面与通道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会对橡胶塞施加扭应力,增加了橡胶塞损坏率的问题。
[0007]本申请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软密封控制角阀,包括控制角阀主体和阀芯,所述控制角阀主体顶部的一侧装配式连接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顶端的一侧接触式连接有螺纹套管,所述螺纹套管的顶端固定式连接有控制手轮;
[0009]所述阀芯包括第一控制杆,所述第一控制杆的底端固定式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底端固定式连接有限位盘,所述第一控制杆的底部设置有棱柱滑块,所述棱柱滑块的底
端固定式连接有第二控制杆,所述第二控制杆的底部装配式连接有橡胶堵头;
[0010]其中,所述控制角阀主体底端的内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控制角阀主体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进水口相互连通,所述支撑臂顶部的一侧位于螺纹套管表面的螺纹槽道内。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棱柱滑块的顶部加工有滑道,所述连杆和限位盘均转动式连接在滑道的内部。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控制杆的顶部一体式成型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外壁加工有多个定位环道,所述定位环道的内部安装有O型圈。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棱柱滑块滑动式连接在控制角阀主体的内部,所述O型圈的表面与控制角阀主体的内壁接触式连接。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杆的顶部与控制手轮装配式连接,所述橡胶堵头的外侧表面与进水口的顶部内壁接触式连接。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杆的外部活动式套接有填隙套管,所述填隙套管的外壁与控制角阀主体的内壁接触式连接。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角阀主体的顶部螺纹式连接有限位螺帽,所述填隙套管的顶部位于控制角阀主体的顶端和限位螺帽的内部。
[001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18]1.通过转动控制手轮带动螺纹套管转动,利用支撑臂顶部的一侧位于螺纹套管表面的螺纹槽道内,可以使控制手轮带动第一控制杆上下活动并转动,利用位于滑道内部的限位盘推拉棱柱滑块在控制角阀主体的内部上下滑动,在通过第二控制杆控制橡胶堵头向底部与进水口的顶部内壁接触时,两者之间不会出现扭转力;
[0019]2.通过设置在支撑柱外侧的O型圈支撑在控制角阀主体的内部以及套接在第一控制杆外部的填隙套管支撑在第一控制杆和控制角阀主体之间,在控制手轮带动第一控制杆转动,控制第二控制杆上下滑动的过程中,可以避免第一控制杆和第二控制杆受外力弯曲倾斜,有利于保证本申请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图2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说明:1、控制手轮;2、螺纹套管;3、限位螺帽;4、支撑臂;5、控制角阀主体;6、出水口;7、进水口;8、填隙套管;9、阀芯;91、第一控制杆;92、棱柱滑块;93、第二控制杆;94、支撑柱;95、O型圈;96、橡胶堵头;97、限位盘;98、连杆;99、滑道;910、定位环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的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0027]实施例1:
[0028]本实施例介绍了一种软密封控制角阀的具体结构,具体参照图1

图5所示,包括控制角阀主体5和阀芯9,控制角阀主体5顶部的一侧装配式连接有支撑臂4,支撑臂4顶端的一侧接触式连接有螺纹套管2,螺纹套管2的顶端固定式连接有控制手轮1;
[0029]其中,通过转动控制手轮1带动螺纹套管2转动,利用与控制角阀主体5固定的支撑臂4顶部的一侧位于螺纹套管2表面的螺纹槽道内,可以使控制手轮1带动与其装配的阀芯9在控制手轮1的内部上下活动;
[0030]其次,控制角阀主体5底端的内部设置有进水口7,控制角阀主体5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口6,出水口6与进水口7相互连通,当控制控制手轮1带动阀芯9转动时,借助螺纹套管2向底部的位移量,使橡胶堵头96的外侧表面与进水口7的顶部内壁接触式连接,可以将进水口7的顶部封堵,从而阻断出水口6和控制角阀主体5连通;
[0031]阀芯9包括第一控制杆91,第一控制杆91的底端固定式连接有连杆98,连杆98的底端固定式连接有限位盘97,第一控制杆91的底部设置有棱柱滑块92,棱柱滑块92的底端固定式连接有第二控制杆93,第二控制杆93的底部装配式连接有橡胶堵头96
[0032]其中,为了使螺纹套管2通过支撑臂4向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密封控制角阀,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角阀主体(5),所述控制角阀主体(5)顶部的一侧装配式连接有支撑臂(4),所述支撑臂(4)顶端的一侧接触式连接有螺纹套管(2),所述螺纹套管(2)的顶端固定式连接有控制手轮(1);阀芯(9),所述阀芯(9)包括第一控制杆(91),所述第一控制杆(91)的底端固定式连接有连杆(98),所述连杆(98)的底端固定式连接有限位盘(97),所述第一控制杆(91)的底部设置有棱柱滑块(92),所述棱柱滑块(92)的底端固定式连接有第二控制杆(93),所述第二控制杆(93)的底部装配式连接有橡胶堵头(96);其中,所述控制角阀主体(5)底端的内部设置有进水口(7),所述控制角阀主体(5)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口(6),所述出水口(6)与进水口(7)相互连通,所述支撑臂(4)顶部的一侧位于螺纹套管(2)表面的螺纹槽道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密封控制角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棱柱滑块(92)的顶部加工有滑道(99),所述连杆(98)和限位盘(97)均转动式连接在滑道(99)的内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郏海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云达流体智控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