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伺服送丝结构,涉及焊接机器人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焊接机器人用送丝机构存在送丝不稳定、送丝精准度相对较差以及送丝速度不可控的问题以及在送丝时不便于对焊丝进行定位易出现跑偏的情况,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固设于焊接机器人上的送丝箱,所述送丝箱的底部外壁固定安装有焊枪,所述送丝箱内设有依次伺服送丝机构和定位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有伺服送丝机构,由伺服电机操控可灵活控制送丝速度,提高了送丝精准度,由蜗杆和蜗轮啮合传动,保证了送丝的稳定性;设计有定位机构,对处于两个定位滚轮中间的焊丝进行定位,避免了在送丝过程中出现跑偏的情况,省去了工人反复校正的时间,提高了送丝效率。提高了送丝效率。提高了送丝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伺服送丝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焊接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伺服送丝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焊接机器人的机械手臂上一般会安装送丝结构,由送丝结构将焊丝自动送入到焊枪上进行使用。
[0003]经检索,申请号201721755707.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新型送丝结构的焊接机器人,其包括底座、机器人本体和送丝机构。上述专利虽然具备一定的优点,但是其依然会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依然会存在以下缺点:
[0004]其一,现有的焊接机器人用送丝机构采用送丝电机操控送丝轮送丝时会存在送丝不稳定、送丝精准度相对较差以及送丝速度不可控的问题;
[0005]其二,现有的焊接机器人用送丝机构不便于对焊丝进行定位,进而焊丝在送丝过程中易出现跑偏的情况,需要工人反复进行校正,降低了送丝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伺服送丝结构,通过设计,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焊接机器人用送丝机构存在送丝不稳定、送丝精准度相对较差以及送丝速度不可控的问题以及在送丝时不便于对焊丝进行定位易出现跑偏的情况。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伺服送丝结构,包括固设于焊接机器人上的送丝箱,所述送丝箱的底部外壁固定安装有焊枪,所述送丝箱内设有依次伺服送丝机构和定位机构,且伺服送丝机构包括自锁式驱动组件、转动安装于送丝箱内的转轴、固设于转轴上的送丝轮和绕接于送丝轮上的焊丝,所述自锁式驱动组件包括固设于送丝箱侧壁的伺服电机、转动安装于送丝箱内的传动轴、固定安装于传动轴上的蜗杆和固设于转轴上并与蜗杆啮合的蜗轮。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伺服电机控制传动轴上的蜗杆转动,随后与蜗杆啮合的蜗轮控制转轴上的送丝轮转动进行送丝作业,这样由伺服电机操控可灵活控制送丝速度,提高了送丝精准度,由蜗杆和蜗轮啮合传动,保证了送丝的稳定性。
[0010]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转动安装于送丝箱内的双向螺杆、对称螺接于双向螺杆两个相反螺纹端的两个对中杆、固设于送丝箱内的导向柱和对称固设于两个对中杆顶部外壁的两个定位滚轮。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双向螺杆的转动控制两个对中杆带动两个定位滚轮对中靠拢,对处于两个定位滚轮中间的焊丝进行定位,避免了在送丝过程中出现跑偏的情况,省去了工人反复校正的时间,提高了送丝效率。
[0012]优选的,所述送丝箱的底部开设有出丝孔,且焊丝的底端贯穿出丝孔并延伸至焊枪内。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焊丝能够被有效的输送至焊枪内进行焊接使用。
[0014]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送丝箱内并通过联轴器与传动轴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伺服电机控制传动轴正常转动。
[0016]优选的,所述双向螺杆的前端外壁固定安装有手轮。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手轮方便工人更好的操控双向螺杆转动。
[0018]优选的,两个所述对中杆上均开设有导向孔,且两个导向孔的内壁均与导向柱的外壁滑动连接。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保证两个对中杆做直线运动。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1]1、设计有伺服送丝机构,通过伺服电机控制传动轴上的蜗杆转动,随后与蜗杆啮合的蜗轮控制转轴上的送丝轮转动进行送丝作业,这样由伺服电机操控可灵活控制送丝速度,提高了送丝精准度,由蜗杆和蜗轮啮合传动,保证了送丝的稳定性;
[0022]2、设计有定位机构,通过双向螺杆的转动控制两个对中杆带动两个定位滚轮对中靠拢,对处于两个定位滚轮中间的焊丝进行定位,避免了在送丝过程中出现跑偏的情况,省去了工人反复校正的时间,提高了送丝效率。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中送丝箱顶部切除后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中送丝箱内部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中定位机构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中出丝孔处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焊接机器人;2、送丝箱;3、焊枪;4、转轴;5、送丝轮;6、焊丝;7、伺服电机;8、传动轴;9、蜗杆;10、蜗轮;11、双向螺杆;12、对中杆;13、导向柱;14、定位滚轮;15、手轮;16、导向孔;17、出丝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0]实施例1,参照图1
‑
3和图5,一种伺服送丝结构,包括焊接机器人1、送丝箱2、焊枪3和伺服送丝机构;
[0031]送丝箱2固定安装于焊接机器人1上,焊枪3固定安装于送丝箱2的底部外壁,伺服送丝机构包括以下部件:
[0032]转轴4和送丝轮5:转轴4通过两个轴承分别与送丝箱2的前后两边内壁连接,送丝轮5固定套装于转轴4的中部;
[0033]焊丝6:焊丝6绕接于送丝轮5上,送丝箱2的底部开设有出丝孔17,焊丝6的底端贯穿出丝孔17并延伸至焊枪3内;
[0034]自锁式驱动组件:自锁式驱动组件包括通过螺栓固定于送丝箱2侧壁的伺服电机7、一端通过轴承与送丝箱2一侧内壁连接的传动轴8、固定安装于传动轴8上的蜗杆9和固定套装于转轴4上并与蜗杆9啮合的蜗轮10,伺服电机7的输出轴延伸至送丝箱2内并通过联轴器与传动轴8的另一端同轴固定连接;
[0035]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伺服电机7控制传动轴8上的蜗杆9转动,随后与蜗杆9啮合的蜗轮10控制转轴4上的送丝轮5转动进行送丝作业,这样由伺服电机7操控可灵活控制送丝速度,提高了送丝精准度,由蜗杆9和蜗轮10啮合传动,保证了送丝的稳定性。
[0036]实施例2,参照图2
‑
4,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具体是:一种伺服送丝结构,还包括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以下部件:
[0037]双向螺杆11:双向螺杆11通过两个轴承分别与送丝箱2的前后两边内壁贯穿连接,双向螺杆11的前端外壁固定安装有手轮15;
[0038]两个对中杆12:两个对中杆12对称螺接于双向螺杆11两个相反的螺纹端上,两个对中杆12上均开设有导向孔16;
[0039]导向柱13:导向柱13焊接于送丝箱2内,两个导向孔16的内壁均与导向柱13的外壁滑动连接;
[0040]两个定位滚轮14:两个定位滚轮14对称固定于两个对中杆12的顶部外壁;
[004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双向螺杆11的转动控制两个对中杆12带动两个定位滚轮14对中靠拢,对处于两个定位滚轮14中间的焊丝6进行定位,避免了在送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伺服送丝结构,包括固设于焊接机器人(1)上的送丝箱(2),所述送丝箱(2)的底部外壁固定安装有焊枪(3),其特征在于,所述送丝箱(2)内设有依次伺服送丝机构和定位机构,且伺服送丝机构包括自锁式驱动组件、转动安装于送丝箱(2)内的转轴(4)、固设于转轴(4)上的送丝轮(5)和绕接于送丝轮(5)上的焊丝(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伺服送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式驱动组件包括固设于送丝箱(2)侧壁的伺服电机(7)、转动安装于送丝箱(2)内的传动轴(8)、固定安装于传动轴(8)上的蜗杆(9)和固设于转轴(4)上的蜗轮(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伺服送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转动安装于送丝箱(2)内的双向螺杆(11)、对称螺接于双向螺杆(11)两个相反螺纹端的两个对中杆(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绍伦,王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奥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