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测量正负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9260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直流电测量正负极装置,涉及直流电流检测工具的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电阻机构、正极接线桩和负极接线桩;正极接线桩和第一发光二极管形成单向连接通路,负极接线桩和第二发光二极管形成单向连接通路,正极接线桩和负极接线桩分别与待测的直流电供电设备的两个电极端电性连接,通过利用发光二极管单向导通的特性,利用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的灯光颜色不同,根据第一发光二极管或第二发光二极管的开启,进而判断待测的直流电供电设备的正极端和负极端,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万用表携带不方便以及万用表没电的情况,造成现场维修进度暂停,影响效率的技术问题。影响效率的技术问题。影响效率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流电测量正负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直流电流检测工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直流电测量正负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直流供电电器的电源具有正负端,当直流供电电器的电源正负极接反时,会烧坏有供电极性要求的电器电子元件(比如晶体管、集成块、电解电容等),也会因为供电极性相反使电器不能工作,或工作异常(比如石英表、电动玩具、直流电机等),还有的直流电源接反会同时危及电器和电源(比如电瓶与充电器接反电流极大,两者都有损坏可能,甚至伤人、失火),所以,使用直流电源需要仔细分清正负极性。
[0003]现有技术中,通过万用表可以测量出直流电的正负极;但是,在现场使用过程中,由于万用表体积较大,会经常存在万用表携带不方便,或者万用表没电的情况存在,影响现场维修进度,降低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电测量正负极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万用表携带不方便以及万用表没电的情况,造成现场维修进度暂停,影响效率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直流电测量正负极装置,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电阻机构、正极接线桩和负极接线桩;
[0006]所述正极接线桩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所述电阻机构和所述负极接线桩形成单向连接通路,所述负极接线桩依次通过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所述电阻机构和所述正极接线桩形成单向连接通路,所述正极接线桩和所述负极接线桩用于分别与待测的直流电供电设备的两个电极端电性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或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开启判断待测的直流电供电设备的正极端和负极端;
[0007]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和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灯光颜色不同。
[0008]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组单向导通二极管;
[0009]所述第一组单向导通二极管位于所述电阻机构和所述负极接线桩之间,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依次通过所述电阻机构和所述第一组单向导通二极管与所述负极接线桩单向连接通路。
[0010]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单向导通二极管包括多个依次串联的第一单向导通二极管。
[0011]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组单向导通二极管;
[0012]所述第二组单向导通二极管位于所述电阻机构和所述正极接线桩之间,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依次通过所述电阻机构和所述第二组单向导通二极管与所述正极接线桩单向连接通路。
[0013]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组单向导通二极管包括多个依次串联的第二单向导通二极管。
[0014]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壳体;
[0015]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接线孔和第二接线孔,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电阻机构、第一组单向导通二极管和第二组单向导通二极管均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正极接线桩通过所述第一接线孔伸出所述壳体,所述负极接线桩通过所述第二接线孔伸出所述壳体。
[0016]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透明材质。
[0017]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正极接线桩包括正极接线端和正极连接线;
[0018]所述正极接线端卡设于所述第一接线孔,所述正极连接线与所述正极接线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正极连接线通过所述正极接线端依次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所述电阻机构和第一组单向导通二极管电性连接。
[0019]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负极接线桩包括负极接线端和负极连接线;
[0020]所述负极接线端卡设于所述第二接线孔,所述负极连接线与所述负极接线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负极连接线通过所述负极接线端依次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所述电阻机构和第二组单向导通二极管电性连接。
[0021]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高度范围为70mm

80mm,长度范围为20mm

30mm,宽度范围为15mm

25mm。
[0022]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正极连接线包括鳄鱼夹连接线或插接线;
[0023]所述负极连接线包括鳄鱼夹连接线或插接线。
[0024]本技术提供的直流电测量正负极装置,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电阻机构、正极接线桩和负极接线桩;正极接线桩依次通过第一发光二极管、电阻机构和负极接线桩形成单向连接通路,负极接线桩依次通过第二发光二极管、电阻机构和负极接线桩形成单向连接通路,正极接线桩和负极接线桩用于分别与待测的直流电供电设备的两个电极端电性连接,通过利用发光二极管单向导通的特性,利用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的灯光颜色不同,根据第一发光二极管或第二发光二极管的开启,进而判断待测的直流电供电设备的正极端和负极端,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万用表携带不方便以及万用表没电的情况,造成现场维修进度暂停,影响效率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直流电测量正负极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27]图标:100

第一发光二极管;200

第二发光二极管;300

电阻机构;400

正极接线桩;500

负极接线桩;600

第一单向导通二极管;700

第二单向导通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直流电测量正负极装置,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100、第二发光二极管200、电阻机构300、正极接线桩400和负极接线桩500;正极接线桩400依次通过第一发光二极管100、电阻机构300和负极接线桩500形成单向连接通路,负极接线桩500依次通过第二发光二极管200、电阻机构300和正极接线桩400形成单向连接通路,正极接线桩400和负极接线桩500用于分别与待测的直流电供电设备的两个电极端电性连接,以通过第一发光二极管100或第二发光二极管200的开启判断待测的直流电供电设备的正极端和负极端;第一发光二极管100和第二发光二极管200的灯光颜色不同。
[003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直流电测量正负极装置提供了一种专用于直流电的正负极测量的工具,具体地,第一发光二极管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电测量正负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100)、第二发光二极管(200)、电阻机构(300)、正极接线桩(400)和负极接线桩(500);所述正极接线桩(400)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100)、所述电阻机构(300)和所述负极接线桩(500)形成单向连接通路,所述负极接线桩(500)依次通过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200)、所述电阻机构(300)和所述正极接线桩(400)形成单向连接通路,所述正极接线桩(400)和所述负极接线桩(500)用于分别与待测的直流电供电设备的两个电极端电性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100)或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200)的开启判断待测的直流电供电设备的正极端和负极端;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100)和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200)的灯光颜色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电测量正负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组单向导通二极管;所述第一组单向导通二极管位于所述电阻机构(300)和所述负极接线桩(500)之间,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100)依次通过所述电阻机构(300)和所述第一组单向导通二极管与所述负极接线桩(500)单向连接通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电测量正负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单向导通二极管包括多个依次串联的第一单向导通二极管(60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电测量正负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组单向导通二极管;所述第二组单向导通二极管位于所述电阻机构(300)和所述正极接线桩(400)之间,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200)依次通过所述电阻机构(300)和所述第二组单向导通二极管与所述正极接线桩(4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争高鹏孙建国张永久冷友斌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