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9189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定位夹持装置,包括:载板、夹持件、抵持件,夹持件设置在载板上,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之间形成第一缝隙,载板上设有与第一缝隙对接的第二缝隙,第一夹持块两端前侧分别设置有驱动其靠近或远离第二夹持块实现夹紧或解除夹紧动作的第一驱动单元,抵持件上具有抵持面,抵持件连接有驱动抵持面靠近或远离第二缝隙后侧面实现夹紧或解除夹紧动作的第二驱动单元;本技术方案通过两个第一驱动单元直接驱动第一夹持块靠近或远离第二夹持块实现夹紧或解除夹紧动作,相比现有的技术方案而言,省去了不必要的传动部件,结构更简单,安装方便省时、调试也容易,并且夹持力更大,夹持的稳定性更好。稳定性更好。稳定性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位夹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路板加工相关
,特别涉及定位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路板在打孔加工前,需要对其先进行精准定位固定,防止影响加工精度。中国专利CN210589569U公开了定位装置和加工设备,其说明书中公开:夹持件11的开合通过第一驱动机构16的驱动实现,第一驱动机构16包括第二驱动源161和第二传动件163,还包括活动杆164和第三传动件165,通过第二驱动源161驱动第二传动件163往复转动,并带动活动杆164往复移动,进而带动第三传动件165往复转动,共同驱动第一夹持件111远离或靠近第二夹持件112移动,该种结构虽然可以实现对电路板的夹持固定,由于传动部件较多,结构相对复杂,组装调试费时,夹持力相对较小,夹持稳定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定位夹持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设计出定位夹持装置,包括:载板、夹持件、抵持件,所述夹持件设置在所述载板上,夹持件包括并排间隔设置的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之间形成第一缝隙,所述载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缝隙对接的第二缝隙,所述第一夹持块两端前侧分别设置有驱动其靠近或远离第二夹持块实现夹紧或解除夹紧动作的第一驱动单元,所述抵持件上具有位于所述第二缝隙前侧的抵持面,抵持件连接有驱动所述抵持面靠近或远离第二缝隙后侧面实现夹紧或解除夹紧动作的第二驱动单元。<br/>[0006]本技术方案通过两个第一驱动单元直接驱动第一夹持块靠近或远离第二夹持块实现夹紧或解除夹紧动作,相比现有的技术方案而言,省去了不必要的传动部件,结构更简单,安装方便省时、调试也容易,并且夹持力更大,夹持的稳定性更好。
[0007]为了更好的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还具有更佳的技术方案: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缝隙左端设置有定位面、定位槽,所述定位面位于所述定位槽左侧并与定位槽相邻,所述抵持面与所述定位槽对应。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缝隙左端还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抵持件顶部延伸有抵持部,所述抵持部后侧面与所述抵持面共面,且与所述定位槽对应。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块的中部前侧也设置有第一驱动单元,三个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连接在所述载板的前侧,并且其驱动端穿过载板上的通孔与第一夹持块连接。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夹持块与所述载板通过螺栓连接或两者为一体成型结构。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载板包括第一载板和第二载板,所述第二载板上设置有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定位块、第三缝隙,所述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之间形成第四缝隙、与定位块之间形成第五缝隙,所述第四缝隙两端对应与第三缝隙、第五缝隙对接并构成所述第二缝隙,所述第一盖板左端具有与定位块前侧面接触的定位延伸部,所述定位延伸部的右侧面为所述定位面,所述定位槽设于所述定位块前侧侧面上。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抵持件设于所述第一盖板下方,抵持件左端通过铰接柱与所述定位块铰接,右端设有横向结构的条状孔,所述条状孔活动配合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连接有U型件,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固接在所述第二载板前侧,其驱动端穿过第二载板上的通孔与所述U型件固接。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盖板下方设有限位单元,当所述第二驱动单元驱动抵持面以铰接柱为中心摆动实现夹紧的同时,所述抵持件右端与所述限位单元的触发端接触并使其触发产生检测信号。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载板与第二载板由两个板体并排构成或者两者为一体成型结构。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为气缸或液压缸或电缸。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定位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定位夹持装置上第二载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定位夹持装置上第二载板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
[0021]1、载板;11、第一缝隙;12、第二缝隙;13、第一载板;14、第二载板;15、第一盖板;151、定位延伸部;152、定位面;153、安装槽;16、第二盖板;17、定位块;171、定位槽;12a、第三缝隙;12b、第四缝隙;12c、第五缝隙;2、夹持件;21、第一夹持块;22、第二夹持块;3、抵持件;30、抵持面;31、抵持部;32、铰接柱;33、条状孔;34、连接柱;35、U型件;4、第一驱动单元;5、第二驱动单元;6、限位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5]本技术提供的定位夹持装置,可以用于定位工件,该工件包括电路板,但不限于电路板,也可以是其它工件,当该工件为电路板时,电路板板左右两端的底部分别预装一个定位部(定位部包括但不限于销、柱、块、条等形状),通过定位部可实现电路板的定位。
[0026]参考图1至图3所示,定位夹持装置包括:载板1、夹持件2、抵持件3,夹持件2设置在载板1上,夹持件2包括并排间隔设置的第一夹持块21和第二夹持块22,第一夹持块21和第二夹持块22均为长条块状结构,第一夹持块21与第二夹持块22之间形成第一缝隙11,载板1上设有与第一缝隙11对接的第二缝隙12,其中,载板1包括第一载板13和第二载板14,第一载板13与第二载板14由两个板体并排构成或者两者为一体成型结构,本实施例优选第一载板13与第二载板14由两个板体并排构成,第一夹持块21与第二夹持块22设置在第一载板13顶部,其中,第一夹持块21可相对第一载板13前后活动,即第一夹持块21可靠近或远离第二载板14,第二夹持块22与第一载板13通过螺栓连接或两者为一体成型结构,本实施例优选第二夹持块22与第一载板13通过螺栓连接,第二缝隙12设置在第二载板14上。
[0027]第一夹持块21两端前侧分别设置有驱动其靠近或远离第二夹持块22实现夹紧或解除夹紧动作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定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载板、夹持件、抵持件,所述夹持件设置在所述载板上,夹持件包括并排间隔设置的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之间形成第一缝隙,所述载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缝隙对接的第二缝隙,所述第一夹持块两端前侧分别设置有驱动其靠近或远离第二夹持块实现夹紧或解除夹紧动作的第一驱动单元,所述抵持件上具有位于所述第二缝隙前侧的抵持面,抵持件连接有驱动所述抵持面靠近或远离第二缝隙后侧面实现夹紧或解除夹紧动作的第二驱动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缝隙左端设置有定位面、定位槽,所述定位面位于所述定位槽左侧并与定位槽相邻,所述抵持面与所述定位槽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缝隙左端还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抵持件顶部延伸有抵持部,所述抵持部后侧面与所述抵持面共面,且与所述定位槽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定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块的中部前侧也设置有第一驱动单元,三个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连接在所述载板的前侧,并且其驱动端穿过载板上的通孔与第一夹持块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块与所述载板通过螺栓连接或两者为一体成型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华文暄王建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盛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