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灵芝孢子粉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9152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灵芝孢子粉收集装置,主要涉及灵芝培育技术领域。新型灵芝孢子粉收集装置,包括菌包架、隔离装置,所述菌包架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内设置有若干网状线层,所述隔离装置套设在菌包架外部。所述隔离装置包括骨架,所述骨架两侧分别安装活动窗扇,所述骨架内底部安装活动下层框架,所述骨架、窗扇及下层框架中均固定设置网布,所述骨架一侧固定设置抽粉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灵芝孢子粉收集装置有益效果在于:能够保证灵芝处于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中,使灵芝出芝良好、喷粉量高、孢子粉收集效率高,破解灵芝孢子粉在空气中难收集、浪费严重的问题,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益。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灵芝孢子粉收集装置


[0001]本技术主要涉及灵芝培育
,具体是一种新型灵芝孢子粉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灵芝孢子是灵芝在生长成熟期,从灵芝菌褶中弹射出来的种子,灵芝孢子粉具有灵芝的许多遗传物质,其药用价值日益受到重视,研究发现灵芝孢子粉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保护肝损伤,辐射防护等作用。
[0003]灵芝出芝喷粉对于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尤其是反季节灵芝的培育,在灵芝最适宜的温度、湿度及氧含量的条件下灵芝才能够出芝并大量喷粉。灵芝孢子粉只有4~6微米,其含油量高且密度相对较小,经弹射释放出来后,散布于整个空间,非常难以收集,孢子粉如不能及时收集会飘落地面,且很快变质,造成浪费。目前用于灵芝孢子粉收集的方法,包括有套袋法,铺膜法,密室法和空气过滤法等。套袋法:针对单个栽培,当灵芝子实体开始弹粉时,用套袋将灵芝从柄部套起来,形成狭小的密闭空间,阻止灵芝孢子粉四处飘散,待弹粉结束后,再用毛刷逐个进行清扫收集。铺膜法:针对区域栽培,使灵芝子实体穿过一层薄膜生长,当灵芝子实体成熟开始弹粉时,再在其上盖一层薄膜,并将两层薄膜四周密封;待弹粉结束后,清扫薄膜上的灵芝孢子粉。密室法,当灵芝子实体开始弹粉时,将其放置在密闭洁净的用于收集孢子粉的房内,待弹粉结束后,再收集孢子粉。空气过滤法:在栽培区域内,用10米~15米的布袋,以吸风机做动力,将散布在空气中的灵芝孢子粉吸入布袋中,收集孢子粉。这些方法中,套袋法和铺膜法十分费工费时,只能应用于小规模农户范围内,其收集到的灵芝孢子粉不但含有大量的沙石、小虫,还会因为不及时处理而发霉变质,孢子粉品质得不到保证,且单独套袋容易导致空气流通不足、氧含量过低,进而影响灵芝喷粉。密室法只适用于瓶栽或袋栽,投资较大,且费工费时,适用范围不广泛,清理不及时也容易存在灰尘污染问题,无法应用于规模化、高产量的灵芝培育生产。
[0004]上述培育方法均是为了提高灵芝孢子粉的收集效率所常用的方式。目前,风机布袋法是在生产量大、追求效率的灵芝孢子粉生产企业中采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式,但这种方式还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为了满足灵芝培育的潮湿度要求,种植间内会设有空气加湿系统,雾化的水汽很难均匀的覆盖到所有的灵芝附近,且水汽容易在灵芝表面凝结,这不仅会导致喷粉量降低,而且可能会使灵芝发霉进而影响出芝喷粉;灵芝出芝喷粉后,孢子粉在重力及水汽的作用下,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灵芝孢子粉会落到地面上,造成浪费。上述问题一直是目前行业内制约灵芝孢子粉收集率的瓶颈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灵芝孢子粉收集装置,以解决目前行业内几乎所有高产量灵芝培育企业都面临的灵芝孢子粉收集率低的瓶颈问题。
[0006]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新型灵芝孢子粉收集装置,包括菌包架、隔离装置,所述菌包架包括支撑框架,所
述支撑框架内设置有若干网状线层,所述隔离装置套设在菌包架外部。所述隔离装置包括骨架,所述骨架两侧分别安装活动窗扇,所述骨架内底部安装活动下层框架,所述骨架、窗扇及下层框架中均固定设置网布,所述骨架一侧固定设置抽粉装置。
[0008]所述支撑框架结构包括底部横杆,所述底部横杆上固定焊接四个支撑竖杆,四个所述支撑竖杆顶部焊接顶杆,所述底部横杆、支撑竖杆及顶杆对称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支撑竖杆顶部及下部分别焊接有对应数量的支撑横杆。
[0009]所述骨架结构包括四个立杆,四个所述立杆中每两个相距较近的立杆顶部分别焊接短连接杆,四个所述立杆中每两个相距较远的立杆顶部和底部分别焊接长连接杆,四个所述立杆中每两个相距较近的立杆上部和底部分别焊接限位连接板,所述长连接杆上开设有滑槽,所述窗扇滑动安装在滑槽中。
[0010]每个所述短连接杆底部分别固定设置有两个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相对一侧分别设置有限位切角。
[0011]所述抽粉装置结构包括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固定连接在支撑框架上,所述风机组件外部固定连接输粉管,所述输粉管末端连接孢子粉过滤收集袋,所述抽粉装置在骨架一侧对称设置有两组。
[0012]位于底部的两个所述长连接杆相对的一侧分别焊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放置下层框架。
[0013]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成本低、使用便捷,非常适合在行业中推广使用;它能够保证灵芝能够处于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中,灵芝出芝良好喷粉量高,孢子粉收粉更为彻底,减少浪费,收粉更便捷更及时,防止孢子粉变质,有效提高灵芝孢子粉的收集效率,大幅降低灵芝孢子粉的浪费情况,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骨架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骨架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菌包架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技术菌包架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1]图7是本技术菌包架第三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2]图8是本技术菌包架第四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中所示标号:1、菌包架;2、隔离装置;11、支撑框架;12、网状线层;21、骨架;22、窗扇;23、下层框架;24、网布;25、抽粉装置;111、底部横杆;112、支撑竖杆;113、顶杆;114、支撑横杆;211、立杆;212、短连接杆;213、长连接杆;214、限位连接板;215、滑槽;216、限位块;217、限位切角;218、放置板;251、风机组件;252、输粉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
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0025]结合附图1

8,新型灵芝孢子粉收集装置,包括菌包架1、隔离装置2,所述隔离装置2套设在菌包架1外部,所述菌包架1包括支撑框架11,所述支撑框架11内设置有若干网状线层12,所述隔离装置2包括骨架21,所述骨架21两侧分别活动安装窗扇22,所述骨架21内底部活动安装下层框架23,所述骨架21、窗扇22及下层框架23中均固定设置网布24,所述骨架21一侧固定设置抽粉装置25;所述抽粉装置25设置在相对较高位置,较少孢子粉掉落,防止湿气下沉聚集凝结;所述菌包架1上若干网状线层12将主体区域分为两个对称的培养区,每个培养区内设置若干个灵芝坯料培养位置。
[0026]所述支撑框架11结构包括底部横杆111,所述底部横杆111上固定焊接四个支撑竖杆112,四个所述支撑竖杆112顶部焊接顶杆113,所述底部横杆1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灵芝孢子粉收集装置,包括菌包架(1)、隔离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装置(2)套设在菌包架(1)外部,所述菌包架(1)包括支撑框架(11),所述支撑框架(11)内设置有若干网状线层(12),所述隔离装置(2)包括骨架(21),所述骨架(21)两侧分别安装活动窗扇(22),所述骨架(21)内底部安装活动下层框架(23),所述骨架(21)、窗扇(22)及下层框架(23)中均固定设置网布(24),所述骨架(21)一侧固定设置抽粉装置(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灵芝孢子粉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1)结构包括底部横杆(111),所述底部横杆(111)上固定焊接四个支撑竖杆(112),四个所述支撑竖杆(112)顶部焊接顶杆(113),所述底部横杆(111)、支撑竖杆(112)及顶杆(113)对称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支撑竖杆(112)顶部及下部分别焊接有对应数量的支撑横杆(1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灵芝孢子粉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21)结构包括四个立杆(211),四个所述立杆(211)中每两个相距较近的立杆(211)顶部分别焊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辉冯福全李宝玲郭冠鑫南焕斌
申请(专利权)人:冠县汇芝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