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锚钉及连接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8191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骨锚钉及连接固定装置。连接固定装置包括缝合体和骨锚钉,缝合体穿过骨锚钉的中空结构并由梁结构进行支撑;骨锚钉包括可生物降解的钉主体,钉主体具有供缝合体穿过的中空结构以及支撑缝合体用的梁结构,中空结构沿钉主体的轴向延伸,梁结构设置于中空结构的内部和/或远端外侧,梁结构的安装方向与中空结构的延伸方向呈角度,梁结构中设置有加强筋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加强筋结构增强缝合体与可吸收钉主体的结合界面处的固定强度,并且在钉主体降解过程中,加强筋结构还可有效维持骨锚钉与缝合体之间的固定强度,有效降低缝合体从骨锚钉中脱出的风险。有效降低缝合体从骨锚钉中脱出的风险。有效降低缝合体从骨锚钉中脱出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锚钉及连接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增强固定强度的骨锚钉及连接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带线锚钉多用于骨骼与软组织之间的连接固定,使锚钉钉头植入骨面与骨骼形成锚固,尾端游离的高强度缝合线可以将肌腱、韧带等软组织重新缝合固定,使之重新固定在骨面上,提供简单且高效的解剖学复位。
[0003]带线锚钉外形小巧且易于放置,促进了从开放手术到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带线锚钉是运动医学骨科手术中常用的植入器械,按照材质可分为金属锚钉、PEEK带线锚钉和可吸收带线锚钉。第一代带线锚钉是金属器械,有着出色的固定性,但也存在着金属植入物在关节内松动、迁移、嵌顿以及干扰成像研究等问题。此外,如果需要翻修,金属植入物会干扰翻修手术。因此,开发了可生物吸收的材料来克服金属植入物的缺点,可吸收带线锚钉在开始阶段维持组织修复所需的固定强度,在组织完成修复后逐渐降解,直至完全吸收,从而避免或最小化了迁移或干扰翻修手术的问题。另外,可吸收带线锚钉通常是射线可透过的和非铁质的,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对成像研究的干扰。
[0004]固定性能是带线锚钉临床应用最重要的性能要求,锚钉的拔出会导致手术失败,其中,缝合线与锚钉相结合(受力接触)的界面处对锚钉的性能有着显著影响,尤其在可吸收带线锚钉中,随着锚钉快速降解,锚钉上与缝合线相结合部位的固定强度最为薄弱,容易导致缝合线过早地从锚钉中脱出,这是产品最容易失效的地方之一。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提高固定强度的骨锚钉及包含该骨锚钉的连接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可吸收带线锚钉存在的固定强度弱的问题。
[0005]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该申请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申请一般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骨锚钉及连接固定装置,能够增强可降解锚钉与缝合体的结合界面处的固定强度,防止缝合体过早地从锚钉上脱出,最终减小手术失败的风险。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骨锚钉,用于与缝合体相结合,其包括可生物降解的钉主体,所述钉主体具有供所述缝合体穿过的中空结构以及支撑所述缝合体用的梁结构,所述中空结构沿所述钉主体的轴向延伸,所述梁结构设置于所述中空结构的内部和/或远端外侧,所述梁结构的安装方向与所述中空结构的延伸方向呈角度,所述梁结构中设置有加强筋结构。
[0008]可选地,所述加强筋结构预置在所述梁结构中,所述钉主体和所述加强筋结构一
体注塑成型。
[0009]可选地,所述梁结构绕自身安装方向的周向面支撑所述缝合体,所述加强筋结构沿所述梁结构的安装方向延伸布置,并设置于远离所述梁结构的末端侧的位置。
[0010]可选地,所述加强筋结构全部嵌入在所述梁结构中,或者,所述加强筋结构沿所述梁结构的安装方向的两端延伸出所述钉主体的外壁并形成防松固定部。
[0011]可选地,所述防松固定部由所述加强筋结构沿所述梁结构的安装方向的两端打结形成,或者,所述防松固定部由所述加强筋结构沿所述梁结构的安装方向的两端打结后热固化形成,或者,所述防松固定部由所述加强筋结构沿所述梁结构的安装方向的两端热固化形成。
[0012]可选地,所述加强筋结构为柔性结构或刚性结构。
[0013]可选地,所述加强筋结构设有表面结构,所述表面结构能够增强所述加强筋结构与所述梁结构之间的结合力。
[0014]可选地,所述表面结构包括凸起和/或涂层。
[0015]可选地,所述加强筋结构为可生物降解结构,所述加强筋结构的降解速率小于所述钉主体的降解速率。
[0016]可选地,所述钉主体在所述中空结构的前端设置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与所述中空结构连通,所述梁结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所述梁结构沿自身安装方向的两端与所述容纳空间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梁结构绕自身安装方向的周向面支撑所述缝合体,所述梁结构的周向面与所述容纳空间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以穿过所述缝合体。
[0017]可选地,所述钉主体在所述容纳空间的壁面上开设有镂空,所述镂空对应于所述梁结构所处的位置,所述镂空的开设方向穿过所述梁结构的周向面。
[0018]可选地,所述梁结构全部设置在所述中空结构中,所述梁结构沿自身安装方向的两端与所述中空结构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梁结构绕自身安装方向的周向面支撑所述缝合体,所述梁结构的周向面与所述中空结构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以穿过所述缝合体。
[0019]可选地,所述骨锚钉为尖头结构或平头结构。
[002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连接固定装置,其包括缝合体以及任一项所述的骨锚钉,所述缝合体穿过所述骨锚钉的中空结构并由所述梁结构进行支撑。
[0021]可选地,所述缝合体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当所述缝合体的数量为多个时,所有所述缝合体同时穿过所述骨锚钉的中空结构并由所述梁结构进行支撑。
[0022]本技术提供的骨锚钉通过梁结构中的加强筋结构来增强缝合体与可吸收钉主体的结合界面处的固定强度,尤其随着钉主体的降解,加强筋结构还可有效维持骨锚钉与缝合体之间的固定强度,最终能够有效降低缝合体过早地从骨锚钉中脱出的风险,进而减小手术失败的风险。此外,这种加强筋的设计,不局限于在特定带线锚钉产品中使用,还能应用在其他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带线锚钉产品上,因此,适用范围更广,而且对已有带线锚钉产品的结构改动小,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
[0023]由于本技术提供的连接固定装置与本技术提供的骨锚钉属于同一技术构思,因此本技术提供的连接固定装置具有本技术提供的骨锚钉的所有优点,故在此不再对本技术提供的连接固定装置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一一进行赘述。
附图说明
[0024]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提供的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技术,而不对本技术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定。其中:
[0025]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一的骨锚钉的整体视图;
[0026]图2a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一的骨锚钉在梁结构正面的整体结构图;
[0027]图2b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一的骨锚钉在梁结构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8]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一的骨锚钉在梁结构侧面(即沿梁结构横向剖切)的剖面结构图;
[0029]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一的骨锚钉支撑固定缝合体时的轴向剖面图;
[0030]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二的骨锚钉的整体视图;
[0031]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二的骨锚钉在梁结构正面(即沿梁结构轴向剖切)的剖面结构图;
[0032]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二的骨锚钉在梁结构侧面的剖面结构图;
[0033]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三的骨锚钉的整体视图;
[0034]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三的骨锚钉在梁结构正面的剖面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锚钉,用于与缝合体相结合,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生物降解的钉主体,所述钉主体具有供所述缝合体穿过的中空结构以及支撑所述缝合体用的梁结构,所述中空结构沿所述钉主体的轴向延伸,所述梁结构设置于所述中空结构的内部和/或远端外侧,所述梁结构的安装方向与所述中空结构的延伸方向呈角度,所述梁结构中设置有加强筋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结构预置在所述梁结构中,所述钉主体和所述加强筋结构一体注塑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骨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梁结构绕自身安装方向的周向面支撑所述缝合体,所述加强筋结构沿所述梁结构的安装方向延伸布置,并设置于远离所述梁结构的末端侧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骨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结构全部嵌入在所述梁结构中,或者,所述加强筋结构沿所述梁结构的安装方向的两端延伸出所述钉主体的外壁并形成防松固定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骨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松固定部由所述加强筋结构沿所述梁结构的安装方向的两端打结形成,或者,所述防松固定部由所述加强筋结构沿所述梁结构的安装方向的两端打结后热固化形成,或者,所述防松固定部由所述加强筋结构沿所述梁结构的安装方向的两端热固化形成。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骨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结构为柔性结构或刚性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骨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结构设有表面结构,所述表面结构能够增强所述加强筋结构与所述梁结构之间的结合力。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骨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结构包括凸起和/或涂层。9.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莉蒋易良陈晓葛亮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竞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