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塑复合管用移动装置,涉及钢塑复合管移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移动装置不易抓取货物、移动距离短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板,底板上安装有竖板,竖板上固定安装有横向支撑板,横向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一对纵向支撑板,一对纵向支撑板的上部固定安装有一对机械臂,一对机械臂前端固定安装有一对液压缸,一对液压缸的伸缩端安装有一对抓取结构,底板的底部安装有移动装置,横向支撑板的中间安装有防护板,防护板的内部安装有防护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抓取结构能够更加稳固的管件进行抓取,同时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移动,使其既能够进行搬运,还能够对管件进行长距离转移。管件进行长距离转移。管件进行长距离转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塑复合管用移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钢塑复合管移动
,具体为一种钢塑复合管用移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钢塑复合管,钢塑复合压力管是以焊接钢管为中间层,内外层为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采用专用热熔胶,通过挤出成型方法复合成一体的管材,钢塑复合管一般用扩口连接和双热熔连接、螺纹连接、沟槽连接、法兰连接。公开号CN210048166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钢塑复合管装卸料装置,它包括设置有凹槽的工作台、第一气缸以及第二气缸,第一气缸安装在凹槽内,第一气缸连接有第一承物块,沿竖直方向运动,第二气缸安装在工作台上,第二气缸连接有第二承物块,沿水平方向运动,凹槽内还安装有第三气缸,第三气缸铰接有卸料杆,卸料杆的另一端与工作台铰接。但是此技术仅靠承物块凹槽来卡住管料,那么在上下料过程中,管料会容易发生偏移,不能保证其一直水平状态,使管料不易恰好卡在承物块上同位置凹槽内,同时较远距离的装卸会比较有难度,可能还需要二次搬运,很难适用于不同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塑复合管用移动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移动装置不易抓取货物、移动距离短等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钢塑复合管用移动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两侧固定安装有一对竖板,一对所述竖板上部固定安装有横向支撑板,所述横向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一对纵向支撑板,一对所述纵向支撑板的上部固定安装有一对机械臂,一对所述机械臂前端固定安装有一对液压缸,一对所述液压缸的伸缩端安装有一对抓取结构,所述横向支撑板的中间安装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内部安装有防护装置,所述底板内部安装有一对电动伸缩杆,一对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安装有延展平台,所述底板的底部安装有移动装置优选的。
[0005]优选的,所述抓取结构包含有含驱动杆、连杆箱和一对前夹,所述液压缸的伸缩端与所述驱动杆
‑
相连,所述驱动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垂直连杆,所述垂直连杆两端连接有一对第一连杆,一对所述第一连杆
‑
另一端连接有一对L型连杆,一对所述L型连杆另一端与一对所述前夹连接,所述连杆箱前端安装有一对第二连杆,一对所述第二连杆与一对所述前夹相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包含有包含两对防护杆,两对所述防护杆上开设有两对孔槽,两对所述孔槽上安装有一对紧固螺栓。
[0007]优选的,移动装置包含有一对梁和驱动电机,一对所述梁两端安装有一对轴,一对所述轴中的一个中间固定安装有第二锥形齿轮,一对所述轴的两端转动安装有两对轮胎,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底部,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和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相啮合。
[0008]优选的,所述延展平台前端固定安装有一对固定杆,一对所述固定杆内活动插装有一对第一延长杆,一对所述第一延长杆内活动插装有一对第二延长杆。
[0009]优选的,一对所述纵向支撑板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上。
[0010]优选的,所述连杆箱后端与所述机械臂前端固定连接。
[0011]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塑复合管用移动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钢塑复合管是圆柱体,在装卸过程中容易发生滚落而不易进行抓取,此技术的抓取结构会对管件进行准确的抓取,同时此技术底部安装有移动结构,无论是将近距离的装卸还是较远距离的转移都能够实现,大大节省了时间和人力,减轻了操作工人的工作压力,在防护板内还安装有防护装置,不用时还可以进行收缩,使用时进行延展,有效的防止了管件的掉落风险,在底板内部还安装有延展平台,可以增加此技术的使用面积,使一次性转运管件的数量大大增加,与此同时延展平台前端的延长杆有效的减小了管件向前滚落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所述一种钢塑复合管用移动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所述一种钢塑复合管用移动装置的左视结构局部剖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所述一种钢塑复合管用移动装置的移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底板;2、竖板;3、横向支撑板;4、纵向支撑板;5、防护板;5
‑
1、防护杆;5
‑
2、孔槽;5
‑
3、紧固螺栓;6、梁;7、轴;8、轮胎;9、驱动电机;10、第一锥形齿轮;11、第二锥形齿轮;12、机械臂;13、液压缸;13
‑
1、驱动杆;13
‑
2、垂直连杆;13
‑
3、第一连杆;13
‑
4、L型连杆;13
‑
5、连杆箱;13
‑
6、第二连杆;13
‑
7、前夹;14、电动伸缩杆;15、延展平台;16、固定杆;17、第一延长杆;18、第二延长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
‑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钢塑复合管用移动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两侧固定安装有一对竖板2,一对所述竖板2上部固定安装有横向支撑板3,所述横向支撑板3上固定安装有一对纵向支撑板4,一对所述纵向支撑板4的上部固定安装有一对机械臂12,一对所述机械臂12前端固定安装有一对液压缸13,一对所述液压缸13的伸缩端安装有一对抓取结构,可以对管件进行准确水位抓取,不易掉落,所述横向支撑板3的中间安装有防护板5,所述防护板5的内部安装有防护装置,有效的减少了管件掉落的风险,所述底板1内部安装有一对电动伸缩杆14,一对电动伸缩杆14的伸缩端安装有延展平台15,有效的增加了底板面积,使工作面积增大,所述底板1的底部安装有移动装置,能够对管件进行长距离搬运。
[0019]进一步的,所述抓取结构包含有含驱动杆13
‑
1、连杆箱13
‑
5和一对前夹13
‑
7,所述液压缸13的伸缩端与所述驱动杆13
‑
1相连,所述驱动杆13
‑
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垂直连杆
13
‑
2,所述垂直连杆13
‑
2两端连接有一对第一连杆13
‑
3,一对所述第一连杆13
‑
3另一端连接有一对L型连杆13
‑
4,一对所述L型连杆13
‑
4另一端与一对所述前夹13
‑
7连接,所述连杆箱13
‑
5前端安装有一对第二连杆13
‑
6,一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塑复合管用移动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两侧固定安装有一对竖板(2),一对所述竖板(2)上部固定安装有横向支撑板(3),所述横向支撑板(3)上固定安装有一对纵向支撑板(4),一对所述纵向支撑板(4)的上部固定安装有一对机械臂(12),一对所述机械臂(12)前端固定安装有一对液压缸(13),一对所述液压缸(13)的伸缩端安装有一对抓取结构,所述横向支撑板(3)的中间安装有防护板(5),所述防护板(5)的内部安装有防护装置,所述底板(1)内部安装有一对电动伸缩杆(14),一对电动伸缩杆(14)的伸缩端安装有延展平台(15),所述底板(1)的底部安装有移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塑复合管用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结构包含有含驱动杆(13
‑
1)、连杆箱(13
‑
5)和一对前夹(13
‑
7),所述液压缸(13)的伸缩端与所述驱动杆(13
‑
1)相连,所述驱动杆(13
‑
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垂直连杆(13
‑
2),所述垂直连杆(13
‑
2)两端连接有一对第一连杆(13
‑
3),一对所述第一连杆(13
‑
3)另一端连接有一对L型连杆(13
‑
4),一对所述L型连杆(13
‑
4)另一端与一对所述前夹(13
‑
7)连接,所述连杆箱(13
‑
5)前端安装有一对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超,牛力,魏明海,马跃,
申请(专利权)人:海城辽河大型钢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