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冷却水塔除雾机构及可调节冷却水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7967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冷却水塔除雾机构及可调节冷却水塔,涉及冷却水塔技术领域,包括承载组件,当带有水分的气体从下塔体进入上塔体的内部时,通过在三角支架内部填充的除雾海绵,可以对气体中含有的水分进行初步的吸附过滤处理,被吸收的大量水汽在除雾海绵的作用下汇聚在一起,配合在三角支架一端加装的导流球块,可以将除雾海绵内部汇聚的液态水导流滴入下塔体的内部,当含有少量水分的气体透过第二除雾部件进入第一除雾部件的内部时,通过在若干组环形板架内部分别铺设的除雾丝网,可以对带有少量水分的气体进行多层次的吸附过滤处理,能够将气体中携带的水汽充分的吸收掉,从而可以避免冷取水塔内部水分在散热工作中出现流失的情况。作中出现流失的情况。作中出现流失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冷却水塔除雾机构及可调节冷却水塔


[0001]本技术涉及冷却水塔
,特别是一种可调节冷却水塔除雾机构及可调节冷却水塔。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冷却水塔的常规运行中,水塔内部的循环水在每一次循环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蒸发损失和携带损失,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更需要频繁的对冷却水塔进行补水。同时,随着季节、温度和空气湿度的影响,冷却水塔的效率在一整个工业周期内波动,这也对工业生产产生一定的掣肘。
[0003]因此,如何对现有的冷却水塔进行改良,减少其换热过程中的水损失,以及如何稳定水冷效率已成为本领域技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一种可调节冷却水塔除雾机构及可调节冷却水塔。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05]鉴于上述或现有技术中的冷取水塔在运行的过程中,塔底的循环水存在蒸发损失和携带损失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0006]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冷却水塔除雾机构。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冷却水塔除雾机构,包括,
[0008]承载组件,包括上塔体以及安装在上塔体底部的下塔体;
[0009]除雾组件,所述除雾组件位于上塔体与下塔体之间,所述除雾组件包括圆柱壳体,所述圆柱壳体的内部安装有若干组第一除雾部件,所述圆柱壳体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二除雾部件。
[0010]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本方案中的除雾组件由第一除雾部件和第二除雾部件组成,当带有水分的气体从下塔体进入上塔体的内部时,通过在三角支架内部填充的除雾海绵,可以对气体中含有的水分进行初步的吸附过滤处理,被吸收的大量水汽在除雾海绵的作用下汇聚在一起,配合在三角支架一端加装的导流球块,可以将除雾海绵内部汇聚的液态水导流滴入下塔体的内部,当含有少量水分的气体透过第二除雾部件进入第一除雾部件的内部时,通过在若干组环形板架内部分别铺设的除雾丝网,可以对带有少量水分的气体进行多层次的吸附过滤处理,能够将气体中携带的水汽充分的吸收掉,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承载组件内部的水分在散热工作中出现流失的情况。
[0011]作为本技术可调节冷却水塔除雾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上塔体包
括第一塔身,所述第一塔身的内部安装有两组散热板件。
[0012]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本方案通过在第一塔身内部加装的两组散热板件,用于驱动电机和叶片支撑安装的同时,还可以将承载组件内部的气体向外排出。
[0013]作为本技术可调节冷却水塔除雾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散热板件包括安装在第一塔身内壁四周的两组固定架,两组所述固定架的中部均设置有透气金属架,两组所述透气金属架的中部均安装有轴承座。
[0014]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本方案通过在两组固定架中部分别加装的透气金属架,用于承载组件向外排气的作用。
[0015]作为本技术可调节冷却水塔除雾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两组所述轴承座之间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四周外侧安装有若干组叶片。
[0016]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本方案通过驱动电机和叶片结构,该驱动电机的功率可调,可以根据承载组件排汽情况调节上塔体内部的对流速率,从而可以适应不同的作业需求。
[0017]作为本技术可调节冷却水塔除雾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下塔体包括第二塔身,所述第二塔身的顶部四周与第一塔身的底部四周均设置有连接插环,所述连接插环的四周外侧均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连接插环的一端还铺设有密封胶条。
[0018]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本方案通过在第二塔身顶部四周与第一塔身底部四周分别加装的连接插环,可以将除雾组件限位连接在第二塔身的顶部与第一塔身的底部之间,配合在连接插环一端铺设的密封胶条,还可以有效的提升三组之间连接的密封性。
[0019]作为本技术可调节冷却水塔除雾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圆柱壳体的四周外侧开设有若干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与第一固定孔构造相同,所述圆柱壳体的两端四周均开设有环形插槽,所述环形插槽与连接插环结构相匹配,所述圆柱壳体的中部还贯穿开设有除雾空腔。
[0020]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本方案通过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结构,可以对限位连接在第二塔身顶部与第一塔身底部之间的除雾组件起到连接固定的作用。
[0021]作为本技术可调节冷却水塔除雾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除雾空腔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插接槽。所述除雾空腔的内壁四周还开设有若干组限位槽。
[0022]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本方案通过在除雾空腔内壁开设的插接槽和限位槽,可以将若干组第一除雾部件限位连接在除雾空腔的内部。
[0023]作为本技术可调节冷却水塔除雾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除雾部件包括环形板架,所述环形板架的两侧均安装有插接块,所述插接块与限位槽、插接槽结构相匹配,所述环形板架的内部铺设有除雾丝网。
[0024]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因插接块与限位槽、插接槽结构相匹配,可以将若干组第一除雾部件限位安装在除雾空腔的内部,除雾组件还可以使用情况对第一除雾部件进行拆装连接和维修更换操作。
[0025]作为本技术可调节冷却水塔除雾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除雾部件包括三角支架,所述三角支架的一端安装有导流球块,所述三角支架的内部还填充有除雾海绵。
[0026]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本方案通过在三角支架内部填充的除雾海绵,可以对气体中含有的水分进行初步的吸附过滤处理,配合在三角支架一端加装的导流球块,还可以将除
雾海绵内部汇聚的液态水导流滴入下塔体的内部。
[0027]本技术的可调节冷却水塔除雾机构有益效果:本方案中的除雾组件由第一除雾部件和第二除雾部件组成,当带有水分的气体从下塔体进入上塔体的内部时,通过在三角支架内部填充的除雾海绵,可以对气体中含有的水分进行初步的吸附过滤处理,被吸收的大量水汽在除雾海绵的作用下汇聚在一起,配合在三角支架一端加装的导流球块,可以将除雾海绵内部汇聚的液态水导流滴入下塔体的内部,当含有少量水分的气体透过第二除雾部件进入第一除雾部件的内部时,通过在若干组环形板架内部分别铺设的除雾丝网,可以对带有少量水分的气体进行多层次的吸附过滤处理,能够将气体中携带的水汽充分的吸收掉,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承载组件内部的水分在散热工作中出现流失的情况。
[0028]鉴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冷取水塔在运行的过程中,塔底的循环水存在蒸发损失和携带损失的问题。
[002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冷却水塔除雾装置包括可调节冷却水塔除雾机构,以及,
[0030]太阳能组件,所述太阳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冷却水塔除雾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组件(100),包括上塔体(101),以及设置于所述上塔体(101)底部的下塔体(102);除雾组件(200),包括圆柱壳体(201)、设置于所述圆柱壳体(201)内部的第一除雾部件(202),以及设置于所述圆柱壳体(201)底部的第二除雾部件(203);所述除雾组件(200)位于上塔体(101)与下塔体(102)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冷却水塔除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塔体(101)包括第一塔身(101a),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塔身(101a)的内部安装两组的散热板件(101b)。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冷却水塔除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件(101b),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塔身(101a)内壁四周的两组固定架(101b

1),设置于两组所述固定架(101b

1)的中部的透气金属架(101b

2),以及设置于两组所述透气金属架(101b

2)的中部的轴承座(101b

3)。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冷却水塔除雾机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轴承座(101b

3)之间安装有驱动电机(101b

3a),所述驱动电机(101b

3a)的四周外侧安装有若干组叶片(101b

3b)。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冷却水塔除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塔体(102)包括第二塔身(102a),所述第二塔身(102a)的顶部四周与第一塔身(101a)的底部四周均设置有连接插环(102b),所述连接插环(102b)的四周外侧均开设有第一固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锦俊邱佰顺韩钟钟潘友国盛伟斌李朋郑书明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浙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长兴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