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废气除尘吸附技术领域,一体式喷淋吸附装置,包括水旋塔本体、喷淋组件、除雾组件、过滤组件和吸附组件,水旋塔本体的下部设置有进风口;水旋塔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水旋塔本体内的底部设置有水槽;水旋塔本体内位于水槽上方设置有水旋筒;喷淋组件用于供应水旋筒所需的水体;除雾组件用于进行除雾;过滤组件用于过滤掉残余的粉尘颗粒;吸附组件用于吸附过滤掉气体中所含的废气成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通过将水旋塔本体、喷淋组件、除雾组件、过滤组件和吸附组件整合在一起,利用其高整合性,减少设备占地面积,缓解场地压力,同时也进一步提升对废气除尘吸附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式喷淋吸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气除尘吸附
,尤其涉及一体式喷淋吸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旋塔是根据动力技术原理设计而成,主要针对粘性类粉尘、油性粉尘工业废气预处理、纤维类粉尘等干式除尘设备无法处理的工况而开发的一款全新湿式高效环保废气净化设备。采用先进的漆雾分离技术、匠心的净化方式,多级连续的净化过程决定着净化效率,净化率高达95%以上。水旋塔产品筒单实用、维护方便、用途广泛,适用于各工业领域的废气粉尘净化处理(特别适合如:喷漆废气漆雾处理,打磨抛光粉尘处理等)。
[0003]吸附法主要适用于低浓度气态污染物的净化,对于高浓度的有机气体,通常需要首先经过冷凝等工艺将浓度降低后再进行吸附净化。吸附技术是最为经典和常用的气体净化技术,也是目前工业VOCS治理的主流技术之一。吸附法的关键技术是吸附剂、吸附设备和工艺、再生介质、后治理工艺等。
[0004]现有的常规水旋塔、喷淋、过滤、吸附等设备相对独立设置,从而造成整合性低以及占地面积较大的问题,并且在过滤装置中现有的高效过滤器拆装更换比较麻烦,同时高效过滤器中的过滤板无法承受过大的风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是常规水旋塔、吸附床等设备相对独立所造成的占地大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将水旋塔、喷淋组件、除雾组件、过滤组件及吸附组件整合到一起,利用其高整合性,减少设备占地面积,实现缓解场地压力以及提升废气除尘吸附效果,并且方便过滤组件拆装以及确保过滤组件稳定性的一体式喷淋吸附装置。
[0006]为本技术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7]一体式喷淋吸附装置,包括水旋塔本体、喷淋组件、除雾组件、过滤组件和吸附组件,所述水旋塔本体的下部设置有进风口;水旋塔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水旋塔本体内的底部设置有水槽;水旋塔本体内位于水槽上方设置有水旋筒;所述喷淋组件设置在水旋塔本体内,且位于水旋筒上方,喷淋组件用于供应水旋筒所需的水体;所述除雾组件设置在水旋塔本体内,且位于喷淋组件上方,除雾组件用于进行除雾;所述过滤组件设置在水旋塔本体内,且位于除雾组件上方,过滤组件用于过滤掉残余的粉尘颗粒;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多个呈水平等间隔设置的高效过滤板模块;每个高效过滤板模块包括高效过滤架和V型耐水型玻纤过滤板;所述高效过滤架放置在水旋塔本体内;V型耐水型玻纤过滤板包括多块V型板,多块所述V型板呈水平并列设置在高效过滤架内;所述高效过滤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压紧所述V型耐水型玻纤过滤板的过滤压板;所述高效过滤架的两侧设置有斜槽;所述过滤压板的两侧设置连接杆;两侧连接杆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侧的斜槽;所述吸附组件设置在水旋塔本体内,且位于过滤组件上方,吸附组件用于吸附过滤掉气体中所含的废气成分。通过将水旋塔本体、喷淋组件、除雾组件、过滤组件和吸附组件整合在一起,利用其高整合性,减少设
备占地面积,缓解场地压力,同时也进一步提升对废气除尘吸附的效果。通过高效过滤架限位在水旋塔本体内支架上,并且以模块化盒装设计,整体拆装更换便捷,同时通过V型耐水型玻纤过滤板能充分够过滤掉残余的粉尘颗粒,同时也不易受水汽的影响。通过过滤压板滑动连接在斜槽上,确保满足大风量,同时确保V型耐水型玻纤过滤板密封性以及装卸便捷。
[0008]作为优选,所述喷淋组件包括喷淋泵、喷淋管和多个螺旋喷淋头;所述喷淋泵设置水旋塔本体的下部;喷淋管呈水平设置在水旋塔本体内,且喷淋泵与喷淋管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多个所述螺旋喷淋头等间隔排列设置在喷淋管下部。通过喷淋泵将清洗液供应给喷淋管,从而使每个螺旋喷淋头向下喷出清洗液,进而将水供应给水旋筒使用,并且也能对水旋塔本体内的水旋筒进行清洗,确保水旋筒的清洁度,使杂物落入至水槽内。
[0009]作为优选,所述除雾组件包括多个除雾盒;多个所述除雾盒放置在水旋塔本体内;且多个所述除雾盒呈水平间隔排列设置;每个所述除雾盒内装有若干除雾填料球。通过除雾盒限位在在水旋塔本体的支架上,并且以模块化盒装设计,整体拆装更换便捷,同时通过除雾填料球能够起到较好的除雾效果,同时整体更换清洗更加便捷简单,减少人力消耗。
[0010]作为优选,所述吸附组件包括多个呈水平等间隔设置的吸附盒;所述每个吸附盒放置在水旋塔本体内;每个吸附盒内放置有蜂窝活性炭。通过吸附盒以模块化盒装设计,整体拆装更换便捷,同时通过蜂窝活性炭具有良好的耐酸碱和耐温型,化学稳定性较高,达到能源消耗低,应用起来比较经济的效果。
[0011]作为优选,所述水槽处设置有出水口。通过出水口便于将废水排出。
[0012]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优点是通过将水旋塔本体、喷淋组件、除雾组件、过滤组件和吸附组件整合在一起,利用其高整合性,减少设备占地面积,缓解场地压力,同时也进一步提升对废气除尘吸附的效果。并且过滤组件能够确保满足大风量,同时还能确保V型耐水型玻纤过滤板密封性以及装卸便捷。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一体式喷淋吸附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一体式喷淋吸附装置的侧视图。
[0015]图3是本技术中过滤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水旋塔本体;101、进风口;102、出风口;103、出水口;11、水槽;12、水旋筒;2、喷淋组件;21、喷淋泵;22、喷淋管;23、螺旋喷淋头;24、连接管;3、喷淋组件;31、除雾盒;32、除雾填料球;4、过滤组件;41、高效过滤架;42、V型耐水型玻纤过滤板;43、过滤压板;44、斜槽;45、连接杆;5、吸附组件;51、吸附盒;52、蜂窝活性炭。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18]如图1至图3所示,一体式喷淋吸附装置,包括水旋塔本体1、喷淋组件2、除雾组件3、过滤组件4和吸附组件5,水旋塔本体1的下部设置有进风口101;水旋塔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102;水旋塔本体1内的底部设置有水槽11;水旋塔本体1内位于水槽11上方设置有
水旋筒12;喷淋组件2设置在水旋塔本体1内,且位于水旋筒12上方,喷淋组件2用于供应水旋筒12所需的水体;除雾组件3设置在水旋塔本体1内,且位于喷淋组件2上方,除雾组件3用于进行除雾;过滤组件4设置在水旋塔本体1内,且位于除雾组件3上方,过滤组件4用于过滤掉残余的粉尘颗粒;吸附组件5设置在水旋塔本体1内,且位于过滤组件4上方,吸附组件5用于吸附过滤掉气体中所含的废气成分。通过将水旋塔本体1、喷淋组件2、除雾组件3、过滤组件4和吸附组件5整合在一起,利用其高整合性,减少设备占地面积,缓解场地压力,同时也进一步提升对废气除尘吸附的效果。
[0019]如图1所示,喷淋组件2包括喷淋泵21、喷淋管22和多个螺旋喷淋头23;喷淋泵21设置水旋塔本体1的下部;喷淋管22呈水平设置在水旋塔本体1内,且喷淋泵21与喷淋管22之间通过连接管24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式喷淋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旋塔本体(1)、喷淋组件(2)、除雾组件(3)、过滤组件(4)和吸附组件(5),所述水旋塔本体(1)的下部设置有进风口(101);水旋塔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102);水旋塔本体(1)内的底部设置有水槽(11);水旋塔本体(1)内位于水槽(11)上方设置有水旋筒(12);所述喷淋组件(2)设置在水旋塔本体(1)内,且位于水旋筒(12)上方,喷淋组件(2)用于供应水旋筒(12)所需的水体;所述除雾组件(3)设置在水旋塔本体(1)内,且位于喷淋组件(2)上方,除雾组件(3)用于进行除雾;所述过滤组件(4)设置在水旋塔本体(1)内,且位于除雾组件(3)上方,过滤组件(4)用于过滤掉残余的粉尘颗粒;所述过滤组件(4)包括多个呈水平等间隔设置的高效过滤板模块;每个高效过滤板模块包括高效过滤架(41)和V型耐水型玻纤过滤板(42);所述高效过滤架(41)放置在水旋塔本体(1)内;V型耐水型玻纤过滤板(42)包括多块V型板,多块所述V型板呈水平并列设置在高效过滤架(41)内;所述高效过滤架(41)上还设置有用于压紧所述V型耐水型玻纤过滤板(42)的过滤压板(43);所述高效过滤架(41)的两侧设置有斜槽(44);所述过滤压板(43)的两侧设置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克杭,麻宇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天秦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