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程结构抗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压粘弹性阻尼器;包括缸体,缸体内设置隔板,将缸体内部分隔成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内分别设有弹簧组件和介质;第一容纳空间内设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带动第一活塞在第一容纳空间内往复运动;第二容纳空间内设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带动第二活塞在第二容纳空间内往复运动,使得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可以独立往复运动,无论是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连接的建筑物是同向晃动还是反向晃动,都可起到减震的效果,同时,弹簧组件使得震后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可以自恢复,增加了适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压粘弹性阻尼器
[0001]本技术涉及工程结构抗震
,尤其涉及一种预压粘弹性阻尼器。
技术介绍
[0002]粘弹性阻尼器一般由缸体、活塞、活塞杆、介质、销头等部分组成,活塞可以在油缸内作往复运动,活塞上设有阻尼结构,油缸内装满流体阻尼介质,当外部激励(地震或风振)传递到结构中时,结构产生变形并带动阻尼器运动。在活塞两端形成压力差,介质从阻尼结构中通过,从而产生阻尼力并实现能量转化(机械能转化为热能),达到减小结构振动反应的目的,粘弹性阻尼器广泛用于建筑桥梁等领域抗震。
[0003]现有的粘弹性阻尼器是一根活塞杆在缸体内运动,所以一端活塞杆伸长,另一端的活塞杆必然缩短,但是当活塞两端连接两桥墩向相反的两个方向晃动时,由于两端活塞不可以单独运动,且现有的粘弹性阻尼器震后无法自恢复,使用不便,不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
[0004]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技术的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压粘弹性阻尼器,从而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压粘弹性阻尼器,包括:
[0007]缸体,所述缸体内设置隔板,将所述缸体内部分隔成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内分别设有弹簧组件和介质;
[0008]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设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带动所述第一活塞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往复运动;
[0009]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设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带动所述第二活塞在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往复运动;
[0010]所述弹簧组件用于提供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震后自恢复的弹力。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杆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连接杆套设有第二弹簧,且所述第一弹簧设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二弹簧设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隔板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隔板之间设有第二弹簧。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簧内部设有第一导向套,所述第二弹簧内部设有第二导向套。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活塞上设有若干第一节流孔,所述第二活塞上设有若干第二节流孔。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容纳空间远离所述隔板的一端设有第一端盖,所述第二容纳空间远离所述隔板的一端设有第二端盖。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盖向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一侧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端盖向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一侧设有第二密封圈。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盖远离所述第一密封圈的一侧设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二端盖远离所述第二密封圈的一侧设有第四密封圈。
[00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和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对称设置。
[001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和所述第二容纳空间非对称设置。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设置缸体,缸体内设置隔板,将缸体内部分隔成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内分别设有弹簧组件和介质;第一容纳空间内设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带动第一活塞在第一容纳空间内往复运动;第二容纳空间内设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带动第二活塞在第二容纳空间内往复运动,使得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可以独立往复运动,无论是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连接的建筑物是同向晃动还是反向晃动,都可起到减震的效果,同时,弹簧组件使得震后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可以自恢复,增加了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1、缸体;11、第一容纳空间;12、第二容纳空间;13、隔板;14、第一端盖;15、第二端盖;16、第一密封圈;17、第二密封圈;18、第三密封圈;19、第四密封圈;2、介质;31、第一活塞;311、第一节流孔;32、第二活塞;321、第二节流孔;41、第一连接杆;42、第二连接杆;51、第一弹簧;52、第二弹簧;61、第一导向套;62、第二导向套;71、第一固定座;72、第二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属于“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
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1所示:一种预压粘弹性阻尼器,包括:
[0030]缸体1,缸体1内设置隔板13,将缸体1内部分隔成第一容纳空间11和第二容纳空间12,第一容纳空间11和第二容纳空间12内分别设有弹簧组件和介质2;
[0031]第一容纳空间11内设有第一活塞31,第一活塞31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杆41,第一连接杆41带动第一活塞31在第一容纳空间11内往复运动;
[0032]第二容纳空间12内设有第二活塞32,第二活塞32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杆42,第二连接杆42带动第二活塞32在第二容纳空间12内往复运动。
[0033]通过设置缸体1,缸体1内设置隔板13,将缸体1内部分隔成第一容纳空间11和第二容纳空间12,第一容纳空间11和第二容纳空间12内分别设有弹簧组件和介质2;第一容纳空间11内设有第一活塞31,第一活塞31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杆41,第一连接杆41带动第一活塞31在第一容纳空间11内往复运动;第二容纳空间12内设有第二活塞32,第二活塞32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杆42,第二连接杆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压粘弹性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所述缸体内设置隔板,将所述缸体内部分隔成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内分别设有弹簧组件和介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设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带动所述第一活塞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往复运动;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设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带动所述第二活塞在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往复运动;所述弹簧组件用于提供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震后自恢复的弹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压粘弹性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连接杆套设有第二弹簧,且所述第一弹簧设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二弹簧设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压粘弹性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隔板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隔板之间设有第二弹簧。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预压粘弹性阻尼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敏,杨力,陈嫄嫄,游文宇,王燕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容大减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