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弧面型除锈钢丝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7717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弧面型除锈钢丝刷,包括主体、弧形钢刷机构和夹层耐磨机构,所述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弧形钢刷机构,且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夹层耐磨机构,所述弧形钢刷机构包括弧形搭载板、插板架、插合桩、螺丝和钢刷,且弧形搭载板的背面设置有插板架,所述插板架的两端分布有插合桩,且插合桩的两侧设置有螺丝。该弧面型除锈钢丝刷,整体呈弧形设计,在使用此钢丝刷进行中厚板内壁的除锈时,可通过弧形搭载板表面排列的钢丝形成中间高两边低的弧形结构,且刷子前端设计为对应的弧形结构,可为钢丝除锈提供均匀的受力,如钢刷出现磨损,也可以通过卡合的插板架拔出对弧形搭载板替换,从而便于继续使用,节省整体替换耗材。节省整体替换耗材。节省整体替换耗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弧面型除锈钢丝刷


[0001]本技术涉及中厚板焊接除锈辅助
,具体为一种弧面型除锈钢丝刷。

技术介绍

[0002]工程中常用的一类厚度远小于平面尺寸的板件。厚度一般在60

100mm左右的钢板,称为中厚板,而中厚板主要应用于建筑工程、机械制造、容器制造、造船、桥梁建造等。还可以用来制造各种容器、炉壳、炉板、桥梁及汽车静钢钢板、低合金钢钢板、造船钢板、锅炉钢板、压力容器钢板、花纹钢板、汽车大梁钢板、拖拉机某些零件及焊接构件等,而应用于风力设备如风电塔筒等结构中也较为常见。
[0003]现有中厚板在焊接使用中,由于中厚板在使用前的储备中容易产生表面锈蚀现象,在进行焊接应用前,需要通过工具对中厚板的局部位置进行除锈,而由于应用于风力塔筒的中厚板结构多为弧形设计,传统的除锈钢刷其表面多为直线设计,在面对弧形中厚板的内壁除锈时,无法作用有效除锈,效率低且除锈效果也不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弧面型除锈钢丝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弧面型除锈钢丝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弧面型除锈钢丝刷,包括主体、弧形钢刷机构和夹层耐磨机构,所述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弧形钢刷机构,且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夹层耐磨机构,所述弧形钢刷机构包括弧形搭载板、插板架、插合桩、螺丝和钢刷,且弧形搭载板的背面设置有插板架,所述插板架的两端分布有插合桩,且插合桩的两侧设置有螺丝,所述弧形搭载板的另一侧设置有钢刷。
[0006]进一步的,所述钢刷沿着弧形搭载板一侧外壁等距分布,且弧形搭载板弧度与主体一侧相匹配。
[0007]进一步的,所述插合桩通过螺丝与主体构成可拆卸结构,且弧形搭载板通过插合桩与主体相卡合。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包括钢刷架、衔接板、把手、防滑套和指槽,且钢刷架的一侧设置有衔接板,所述衔接板的一侧设置有把手,且把手的四周设置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的四周开设有指槽。
[0009]进一步的,所述衔接板嵌入于钢刷架一侧外壁,且把手与衔接板之间为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防滑套沿着把手一端四周均匀分布,且指槽沿着防滑套外壁四周等距开设。
[0011]进一步的,所述夹层耐磨机构包括内夹层、外夹层和喷涂层,且内夹层的外壁贴合有外夹层,所述外夹层的一侧设置有喷涂层。
[0012]进一步的,所述内夹层和外夹层与主体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喷涂层沿着外夹层一
侧外壁均匀分布。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弧面型除锈钢丝刷,整体呈弧形设计,在使用此钢丝刷进行中厚板内壁的除锈时,可通过弧形搭载板表面排列的钢丝形成中间高两边低的弧形结构,且刷子前端设计为对应的弧形结构,可为钢丝除锈提供均匀的受力,如钢刷出现磨损,也可以通过卡合的插板架拔出对弧形搭载板替换,从而便于继续使用,节省整体替换耗材。
[0014]由于把手表面设置有防滑套,再配合防滑套表面开设的指槽设计,可将握持力度和稳定性进一步提升,从而保持良好的除锈过程,提升除锈效率和操作稳定性,避免操作过程脱手和作业人员不便于施力等情况。
[0015]此刷子整体材质采用氟塑料材质制作,通过内嵌金属材质的内夹层,保持内部结构加强,从而更便于长期使用和耐磨,再通过在外壁喷涂漆面形成刷子,便于识别和使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弧形钢刷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夹层耐磨机构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主体;101、钢刷架;102、衔接板;103、把手;104、防滑套;105、指槽;2、弧形钢刷机构;201、弧形搭载板;202、插板架;203、插合桩;204、螺丝;205、钢刷;3、夹层耐磨机构;301、内夹层;302、外夹层;303、喷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所示,一种弧面型除锈钢丝刷,包括:主体1;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弧形钢刷机构2,且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夹层耐磨机构3,主体1包括钢刷架101、衔接板102、把手103、防滑套104和指槽105,且钢刷架101的一侧设置有衔接板102,衔接板102的一侧设置有把手103,且把手103的四周设置有防滑套104,防滑套104的四周开设有指槽105,衔接板102嵌入于钢刷架101一侧外壁,且把手103与衔接板102之间为固定连接,防滑套104沿着把手103一端四周均匀分布,且指槽105沿着防滑套104外壁四周等距开设,在此钢丝刷在进行中厚板的弧形内壁除锈时,使用者可先握持把手103,通过把手103与衔接板102的相连接固定,且衔接板102嵌入钢刷架101内,可进行稳定的握持使用,在使用者使用此钢刷进行刷洗除锈时,由于把手103表面设置有防滑套104,再配合防滑套104表面开设的指槽105设计,可将握持力度和稳定性进一步提升,从而保持良好的除锈过程,提升除锈效率和操作稳定性,避免操作过程脱手和作业人员不便于施力等情况。
[0021]如图2所示,一种弧面型除锈钢丝刷,弧形钢刷机构2包括弧形搭载板201、插板架202、插合桩203、螺丝204和钢刷205,且弧形搭载板201的背面设置有插板架202,插板架202的两端分布有插合桩203,且插合桩203的两侧设置有螺丝204,弧形搭载板201的另一侧设置有钢刷205,钢刷205沿着弧形搭载板201一侧外壁等距分布,且弧形搭载板201弧度与主体1一侧相匹配,插合桩203通过螺丝204与主体1构成可拆卸结构,且弧形搭载板201通过插合桩203与主体1相卡合,此弧形搭载板201整体呈弧形设计,在使用此钢丝刷进行中厚板内壁的除锈时,可通过弧形搭载板201表面排列的钢丝形成中间高两边低的弧形结构,且刷子
前端设计为对应的弧形结构,可为钢丝除锈提供均匀的受力,使用时,通过此弧形的弧形搭载板201表面的钢刷205贴合中厚板内壁,从而有效的进行刷洗除锈过程,当使用一定时间后,如钢刷205出现磨损,也可以通过拧开此钢丝刷两侧的螺丝204,从而将卡合的插板架202拔出对弧形搭载板201替换,从而便于继续使用,节省整体替换耗材。
[0022]如图3所示,一种弧面型除锈钢丝刷,夹层耐磨机构3包括内夹层301、外夹层302和喷涂层303,且内夹层301的外壁贴合有外夹层302,外夹层302的一侧设置有喷涂层303,内夹层301和外夹层302与主体1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喷涂层303沿着外夹层302一侧外壁均匀分布,此刷子整体材质采用氟塑料材质制作,通过内嵌金属材质的内夹层301,保持内部结构加强,从而更便于长期使用和耐磨,再通过在外壁喷涂漆面形成刷子,便于识别和使用。
[0023]综上,该弧面型除锈钢丝刷在使用时,首先在此钢丝刷在进行中厚板的弧形内壁除锈时,使用者可先握持把手103,通过把手103与衔接板102的相连接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弧面型除锈钢丝刷,包括主体(1)、弧形钢刷机构(2)和夹层耐磨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弧形钢刷机构(2),且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夹层耐磨机构(3),所述弧形钢刷机构(2)包括弧形搭载板(201)、插板架(202)、插合桩(203)、螺丝(204)和钢刷(205),且弧形搭载板(201)的背面设置有插板架(202),所述插板架(202)的两端分布有插合桩(203),且插合桩(203)的两侧设置有螺丝(204),所述弧形搭载板(201)的另一侧设置有钢刷(2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弧面型除锈钢丝刷,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刷(205)沿着弧形搭载板(201)一侧外壁等距分布,且弧形搭载板(201)弧度与主体(1)一侧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弧面型除锈钢丝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合桩(203)通过螺丝(204)与主体(1)构成可拆卸结构,且弧形搭载板(201)通过插合桩(203)与主体(1)相卡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弧面型除锈钢丝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包括钢刷架(101)、衔接板(102)、把手(1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泽东车金星许成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力风电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