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距离小坡角气扰气升模拟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7438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长距离小坡角气扰气升模拟试验装置,包括试验筒、升液管、连通管、试验箱和供气装置;升液管的两端为横向段,中间为竖向段;升液管上端横向段的出口经试验筒的顶部伸入试验筒内部;升液管下端横向段的入口倾斜一定坡度后与试验箱上连接口的出口连通;试验筒底部的出口通过连通管与试验箱的内腔连通;试验箱内的气扰气升试验组件的气升出口与连接口的入口连通,供气装置向气扰气升试验组件供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供气装置向气扰气升试验组件供气,气扰和气升产生的气体会带动试验箱内的水通过升液管提升至试验筒中,而试验筒中的水又通过连通管回流到试验箱中,使整个试验连续运行,从而能够模拟长距离小坡角气扰及气升效果。离小坡角气扰及气升效果。离小坡角气扰及气升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距离小坡角气扰气升模拟试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浓缩池模拟试验
,具体涉及一种长距离小坡角气扰气升模拟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净水厂浓缩池中心集泥坑中的浓缩污泥排泥通过泵吸排泥或静压排泥的形式易沉积和板结或淤塞,经常需要停产清淤,影响浓缩池的正常运行,因此,可采用气扰气升的方式排泥,但由于浓缩池体积较大,且无法观察中心底部积泥坑内部的排泥效果,因此亟需提供一种长距离小坡角气扰气升模拟试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长距离小坡角气扰气升模拟试验装置,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长距离小坡角气扰气升模拟试验装置,包括:试验筒、升液管、连通管、试验箱和供气装置;升液管的两端为横向段,中间为竖向段;升液管上端横向段的出口经试验筒的顶部伸入试验筒内部;升液管下端横向段的入口倾斜一定坡度后与试验箱上连接口的出口连通;试验筒底部的出口通过连通管与试验箱的内腔连通;试验箱内的气扰气升试验组件的气升出口与连接口的入口连通,供气装置向气扰气升试验组件供气。
[000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6]进一步,升液管下端横向段倾斜坡度小于10
°

[0007]进一步,供气装置包括:空压机、减压阀、止回阀和至少两根空气管,空压机的出气口依次与减压阀和止回阀连通,止回阀的出气口与至少两根空气管的进气口连通,空气管的出气口与气扰气升试验组件连通。
[0008]进一步,空气管上设置第二流量计。
[0009]进一步,试验箱的顶部设置通气管;试验箱的一侧设置具有阀门的放空管。
[0010]进一步,连通管上设置阀门和第一流量计。
[0011]进一步,试验箱至少一侧设置观察窗。
[0012]进一步,试验筒上在不同高度处均设置具有阀门的排水管。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用以1:1还原模拟净水厂污泥浓缩池中心集泥坑气扰及异位气升排泥系统,试验箱模拟的中心积泥坑位置,试验筒模拟浓缩池的实际液位,升液管与浓缩池升液管长度角度均一致(即长距离小坡角),将不同气扰气升试验组件通过连接口置于试验箱内进行试验;
[0015]试验时:由供气装置向气扰气升试验组件供气,气扰和气升产生的气体会带动试验箱内的水通过升液管提升至试验筒中,而试验筒中的水又通过连通管回流到试验箱中,
使整个试验连续运行,从而能够模拟长距离小坡角气扰及气升效果;
[0016]可以测定气升水量和气升用气量,试验箱内设置有连接口,可用来模拟多种不同的运行条件,同时设置有观察窗,方便观察装置运行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所述长距离小坡角气扰气升模拟试验装置的主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所述长距离小坡角气扰气升模拟试验装置的俯视图;
[0019]图3为第一种模拟试验图;
[0020]图4为第二种模拟试验图;
[0021]图5为第三种模拟试验图;
[0022]图6为第四种模拟试验图。
[0023]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4]1、试验筒,110、排水管,2、升液管,3、连通管,310、第一流量计,4、试验箱,410、连接口,420、通气管,430、放空管,440、观察窗,5、供气装置,510、空压机,520、减压阀,530、止回阀,540、空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1、图2所示,一种长距离小坡角气扰气升模拟试验装置,包括:试验筒1、升液管2、连通管3、试验箱4和供气装置5;
[0028]升液管2的两端为横向段,中间为竖向段;升液管2上端横向段的出口经试验筒1的顶部伸入试验筒1内部;升液管2下端横向段的入口倾斜一定坡度后与试验箱4上连接口410的出口连通;
[0029]试验筒1底部的出口通过连通管3与试验箱4的内腔连通;
[0030]试验箱4内的气扰气升试验组件的气升出口与连接口410的入口连通,供气装置5向气扰气升试验组件供气;
[0031]在本实施例主要用以1:1还原模拟净水厂污泥浓缩池中心集泥坑气扰及异位气升排泥系统(具体可以参见申请号为202022735436.9的专利),试验箱4模拟的中心积泥坑位置,试验筒1模拟浓缩池的实际液位,升液管2与浓缩池升液管长度角度均一致(即长距离小坡角),将不同气扰气升试验组件通过连接口410置于试验箱4内进行试验;
[0032]试验时:由供气装置5向气扰气升试验组件供气,气扰和气升产生的气体会带动试验箱4内的水通过升液管2提升至试验筒1中,而试验筒1中的水又通过连通管3回流到试验箱4中,使整个试验连续运行。
[0033]实施例2
[0034]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进一步改进,其具体如下:
[0035]升液管2下端横向段倾斜坡度小于10
°
,满足在小坡角(坡度小于10%)的情况下实
现气扰及气升效果。
[0036]实施例3
[0037]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进一步改进,其具体如下:
[0038]供气装置5包括:空压机510、减压阀520、止回阀530和至少两根空气管540,空压机510的出气口依次与减压阀520和止回阀530连通,止回阀530的出气口与至少两根空气管540的进气口连通,空气管540的出气口与气扰气升试验组件连通,所有空气管540中至少一根用于气扰供气,至少一根用于气升供气。
[0039]实施例4
[0040]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进一步改进,其具体如下:
[0041]空气管540上设置第二流量计,第二流量计用以测定气升用气量。
[0042]实施例5
[0043]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1~4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进一步改进,其具体如下:
[0044]试验箱4的顶部设置通气管420,在实施气扰过程中可以对进入试验箱4内的气体进行外排;试验箱4的一侧设置具有阀门的放空管430,在结束试验后,可以将试验箱4内的水排空。
[0045]实施例6
[0046]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1~5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进一步改进,其具体如下:
[0047]连通管3上设置阀门和第一流量计310,第一流量计310所检测的水量即为升液管2提升的水量。
[0048]实施例7
[0049]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1~6任一实施例的基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距离小坡角气扰气升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筒(1)、升液管(2)、连通管(3)、试验箱(4)和供气装置(5);所述升液管(2)的两端为横向段,中间为竖向段;所述升液管(2)上端横向段的出口经试验筒(1)的顶部伸入试验筒(1)内部;所述升液管(2)下端横向段的入口倾斜一定坡度后与所述试验箱(4)上连接口(410)的出口连通;所述试验筒(1)底部的出口通过连通管(3)与所述试验箱(4)的内腔连通;所述试验箱(4)内的气扰气升试验组件的气升出口与连接口(410)的入口连通,所述供气装置(5)向气扰气升试验组件供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距离小坡角气扰气升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液管(2)下端横向段倾斜坡度小于1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距离小坡角气扰气升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装置(5)包括:空压机(510)、减压阀(520)、止回阀(530)和至少两根空气管(540),所述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中明赵银秀周艳春冯志胡小琴涂茜何祚潮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给排水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