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洪福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程用便于运输的爬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7393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便于运输的爬架,包括两个呈上下对称设置的横梁主体,所述两个横梁主体之间设置有左右对称的可折叠式纵梁主体,且两个横梁主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加强支撑强度的交叉斜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横梁主体、纵梁主体和交叉斜撑,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纵梁主体的可折叠设置,便于对建筑爬架的收纳,进而降低单个爬架的体积,便于爬架的携带和运输。便于爬架的携带和运输。便于爬架的携带和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便于运输的爬架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便于运输的爬架。

技术介绍

[0002]建筑爬架大多用于大型建筑中,主要用于施工人员进行上下移动干活或用于外围安全网围接高空安装构件,现在的爬架都是有多个的框架拼接而成。
[0003]经检索,中国技术专利库中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便于运输的爬架,其公告号为:CN214834608U,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左端安装有两个横向调节固定组件,且两个横向固定组件竖向分布,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安装有两个纵向便拆固定组件,且两个纵向便拆固定组件横向分布,其通过纵向便拆固定组件,无需螺钉进行固定,并且操作较为方便,便于前期的安装和后期的拆卸。
[0004]但是上述爬架为一体式设计,在运输过程中占用的体积较大,导致爬架整体的运输和携带不便,增加了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便于运输的爬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爬架为一体式设计,在运输过程中占用的体积较大,导致爬架整体的运输和携带不便,增加了运输成本的问题。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工程用便于运输的爬架,包括两个呈上下对称设置的横梁主体,所述两个横梁主体之间设置有左右对称的可折叠式纵梁主体,且两个横梁主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加强支撑强度的交叉斜撑;
[0007]所述纵梁主体,包括转动框架一和转动框架二,所述转动框架一和转动框架二呈U形中空设置,所述转动框架二在转动框架一内部转动连接,且转动框架一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框架一通过转动块与位于上侧的横梁主体转动连接,且转动框架二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框架二通过转动块与位于下侧的横梁主体转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横梁主体,包括横梁框架,所述横梁框架呈U形中空设置,所述横梁框架的内部设置有左右对称的转轴一,所述横梁框架通过转轴一与纵梁主体的上下两端转动块转动连接,且横梁框架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插孔,所述横梁框架通过插孔与交叉斜撑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转动框架一靠近转动框架二的一端呈L形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横梁框架的右端设置有公连接头,且横梁框架的另一端设置有母连接头,所述公连接头和母连接头的内部均设置有安装孔。
[0011]优选的,还包括用于两两爬架相互连接的连接板。
[00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便于运输的爬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横梁主体、纵梁主体和交叉斜撑,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纵梁主体的可折叠设置,便于对建筑爬架的收纳,进而降低单个爬架的体积,便于爬架的携带和运输。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中爬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中横梁主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中纵梁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中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中爬架处于收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中多个爬架处在组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

横梁主体、11

母连接头、12

插孔、13

横梁框架、14

转轴一、15

公连接头、2

纵梁主体、21

转动块、22

转动框架一、23

转动框架二、24

转轴二、3

交叉斜撑、4

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请参阅图1

6中,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3]一种建筑工程用便于运输的爬架,包括两个呈上下对称设置的横梁主体1,两个横梁主体1之间设置有左右对称的可折叠式纵梁主体2,且两个横梁主体1之间设置有用于加强支撑强度的交叉斜撑3。
[0024]本实施例中,如图3中所示:纵梁主体2,包括转动框架一22和转动框架二23,转动框架一22和转动框架二23呈U形中空设置,转动框架二23在转动框架一22内部转动连接,且转动框架一2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21,转动框架一22通过转动块21与位于上侧的横梁主体1转动连接,且转动框架二2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21,转动框架二23通过转动块21与位于下侧的横梁主体1转动连接,如此,通过设置的转动框架一22和转动框架一23的转动连接,实现纵梁主体2的折叠,进而便于爬架整体的折叠收纳,降低其占地面积,进而便于单独爬架的运输。
[0025]本实施例中,如图2中所示:横梁主体1,包括横梁框架13,横梁框架13呈U形中空设置,横梁框架13的内部设置有左右对称的转轴一14,横梁框架13通过转轴一14与纵梁主体2的上下两端转动块21转动连接,且横梁框架13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插孔12,横梁框架13通过插孔12与交叉斜撑3连接,如此,通过横梁框架13呈U形中空设置,使纵梁主体2在折叠后可收纳进横梁框架13的内部,进一步降低单独爬架拆卸后体积,便于携带和运输;同时通过设置的插孔12,可通过定位销/螺栓实现交叉斜撑3和横梁框架13的固定。
[0026]本实施例中,如图3中所述:转动框架一22靠近转动框架二23的一端呈L形设置,如此,当转动框架二23转动到垂直位置处时,利用转动框架一22的L形端实现对转动框架二23的限位,使爬架的四角呈90
°
直角设置,保证爬架的垂直度。
[0027]本实施例中,如图2中所示:横梁框架13的右端设置有公连接头15,且横梁框架13的另一端设置有母连接头11,公连接头15和母连接头11的内部均设置有安装孔,如此,通过设置的公连接头15和母连接头11的配合,实现两两相邻的爬架之间的连接。
[0028]本实施例中,如图5

6中所示:还包括用于两两爬架相互连接的连接板4,如此,通
过设置的连接板4,使两个上下相邻的爬架固定连接。
[0029]工作原理:首先将本申请提供的爬架移动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使用时,向上拉动位于上侧的横梁框架13,纵梁主体2在张力的作用下打开,爬架整体打开,此时将交叉斜撑3安装在两个横梁框架13之间,实现爬架整体的支撑,重复上述工作,将所需要的爬架全部打开,并通过连接块4实现两个相邻爬架的连接,以此类推,进而实现爬架的组装,使用完成后,将连接块4拆卸,并且将交叉斜撑3从两个横梁框架13内部拆卸,收回上侧的横梁框架13,纵梁主体12发生折叠,收进横梁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便于运输的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呈上下对称设置的横梁主体(1),所述两个横梁主体(1)之间设置有左右对称的可折叠式纵梁主体(2),且两个横梁主体(1)之间设置有用于加强支撑强度的交叉斜撑(3);所述纵梁主体(2),包括转动框架一(22)和转动框架二(23),所述转动框架一(22)和转动框架二(23)呈U形中空设置,所述转动框架二(23)在转动框架一(22)内部转动连接,且转动框架一(2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21),所述转动框架一(22)通过转动块(21)与位于上侧的横梁主体(1)转动连接,且转动框架二(2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21),所述转动框架二(23)通过转动块(21)与位于下侧的横梁主体(1)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便于运输的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主体(1),包括横梁框架(1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福
申请(专利权)人:刘洪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