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振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7244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振捣装置,其包括圆柱圆柱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电机,圆柱的外表面沿其竖直方向开设有凹槽,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至凹槽内,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往复丝杆,往复丝杆的端部与凹槽的底壁转动连接,往复丝杆的外表面安装有丝杆块,丝杆块的外表面连接有保护壳。通过第一电机带动往复丝杆转动,使得保护壳可以进行上下移动,当移动到一定位置时,由第二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啮合驱动第二齿轮转动,使得T形杆可以带动防尘壳进行升降,再由振动电机驱动振动棒进行振捣,避免了需要人工手持的问题使得振捣工作更为简易,当此方位振捣结束后,由第三电机带动第三齿轮转动。三电机带动第三齿轮转动。三电机带动第三齿轮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振捣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泥土振捣
,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振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用混凝土拌合机拌和好的混凝土浇筑构件时,必须排除其中气泡,进行捣固,使混凝土密实结合,消除混凝土的蜂窝麻面等现象,以提高其强度,保证混凝土构件的质量。上述对混凝土消除气泡、进行捣固的过程即为混凝土振捣。
[0003]在进行混泥土振捣时,通常会采用人工振捣或机器振捣,人工振捣虽然可以进行多方位的振捣,但是在振捣时都是由操作员手持来进行操作,如果长时间使用的话,会造成人们的手掌因为振动而发麻,无形的加大了工作强度,常用的机器振捣虽然可以解决人工振捣出现的问题,但是多是单一的一个方位进行振捣,实际操作起来不够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振捣、便于转向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振捣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振捣装置,包括圆柱。
[0007]圆柱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电机,圆柱的外表面沿其竖直方向开设有凹槽,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至凹槽内,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往复丝杆,往复丝杆的端部与凹槽的底壁转动连接,往复丝杆的外表面安装有丝杆块,丝杆块的外表面连接有保护壳,保护壳的一侧外表面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至保护壳内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外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远离第二电机的一面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外表面套设有T形杆;
[0008]T形杆的底端贯穿至保护壳的外侧,T形杆的底端连接有防尘壳,防尘壳内部设置有振动电机,振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振动棒,振动棒贯穿至防尘壳的下侧;
[0009]圆柱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转座,转座内部开设有圆槽,圆槽内部安装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三齿轮,圆槽内转动安装有转轴,且转轴的端部与圆柱的底端固定连接,转轴的外表面连接有第四齿轮,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
[0010]由此可见,通过第一电机带动往复丝杆转动,使得保护壳可以进行上下移动,当移动到一定位置时,由第二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啮合驱动第二齿轮转动,使得T形杆可以带动防尘壳进行升降,再由振动电机驱动振动棒进行振捣,避免了需要人工手持的问题,使得振捣工作更为简易,当此方位振捣结束后,由第三电机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啮合驱动第四齿轮,从而使得转轴可以带动圆柱进行转动,实现方位的转变,使设备不局限于单一的位置振捣,让实际操作更加的便捷。
[0011]进一步的,转座的底端连接有底座,底座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杆,四个支撑杆沿转座的外表面旋转对称安装。
[0012]通过支撑杆,使得整个设备更加的稳固,让设备在进行方位调整时更加的稳定。
[0013]进一步的,底座的底部安装有四个万向轮,四个万向轮沿底座的宽度方向两两对称安装。
[0014]通过万向轮,使得装置在进行运输时更为便捷,省去了不必要的人力进行搬抬。
[0015]进一步的,T形杆背向第二电机的一侧顶端连接有两个滑杆,保护壳面向两个滑杆的内壁开设有两个滑槽,滑杆延伸至滑槽内部。
[0016]通过滑槽和滑杆可以将T形杆进行限位,使T形杆在进行上下移动时不会出现偏差的情况,更加的稳定。
[0017]进一步的,连接块的端部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面积大于连接块的面积。
[0018]通过限位块,使得连接块在随着第二齿轮进行旋转升降时更加的稳固,不会出现脱落的情况,增加了整体的安全性。
[0019]进一步的,保护壳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机外壳,且第二电机设置在电机外壳内部。
[0020]通过电机外壳使得第二电机在进行振捣时不会受到灰尘等的侵蚀,大大增加了第二电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自动振捣区域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自动振捣区域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转动区域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00、圆柱;101、第一电机;102、凹槽;103、往复丝杆;104、丝杆块;200、保护壳;201、第二电机;202、电机外壳;203、第一齿轮;204、第二齿轮;205、连接块;206、T形杆;207、滑槽;208、滑杆;209、限位块;300、防尘壳;301、振动电机;302、振动棒;400、转座;401、圆槽;402、第三电机;403、第三齿轮;404、转轴;405、第四齿轮;500、底座;501、支撑杆;502、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7]如图1

4所示,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振捣装置,包括圆柱100。
[0028]圆柱100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电机101,圆柱100的外表面沿其竖直方向开设有凹槽102,第一电机101的输出轴贯穿至凹槽102内,第一电机101的输出轴连接有往复丝杆103,往复丝杆103的端部与凹槽102的底壁转动连接,往复丝杆103的外表面安装有丝杆块104,丝杆块104的外表面连接有保护壳200,保护壳200的一侧外表面连接有第二电机201,第二电机201的输出轴贯穿至保护壳200内部,第二电机201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齿轮203,第一齿轮203外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204,第二齿轮204远离第二电机201的一面连接有连接块205,连接块205的外表面套设有T形杆206;
[0029]T形杆206的底端贯穿至保护壳200的外侧,T形杆206的底端连接有防尘壳300,防尘壳300内部设置有振动电机301,振动电机301的输出轴连接有振动棒302,振动棒302贯穿
至防尘壳300的下侧;
[0030]圆柱100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转座400,转座400内部开设有圆槽401,圆槽401内部安装有第三电机402,第三电机402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三齿轮403,圆槽401内转动安装有转轴404,且转轴404的端部与圆柱100的底端固定连接,转轴404的外表面连接有第四齿轮405,第四齿轮405与第三齿轮403啮合。
[0031]在进行混泥土振捣时,先将设备放置指定位置,通过第一电机101带动往复丝杆103转动,使设备降到合适振捣的位置,此时由第二电机201带动第一齿轮203转动,第一齿轮203啮合驱动第二齿轮204转动,由此可以实现对混泥土的自动振捣,避免了需要人工来进行操作,大大降低了人工的工作强度,当一个方位振捣结束时,可以通过第三电机402带动第三齿轮403进行转动,第三齿轮403啮合驱动转轴404,从而带动圆柱100进行旋转,由此实现对装置的方位调节,使得装置的振捣不再是单一的一个角度,使得振捣更加的便捷。
[0032]具体的,转座400的底端连接有底座500,底座500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杆501,四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振捣装置,包括圆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100)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电机(101),所述圆柱(100)的外表面沿其竖直方向开设有凹槽(102),所述第一电机(101)的输出轴贯穿至所述凹槽(102)内,所述第一电机(101)的输出轴连接有往复丝杆(103),所述往复丝杆(103)的端部与所述凹槽(102)的底壁转动连接,所述往复丝杆(103)的外表面安装有丝杆块(104),所述丝杆块(104)的外表面连接有保护壳(200),所述保护壳(200)的一侧外表面连接有第二电机(201),所述第二电机(201)的输出轴贯穿至所述保护壳(200)内部,所述第二电机(201)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齿轮(203),所述第一齿轮(203)外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204),所述第二齿轮(204)远离所述第二电机(201)的一面连接有连接块(205),所述连接块(205)的外表面套设有T形杆(206);所述T形杆(206)的底端贯穿至所述保护壳(200)的外侧,所述T形杆(206)的底端连接有防尘壳(300),所述防尘壳(300)内部设置有振动电机(301),所述振动电机(301)的输出轴连接有振动棒(302),所述振动棒(302)贯穿至所述防尘壳(300)的下侧;所述圆柱(100)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转座(400),所述转座(400)内部开设有圆槽(401),所述圆槽(401)内部安装有第三电机(402),所述第三电机(402)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三齿轮(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旭涛慕瑞杰袁二娟李剑喜聂泉峰周勇李海琼李莎莎高甜董雯雯
申请(专利权)人:平煤神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