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钉式接线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7169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钉式接线端子,包括壳体,壳体内部固定安装有导电件,导电件的端部位于压线框内,通过拧紧螺钉可以将导线固定夹持与压线框与导电件之间,压线框由上部的螺母块和下部的U型抱箍组成,螺母块的两侧设有凸块,U型抱箍的两侧设有卡孔,凸块与卡孔进行卡扣连接,凸块的上侧设有向内倾斜的斜导面,所述U型抱箍的底部中间设有分割槽,分割槽的外侧成型有防滑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压线框自锁效果好,螺母块上移时可以通过凸块上向内倾斜的斜导面作用到U型抱箍的卡孔上,U型抱箍相内形变实现锁紧;U型抱箍的底部设有分割槽和防滑齿,可以提高夹紧导线时的摩擦力,导线更不容易拉出。出。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钉式接线端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接线端子
,尤其涉及一种螺钉式接线端子。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器设备中接地的连接需要由螺钉式电接线端子来实现,UT系列标准接线端子是螺钉连接接线端子,可实现免维护的导线连接。接线端子螺钉在高振动条件下不会松动。在公开号为CN203250862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器连接的电接线端子,由一体绝缘件、压线螺钉、导电体、压线框、接地触脚组成。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压线框顶部形变自锁效果较差,压线框的方孔下方内壁光滑,摩擦力小,导致电线会容易拉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螺钉式接线端子,形变量大,自锁效果好,电线更不容易拉出。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螺钉式接线端子,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接线孔和操作孔,接线孔内设有压线框,操作孔内设有螺钉,螺钉与压线框上端的螺孔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壳体内部固定安装有导电件,导电件的端部位于压线框内,通过拧紧螺钉可以将导线固定夹持与压线框与导电件之间,所述压线框由上部的螺母块和下部的U型抱箍组成,螺母块的两侧设有凸块,U型抱箍的两侧设有卡孔,凸块与卡孔进行卡扣连接,凸块的上侧设有向内倾斜的斜导面,所述U型抱箍的底部中间设有分割槽,分割槽的外侧成型有防滑齿,所述导电件的端部上侧设有一段翻折边,翻折边的一侧设有缺口,所述螺钉与螺母块螺纹连接,螺钉的下端设有环形卡槽,环形卡槽与缺口配合进行转动连接。
[0005]进一步完善,所述导电件的端部下侧冲压成型有两个防滑凹槽。
[0006]进一步完善,两个防滑凹槽之间设有V型限位槽,所述螺钉的下端设有锥形头,锥形头与V型限位槽的形状相配合。
[0007]进一步完善,所述导电件的中部设有插接头,插接头与壳体上设置的插孔插接配合,插接头的底部设有相互电连接的两个导电夹爪。
[0008]进一步完善,所述插接头的顶部设有保险仓,保险仓内固定安装有保险丝。
[0009]进一步完善,所述保险仓上设有滑动安装有按钮,按钮侧壁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两端设有连通槽,连通槽下方的保险仓底部设有导电弹簧,按钮与保险仓之间设有用于按压自锁的拉杆导槽机构。
[0010]进一步完善,所述U型抱箍的内孔底部设有倒V型坡道。
[0011]进一步完善,所述倒V型坡道的两端设有V型槽口。
[0012]本专利技术有益的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压线框自锁效果好,螺母块上移时可以通过凸块上向内倾斜的斜导面作用到U型抱箍的卡孔上,U型抱箍相内形变实现锁紧;2、U型抱箍的底部设有分割槽和防滑齿,可以提高夹紧导线时的摩擦力,导线更不容易拉出;3、导电件的端部设有一段翻折边,翻折边与螺钉转动连接,螺钉下压导电件时受力均匀稳定,导电件不
容易形变,提高了其夹紧导线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中的A

A处剖视图(省略壳体);
[0015]图3为夹线时压线框的状态图;
[0016]图4为插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100、壳体,110、接线孔,120、操作孔,200、压线框,210、螺母块,211、凸块,212、斜导面,220、U型抱箍,221、卡孔,222、分割槽,223、防滑齿,224、倒V型坡道,225、V型槽口,300、螺钉,310、环形卡槽,320、锥形头,400、导电件,410、翻折边,411、缺口,412、防滑凹槽,413、V型限位槽,420、插接头,421、导电夹爪,422、保险仓,423、保险丝,430、按钮,431、安装槽,432、连通槽,433、导电弹簧,434、拉杆导槽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参照附图1

2:本实施例1中一种螺钉式接线端子,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100上设有接线孔110和操作孔120,接线孔110内设有压线框200,操作孔120内设有螺钉300,螺钉300与压线框200上端的螺孔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壳体100内部固定安装有导电件400,导电件400的端部位于压线框200内,通过拧紧螺钉300可以将导线固定夹持与压线框200与导电件400之间,所述压线框200由上部的螺母块210和下部的U型抱箍220组成,螺母块210的两侧设有凸块211,U型抱箍220的两侧设有卡孔221,凸块211与卡孔221进行卡扣连接,凸块211的上侧设有向内倾斜的斜导面212,所述U型抱箍220的底部中间设有分割槽222,分割槽222的外侧成型有防滑齿223,所述导电件400的端部上侧设有一段翻折边410,翻折边410的一侧设有缺口411,所述螺钉300与螺母块210螺纹连接,螺钉300的下端设有环形卡槽310,环形卡槽310与缺口411配合进行转动连接。
[0020]使用时,将导线插入接线孔110中,跨越分割槽222,放置于上侧的导电件400的端部和下侧的压线框200之间,利用螺丝刀转动拧紧螺钉300,在螺纹驱动下螺母块210上移,凸块211带动U型抱箍220上移对导线进行夹紧,如附图3所示,在夹紧的过程中卡孔221的上边缘沿凸块211上侧的斜导面212向内滑动,使得U型抱箍220上部的开口向内收紧,形成自锁,实现对导线的防松固定,拉动导线时如果想要U型抱箍220扩张就需要克服沿斜导面212向上滑动的阻力。U型抱箍220向上夹紧导线时,分割槽222的左右两边形成两个夹紧点,部分导线会挤压到中间的分割槽222内,向外拉动导线时防滑齿223对其产生作用,分割槽222和防滑齿223可以有效的增大摩擦力,避免导线松脱。导电件400的端部设有一段翻折边,翻折边与螺钉转动连接,螺钉300相对下压导电件400时受力均匀稳定,导电件400不容易形变,提高了其夹紧导线的效果。
[0021]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导电件400的端部下侧冲压成型有两个防滑凹槽412。防滑凹槽412的作用相当于防滑纹,提高了对导线的接触摩擦力。两个防滑凹槽412之间设有V型限位槽413,所述螺钉300的下端设有锥形头320,锥形头320与V型限位槽413的形状相配合。V型限位槽413可以提高螺钉300与导电件400,使螺钉300上的作用力可以均匀
的作用到导电件400,避免压强过大导致导电件400弯曲形变过大。所述U型抱箍220的内孔底部设有倒V型坡道224,倒V型坡道224中间高两边低,压紧时导线适配这种形状,起到防脱落的效果。所述倒V型坡道224的两端设有V型槽口225,导线向下拉扯时V型槽口225的上大下小口形可以卡住导线。
[0022]实施例3,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所述导电件400的中部设有插接头420,插接头420与壳体100上设置的插孔插接配合,插接头420的底部设有相互电连接的两个导电夹爪421。插接头420从壳体100上拔掉后导电件400中部直接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钉式接线端子,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100)上设有接线孔(110)和操作孔(120),接线孔(110)内设有压线框(200),操作孔(120)内设有螺钉(300),螺钉(300)与压线框(200)上端的螺孔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壳体(100)内部固定安装有导电件(400),导电件(400)的端部位于压线框(200)内,通过拧紧螺钉(300)可以将导线固定夹持与压线框(200)与导电件(400)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框(200)由上部的螺母块(210)和下部的U型抱箍(220)组成,螺母块(210)的两侧设有凸块(211),U型抱箍(220)的两侧设有卡孔(221),凸块(211)与卡孔(221)进行卡扣连接,凸块(211)的上侧设有向内倾斜的斜导面(212),所述U型抱箍(220)的底部中间设有分割槽(222),分割槽(222)的外侧成型有防滑齿(223),所述导电件(400)的端部上侧设有一段翻折边(410),翻折边(410)的一侧设有缺口(411),所述螺钉(300)与螺母块(210)螺纹连接,螺钉(300)的下端设有环形卡槽(310),环形卡槽(310)与缺口(411)配合进行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钉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400)的端部下侧冲压成型有两个防滑凹槽(4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程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秀锋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