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溴代金刚烷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7098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1

溴代金刚烷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1

溴代金刚烷制备技术,特别涉及一种1

溴代金刚烷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1‑
溴代金刚烷属于有机化学品,金刚烷的溴取代物,白色结晶粉末,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是盐酸金刚烷胺合成过程的中间产物;目前,盐酸金刚烷胺在医药及汽车尾气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现有的1

溴代金刚烷合成工艺为:金刚烷加入反应釜中,常温常压下,加入金刚烷质量2~2.4倍左右的溴素,升温至114℃左右,在溴化反应釜中反应33~48小时,溴素即作为反应原料,也作为溶剂,同时溴素的挥发性特别强,因此溴素的量加入很大;反应结束后,在120℃蒸馏未反应的溴素,最后降温滴加焦亚硫酸钠除去剩余的溴素,过滤干燥,制得1

溴金刚烷。
[0003]但是,上述制备工艺存在以下不足:一、溴素加入量过大,实际反应所需的溴素与金刚烷的质量比1.18:1,但因为溴素的挥发性和反应需要溴素作为溶剂,大大加大了溴素的投入比例,生产实际投料量,溴素与金刚烷质量比达到2~2.4:1;二、反应过程温度高,时间长,造成最后产品的副反应多,生成的1

溴代金刚烷的收率和纯度低;三、除溴过程滴加大量的焦亚硫酸钠水溶液,由于1

溴代金刚烷在长时间有水的环境下易水解,生成金刚烷醇,降低了最终产品1

溴代金刚烷的纯度。滴加焦亚硫酸钠的后期,作为溶剂的溴素的消耗后,无法继续分散1

溴代金刚烷,造成大量的溴素包裹着1

溴金刚烷颗粒的产生,无法彻底去除溴素,溴代金刚烷颜色发红,结块,影响产品质量;大量的焦亚硫酸钠的加入也增加了生产成本;四、除溴后的大量的含溴废水造成环境污染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1

溴代金刚烷的制备方法,其制备工艺反应温度低、副产少、溴素用量少、后期还原剂用量少,综合成本低。
[0005]本专利技术提到的一种1

溴代金刚烷的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以下按质量百分比:一、向反应釜中加入金刚烷,然后加入金刚烷总量5~10%的无水乙醇,保持反应釜的釜温不超过30℃,向反应釜中滴加溴素,溴素控制总量为金刚烷质量的1.2~1.4倍,控制反应温度在30
±
5℃;二、滴加完毕保温30
±
5℃反应6小时;三、开启搅拌,升温至40℃,保温反应2小时;四、升温至50℃,保温反应2小时;五、升温至60℃,保温反应2小时;
六、缓慢升温至85~88℃,蒸馏出乙醇和未反应的溴素,当回流管视中看不到溴素的颜色时停止蒸馏,蒸馏出的乙醇和溴素溶液回用于下次溴代反应;七、温度降至40℃,向反应釜中滴加15%的焦亚硫酸钠溶液,去除剩余的溴素;八、过滤,水洗至中性,离心,干燥,得到1

溴代金刚烷。
[0006]本专利技术提到的一种1

溴代金刚烷的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以下按质量百分比:一、向反应釜中加入金刚烷,然后加入金刚烷总量10%的无水乙醇,保持反应釜的釜温不超过30℃,向反应釜中滴加溴素,溴素控制总量为金刚烷质量的1.3倍,控制反应温度在30
±
5℃;二、滴加完毕保温30
±
5℃反应6小时;三、开启搅拌,升温至40℃,保温反应2小时;四、升温至50℃,保温反应2小时;五、升温至60℃,保温反应2小时;六、缓慢升温至85~88℃,蒸馏出乙醇和未反应的溴素,当回流管视中看不到溴素的颜色时停止蒸馏,蒸馏出的乙醇和溴素溶液回用于下次溴代反应;七、温度降至40℃,向反应釜中滴加15%的焦亚硫酸钠溶液,去除剩余的溴素;八、过滤,水洗至中性,离心,干燥,得到1

溴代金刚烷。
[000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溴素加入量少,节约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2.本专利技术中选用乙醇作为反应溶剂,回流反应增加了溴素与金刚烷反应的分散性,使反应充分,溶剂的加入减少了溴素的挥发性;3.反应完成后,蒸馏回收多余溴素时比传统工艺温度低,只需要85~88℃,回收后的乙醇可以循环使用到下一次反应中;4.除溴阶段由于有乙醇溶剂的存在增加了物料的分散性,可彻底解决溴代金刚烷结块和除溴不彻底的情况,溴代金刚烷的颗粒颜色为浅黄色,同时乙醇可以带出产品中的少量副产,增加了1

溴代金刚烷的纯度;5.由于投入的溴素少,并且回收彻底,使用的焦亚硫酸钠的量大大减少,减少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含溴废水的处理量,减少了副产金刚烷醇的产生;6.优选反应条件后可达到1

溴代金刚烷收率98.1%,纯度99.2%。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制备的1

溴金刚烷的色谱图;图2为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现有工艺制备的1

溴代金刚烷的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0]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到的一种1

溴代金刚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下按质量百分比:
(1)常温、常压下,反应釜中加入600kg金刚烷,60kg乙醇,向反应釜中滴加溴素,控制滴加速度,观察反应温度不超过35℃,滴加720kg溴素;(2)滴加完毕保温30
±
5℃反应6小时;(3)开启搅拌,升温至40℃,保温反应2小时;(4)升温至50℃,保温反应2小时;(5)升温至60℃,保温反应2小时;(6)缓慢升温至85~88℃,蒸馏出乙醇和未反应的溴素,当回流管视中看不到溴素的颜色时停止蒸馏,蒸馏出的乙醇和溴素溶液回用与下次溴代反应;(7)温度降至40℃,向反应釜中滴加15%的焦亚硫酸钠溶液,去除剩余的溴素;(8)过滤,水洗至中性,离心,干燥,得到1

溴代金刚烷,该反应过程收率96%,1

溴代金刚烷纯度96.3%。
[0011]本专利技术由于溴素的剩余量很少,焦亚硫酸钠的水溶液的用量不足原来工艺的10%,大大减少了污水的处理量,焦亚滴加时间短,1

溴代金刚烷在含有少量乙醇的情况下,滴加焦亚水溶液时不会结块,可以达到更好的除溴效果,更主要的是在乙醇保护情况下,大大降低了金刚烷醇副产产生的机率。
[0012]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提到的一种1

溴代金刚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下按质量百分比:(1)常温、常压下,反应釜中加入600kg金刚烷,60kg乙醇,向反应釜中滴加溴素,控制滴加速度,观察反应温度不超过35℃,滴加750kg溴素;(2)滴加完毕保温30
±
5℃反应6小时;(3)开启搅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

溴代金刚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以下按质量百分比:一、向反应釜中加入金刚烷,然后加入金刚烷总量5~10%的无水乙醇,保持反应釜的釜温不超过30℃,向反应釜中滴加溴素,溴素控制总量为金刚烷质量的1.2~1.4倍,控制反应温度在30
±
5℃;二、滴加完毕保温30
±
5℃反应6小时;三、开启搅拌,升温至40℃,保温反应2小时;四、升温至50℃,保温反应2小时;五、升温至60℃,保温反应2小时;六、缓慢升温至85~88℃,蒸馏出乙醇和未反应的溴素,当回流管视中看不到溴素的颜色时停止蒸馏,蒸馏出的乙醇和溴素溶液回用于下次溴代反应;七、温度降至40℃,向反应釜中滴加15%的焦亚硫酸钠溶液,去除剩余的溴素;八、过滤,水洗至中性,离心,干燥,得到1

溴代金刚烷。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红梅胡光明隋冲张誉凡李润宇张英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坤宝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