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鼻腔药剂涂抹的给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7050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鼻腔给药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鼻腔药剂涂抹的给药器,包括瓶体、与瓶体相匹配的涂布头;瓶体的口部设置有出药管;涂布头包括涂布头本体,涂布头的后端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与出药管通过螺纹连接;涂布头本体的内侧周向间隔排布有多个渐进内柱,各个渐进内柱的内侧设有斜面,使得各个渐进内柱的之间的间隙由后端向前端逐渐减小,涂布头本体上分布有多个出药孔。给药器适用于多种剂型药剂在鼻腔的涂布,药剂从涂布头上的孔向外渗出,确保涂布均匀,涂布体表面包裹纱布套,对鼻腔刺激性小,涂布头可以随出药管的旋入程度调节大小,能够紧贴鼻腔壁,给药器还可以反向吸取鼻腔渗出液、分泌物,清洁鼻腔。清洁鼻腔。清洁鼻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鼻腔药剂涂抹的给药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鼻腔给药器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鼻腔药剂涂抹的给药器。

技术介绍

[0002]鼻腔由骨和软骨及其表面被覆的黏膜和皮肤构成,位于颅底与口腔之间,周围与鼻窦相连,中间由鼻中隔将鼻腔分成左右两侧,每侧鼻腔以鼻阈为界分为鼻前庭和固有鼻腔,前经鼻前庭通前鼻孔,后经鼻后孔接鼻咽腔。
[0003]鼻腔炎性疾病是病毒、细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的炎症。鼻炎的主要病理改变是鼻腔黏膜充血、肿胀、渗出、增生、萎缩或坏死等。按病因可以分为过敏性鼻炎和非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主要是有外界的过敏性刺激所引起。
[0004]目前鼻腔给药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滴入形式,二是喷雾形式。就滴入来说,由于体位关系,仰起头从上而下滴入鼻孔的液体或者半固体(凝胶,油剂之类)要么流入鼻后孔要么流出鼻孔,无法均匀散开分布到鼻腔四壁。喷雾的方式可以比较好的散布在鼻腔四壁,但是往往只能限于液体制剂,粘稠一些的制剂大都无法喷雾,量也不好控制。
[0005]而且,处于鼻炎症状状态的鼻腔壁表面大都有分泌物,水性液体容易被阻隔,很难渗透并长期驻留发挥作用,药物不能均匀涂布在鼻腔四壁并长时间的驻留,就无法发挥隔绝过敏源的物理性抗过敏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鼻腔药剂涂抹的给药器。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用于鼻腔药剂涂抹的给药器,包括瓶体、与瓶体相匹配的涂布头;所述瓶体的口部设置有出药管,所述出药管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涂布头包括涂布头本体,所述涂布头的后端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内侧设有与出药管上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连接部与出药管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涂布头本体的内侧周向间隔排布有多个渐进内柱,各个渐进内柱的内侧设有斜面,使得各个渐进内柱的之间的间隙由后端向前端逐渐减小,所述涂布头本体上分布有多个出药孔。
[0009]优选的,所述涂布头的材质为乳胶、硅胶或橡胶。
[0010]优选的,所述涂布头本体呈纺锤体、球体或钝圆锥体。
[0011]优选的,所述出药孔的孔径在0.5~1mm之间。
[0012]优选的,还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与所述瓶体相匹配。
[0013]优选的,还包括纱布套,所述纱布套套设在所述涂布头的外侧。
[0014]优选的,所述纱布套的后端通过橡胶圈与涂布头固定。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给药器适用于多种剂型药剂在鼻腔的涂布,如液体,凝胶,油剂甚至软膏等,药剂从涂布头上的孔向外渗出,确保涂布均匀。
[0017]2、涂布体表面包裹纱布套,质地柔软,吸水性渗透性好,能够直接贴近鼻腔内壁,触觉柔软舒适,对鼻腔刺激性小,也可以用来擦拭清洁鼻腔。
[0018]3、涂布头可以随出药管的旋入程度调节大小,能够紧贴鼻腔壁,涂布体上端呈小圆顶状可以直抵鼻后孔位置,使得药物均匀涂布并长时间停留。
[0019]4、给药器可以反向吸取鼻腔渗出液、分泌物,清洁鼻腔。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鼻腔药剂涂抹的给药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鼻腔药剂涂抹的给药器的保护套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鼻腔药剂涂抹的给药器的涂布头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鼻腔药剂涂抹的给药器的涂布头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鼻腔药剂涂抹的给药器的纱布套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鼻腔药剂涂抹的给药器的涂布头和瓶体分离状态示意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鼻腔药剂涂抹的给药器的涂布头和瓶体一阶段连接状态示意图;
[0027]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鼻腔药剂涂抹的给药器的涂布头和瓶体二阶段连接状态示意图;
[0028]图9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鼻腔药剂涂抹的给药器的涂布头和瓶体三阶段连接状态示意图。
[0029]图中:1

涂布头;11

涂布头本体;12

连接部;13

渐进内柱;14

出药孔;2

瓶体;3

出药管;4

保护套;5

纱布套;6

橡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1]参照图1

5,一种用于鼻腔药剂涂抹的给药器,包括瓶体2、与瓶体2相匹配的涂布头1、保护套4;
[0032]瓶体2的口部设置有出药管3,出药管3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
[0033]涂布头1的材质为乳胶、硅胶、橡胶或其他对人体无害的医用高分子材料,涂布头1包括涂布头本体11,涂布头本体11呈纺锤体、球体或钝圆锥体,涂布头1的后端设置有连接部12,连接部12的内侧设有与出药管3上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连接部12与出药管3通过螺纹连接。
[0034]涂布头本体11的内侧周向间隔排布有多个渐进内柱13,各个渐进内柱13的内侧设有斜面,使得各个渐进内柱13的之间的间隙由后端向前端逐渐减小。
[0035]涂布头本体11上分布有多个出药孔14,孔径在0.5~1mm之间,不同的孔径适应不同药剂的粘性流动性,利于药物均匀渗透。涂布头1的外侧套设有纱布套5,纱布套5的后端通过橡胶圈6与涂布头1固定,可以使得药剂均匀渗出,又可以作为柔顺的介质避免鼻腔受到刺激,在鼻腔护理时还可以起到擦洗和吸收分泌物的作用。
[0036]参照图6

9,组装时,将出药管3旋入涂布头1的连接部12中。一阶段时,出药管3的A部分位于渐进内柱13后侧,未对渐进内柱13造成挤压,此时涂布头1未扩张,涂布头1体积较小;二阶段时,出药管3的A部分插入渐进内柱13之间,将渐进内柱13的间距撑大,涂布头1扩张,体积增大;三阶段时,出药管3的A部分和B部分插入渐进内柱13之间,将渐进内柱13的间距撑到最大,涂布头1扩张,体积达到最大。
[0037]给药使用时,握持瓶体2将涂布头1深入鼻腔,涂布头1向下,通过挤压瓶体2,药液从出药管3进入涂布头本体11,并从出药孔14中溢出,再经过纱布均匀渗出在涂布头1表面,或者用涂布头1浸取其它治疗用液体涂抹鼻腔,涂抹位置可以包括最里面的鼻后孔,触觉柔软舒适。
[0038]护理时,可以安装清洁的涂布头1直接伸入鼻腔擦拭粘液或分泌物,或者先挤压瓶体2中的空气,使瓶体2内部形成负压,然后吸附鼻腔四壁,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鼻腔药剂涂抹的给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2)、与瓶体(2)相匹配的涂布头(1);所述瓶体(2)的口部设置有出药管(3),所述出药管(3)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涂布头(1)包括涂布头本体(11),所述涂布头(1)的后端设置有连接部(12),所述连接部(12)的内侧设有与出药管(3)上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连接部(12)与出药管(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涂布头本体(11)的内侧周向间隔排布有多个渐进内柱(13),各个渐进内柱(13)的内侧设有斜面,使得各个渐进内柱(13)的之间的间隙由后端向前端逐渐减小,所述涂布头本体(11)上分布有多个出药孔(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鼻腔药剂涂抹的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云良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上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