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菊组培苗快速繁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6967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茶菊组培苗快速繁殖的增殖培养基,所述增殖培养基以MS基本培养基为基础,并添加有:NAA、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菊组培苗快速繁殖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茶菊组培苗快速繁殖的增殖培养基,以及使用该培养基的茶菊组培苗快速繁殖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玉台1号”作为获得国内首个茶用菊花(Chrysanthemum Ramat.)新品种权的新品种,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黄丛林研究团队培育而成,日前获得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权。这是国内首个获得授权的茶菊新品种。目前,业内尚未建立起“玉台1号”的高效组培快繁体系,现有的快繁体系的繁殖系数仅为21.6,繁殖效率过低,并不适用于进行大规模工厂化育苗。
[0003]因此,在目前的科研和实践中,需要找到一种不定芽增殖率高、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玉台1号”茶菊快速繁殖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茶菊组培苗快速繁殖的增殖培养基,以及使用该培养基茶菊组培苗快速繁殖的方法。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培养基和方法能够使“玉台1号”茶菊的外植体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不定芽用于快速繁殖。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茶菊组培苗快速繁殖的增殖培养基,所述增殖培养基以MS基本培养基为基础,并添加有:NAA、6

BA、2,4

D。
[0006]优选地,NAA在所述增殖培养基的终浓度为0.5~1.5mg/L,优选为1mg/L;
[0007]6‑
BA在所述增殖培养基的终浓度为4~6mg/L,优选为5mg/L;
[0008]2,4

D在所述增殖培养基的终浓度为0.05~0.15mg/L,优选为0.1mg/L。
[000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茶菊组培苗快速繁殖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茶菊无菌苗的茎段接种于增殖培养基,进行不定芽增殖培养,从而得到不定芽的不定芽增殖步骤;
[0010]其中,所述增殖培养以MS基本培养基为基础,并添加有:NAA、6

BA、2,4

D。
[0011]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1、本专利技术通过对茶菊“玉台1号”无菌苗茎段进行不定芽增殖培养,仅用时约60天即可得到大量不定芽用于培养成为再生植株,繁殖效率特别高。
[0013]2、本专利技术的不定芽增殖培养中添加的NAA、6

BA、2,4

D,成本十分低廉。
[0014]3、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步骤、参数之间协同作用,共同提高了茶菊“玉台1号”的繁殖效率。
[0015]4、本专利技术操作简便易行,成本低廉,适合广泛使用。
[0016]5、本专利技术在组培间进行,一年四季均可不间断操作,节约成本又高产。
附图说明
[0017]图1:实施例1步骤(2)不定芽增殖培养60天后单个茎段生出的不定芽的形态示意
图。
[0018]图2:图1中单个茎段生出的不定芽移至培养皿中的形态示意图。
[0019]图3:将图1中的各个不定芽分开之后的形态示意图。
[0020]图4:对比例1步骤(2)不定芽增殖培养60天后单个茎段生出的不定芽和愈伤组织的形态示意图。
[0021]图5:图4中的培养物移至培养皿中的形态示意图。
[0022]图6:将图4中的各个不定芽分开之后的形态示意图。
[0023]图7:对比例2步骤(2)不定芽增殖培养60天后单个茎段生出的不定芽和愈伤组织的形态示意图。
[0024]图8:图7中愈伤组织移至培养皿中的形态示意图。
[0025]图9:对比例3步骤(2)不定芽增殖培养60天后单个茎段生出的不定芽和愈伤组织的形态示意图。
[0026]图10:图9中愈伤组织移至培养皿中的形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8]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茶菊组培苗快速繁殖的增殖培养基。
[002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所述增殖培养基以MS基本培养基为基础,并添加有:NAA(萘乙酸)、6

BA(6

苄氨基嘌呤)、2,4

D(2,4

二氯苯氧乙酸)。
[003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NAA在所述增殖培养基的终浓度为0.5~1.5mg/L,例如可以为0.5、0.6、0.7、0.8、0.9、1.0、1.1、1.2、1.3、1.4和1.5mg/L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之间的范围,例如0.5

1.1mg/L、0.6

0.9mg/L、0.7

1.3mg/L、0.8

1.4mg/L中的任意一个;优选为1mg/L。6

BA在所述增殖培养基的终浓度为4~6mg/L,例如可以为4、4.2、4.4、4.5、4.7、4.9、5、5.2、5.4、5.5、5.7、5.9和6mg/L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之间的范围,例如4

5.2mg/L、4.2

5.4mg/L、4.4

5.5mg/L、4.5

5.7mg/L、4.7

5.9mg/L、4.5

5.5mg/L中的任意一个;优选为5mg/L。2,4

D在所述增殖培养基的终浓度为0.05~0.15mg/L,例如可以为0.05、0.06、0.07、0.08、0.09、0.1、0.11、0.12、0.13、0.14和0.15mg/L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之间的范围,例如0.05

0.11mg/L、0.06

0.12mg/L、0.07

0.13mg/L、0.08

0.14mg/L、0.09

0.15mg/L、0.08

0.12mg/L中的任意一个;优选为0.1mg/L。
[003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所述茶菊的品种优选为“玉台1号”。
[0032]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的用于茶菊组培苗快速繁殖的增殖培养基在茶菊组培苗无菌苗快速繁殖中的应用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3]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茶菊组培苗快速繁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茶菊无菌苗的茎段接种于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的用于茶菊组培苗快速繁殖的增殖培养基中得到不定芽的操作。进一步地,再将获得的不定芽培养成为茶菊植株。
[0034]优选地,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的茶菊无菌苗快速繁殖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0035]步骤一、无菌苗的制备:
[0036]将灭菌后的外植体接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茶菊组培苗快速繁殖的增殖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殖培养基以MS基本培养基为基础,并添加有:NAA、6

BA、2,4

D。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茶菊组培苗快速繁殖的增殖培养基,其特征在于:NAA在所述增殖培养基的终浓度为0.5~1.5mg/L,优选为1mg/L;6

BA在所述增殖培养基的终浓度为4~6mg/L,优选为5mg/L;2,4

D在所述增殖培养基的终浓度为0.05~0.15mg/L,优选为0.1mg/L。3.一种茶菊组培苗快速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茶菊无菌苗的茎段接种于增殖培养基,进行不定芽增殖培养,从而得到不定芽的不定芽增殖步骤;其中,所述增殖培养以MS基本培养基为基础,并添加有:NAA、6

BA、2,4

D。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茶菊组培苗快速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AA在所述增殖培养基的终浓度为0.5~1.5mg/L,优选为1mg/L;6

BA在所述增殖培养基的终浓度为4~6mg/L,优选为5mg/L;2,4

D在所述增殖培养基的终浓度为0.05~0.15mg/L,优选为0.1mg/L。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茶菊组培苗快速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定芽增殖培养的时间为50~65天,优选为60天;优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丽苏国辉黄丛林高康陈东亮罗昌刘华程曦陈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