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辐射链霉菌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6953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辐射链霉菌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了一种耐辐射链霉菌(Streptomyces radiopugnans),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6717。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耐辐射链霉菌CGMCC No.26717是一株非致病性链霉菌,能够抑制或者预防马铃薯疮痂病,可显著促进马铃薯苗根系更加发达,加粗茎干,增强了对土传病害马铃薯疮痂病的抗性,显著提高马铃薯块茎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环境的污染,提高了马铃薯经济效益。提高了马铃薯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辐射链霉菌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耐辐射链霉菌(Streptomyces radiopugnans)及其应用,具体是指一种耐辐射链霉菌及其在抑制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生长中的相关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马铃薯的环境适应性强、经济效益高、其块茎营养丰富,增产潜力大,是全球粮菜兼用的、最重要的水稻、小麦和玉米之外的第四大主粮作物。在马铃薯生产中,病害严重影响了马铃薯品质和产量,疮痂病又是全球近年来其中危害最严重的马铃薯病害之一。已报道的可引起马铃薯疮痂病的病原菌主要为放线菌门的链霉菌,在块茎上的突出特征是马铃薯块茎表面凹陷、凸起或网状的结痂状,严重影响马铃薯的品质,从而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传统的防治方式中,土壤熏蒸法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是环境污染严重;农药防治对作物和人体健康都无益处。
[0003]近年来,生物防治马铃薯疮痂病是综合研究最具有潜力的防治途径。目前,关于生物防治的技术大多数是涉及利用化学农药制备的相关防治病害侵染的防治途径,也有少量涉及利用具有抗性的微生物制成菌剂来防治植物病菌病害。
[0004]CN110205258A公开了一株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pratensis)PBS9,用PBS9浸种处理马铃薯种薯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达57.88%,沟施处理防效可达62.01%。CN110200016A公开了一株防治马铃薯疮痂病并能促进马铃署生长的环圈链霉菌(Streptomyces anulatus)PBSH9,其能防治马铃薯疮痂病并能促进马铃薯生长。试验证明,用环圈链霉菌菌株PBSH9浸种处理马铃薯种薯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可达73.97%,能使马铃薯增产15.93%,用菌株PBSH9沟施处理防效可达64.77%,能增产7.58%,并有促进马铃薯种薯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作用。PBSH9还对马铃薯黄萎病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抑制率达79.07%。CN109303067A公开了一种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链霉菌组合物,由环圈链霉菌(Streptomyces anulatus)CGMCCNo.15826和链霉菌(Streptomyces pratensis)CGMCC No.15829组合而成。用该组合物对马铃薯种薯浸种处理,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高达98.47%,沟施处理,防效高达97.15%。然而,这些现有技术的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链霉菌,对于马铃薯脱毒苗(快繁苗)效果不是很理想,并且对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的专一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株抑制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生长的微生物。
[0006]本案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通过采集患疮痂病的马铃薯土壤样地根际土,以分离菌株的涂布划线技术分离,利用高氏一号、解磷、固氮、1/2R2A、燕麦、LB和NA等各种培养基,通过分离纯化获得了一株能够抑制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的成长,从而达到很有效的生物防治效果的菌种,经过种属鉴定,其为耐辐射链霉菌(Streptomyces radiopugnans),本专利技术中亦命名为耐辐射链霉菌KL2,该菌株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CGMCC),保藏日期:2023年02月28日;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单位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编号:CGMCC No.26717;分类命名:耐辐射链霉菌(Streptomyces radiopugnans)。
[0007]本专利技术的实验表明,所述耐辐射链霉菌(Streptomyces radiopugnans)KL2,应用在马铃薯快繁苗(试管苗)及盆栽结果表现出较低的疮痂病发病率和病症程度,说明具有较好马铃薯疮痂病生物防治潜力,而KL2在与其它微生物(如常用的促生真菌哈茨木霉、促生细菌假单胞菌和固氮菌等)的平板对峙中并未表现出任何抑制性,说明其至少对最,常见的疮痂病病原(Streptomyces scabiei)是高度专一、特异的,具有较高的生物安全性、与常见的植物促生菌或生物防治菌种(如哈茨木霉)可同时使用。通过美吉生物测序公司Illumina Miseq平台测定了KL2菌株的全基因组,结果分析得到在菌株KL2中发现11个基因组岛(Genomic island)、3个前噬菌体(Prophage)和18个CRISPR。预测了该菌株能够产生多种抗生素等活性物质,直接杀死或抑制生长;降低病原菌致病性因子表达和相关产物产生;诱导植物提高对病原微生物的系统抗性;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强抗病功能表达;营养和生态位竞争。能够显著抑制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的生长;能够显著预防及抑制马铃薯块茎疮痂病症状的发生,从而促进马铃薯快繁苗及盆栽苗根系发育和建成、根系更加发达,加粗茎干,叶片增厚、叶绿素增加,增强了对土传病害的抗性,增强了对干旱、病虫害、盐胁迫的抗性,促进生长、显著提高马铃薯块茎产量和质量。
[0008]从而,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耐辐射链霉菌(Streptomyces radiopugnans),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6717。
[0009]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耐辐射链霉菌制剂,该耐辐射链霉菌制剂中含有保藏编号为CGMCC NO.26717的不动杆菌,其为固态或液态菌制剂。
[0010]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耐辐射链霉菌发酵产物,其是本专利技术所述耐辐射链霉菌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辐射链霉菌制剂发酵产生的。
[0011]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抑制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生长的制剂,其包括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耐辐射链霉菌、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耐辐射链霉菌制剂或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耐辐射链霉菌发酵产物。优选地,所述制剂中,耐辐射链霉菌浓度为107~109CFU/g或107~109CFU/ml。
[0012]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耐辐射链霉菌、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耐辐射链霉菌制剂或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耐辐射链霉菌发酵产物在制备用于抑制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生长的制剂中的应用。
[0013]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耐辐射链霉菌、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耐辐射链霉菌制剂或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耐辐射链霉菌发酵产物、或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制剂在制备用于特异性抑制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生长的制剂中的应用。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制剂还具有以下至少一种功效:
[0015]产生抗生素等活性物质;
[0016]降低病原菌致病性因子表达和相关产物产生;
[0017]诱导植物提高对病原微生物的系统抗性;
[0018]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强抗病功能表达、营养和生态位竞争
[0019]促进马铃薯根系发育和建成;
[0020]加粗马铃薯茎干,叶片增厚、叶绿素增加;
[0021]增强马铃薯对土传病害的抗性;
[0022]增强马铃薯对干旱、病虫害、盐胁迫的抗性;
[0023]促进马铃薯生长;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辐射链霉菌(Streptomyces radiopugnans),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6717。2.一种耐辐射链霉菌制剂,该耐辐射链霉菌制剂中含有保藏编号为CGMCC NO.26717的不动杆菌,其为固态或液态菌制剂。3.一种耐辐射链霉菌发酵产物,其是权利要求1所述耐辐射链霉菌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辐射链霉菌制剂发酵产生的。4.一种抑制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生长的制剂,其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辐射链霉菌、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辐射链霉菌制剂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辐射链霉菌发酵产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剂,其中,耐辐射链霉菌浓度为107~109CFU/g或107~109CFU/ml。6.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辐射链霉菌、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辐射链霉菌制剂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辐射链霉菌发酵产物在制备用于抑制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生长的制剂中的应用。7.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辐射链霉菌、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辐射链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福应姚婷唐凯鲁静王雅兰陶羽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