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背光模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导光板和背光模组,其包括入光面、出光面以及反光面,反光面包括多个第一V形表面和多个阵列分布的第二V形表面,第一V形表面沿远离入光面的方向延伸,且面积逐渐减小;第二V形表面设于相邻的两个第一V形表面之间,且内陷于导光板,第二V形表面的V形底线与入光面平行,且与出光面平行,第二V形表面包括靠近入光面的第一反射面和靠近反射壁的第二反射面,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相交的夹角为钝角,且第一反射面的宽度大于第二反射面的宽度,宽度为垂直于V形底线方向上的尺寸大小。本申请具有均匀光强、提高出光效率,且易于生产的效果。且易于生产的效果。且易于生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光板和背光模组
[0001]本申请涉及背光模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导光板和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0002]侧入式导光板是一种将线光源或点光源均匀为面光源的光学元件,通常包括多个阵列排布于一侧表面的反射单元,当光线照射至反射单元,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各方向的光线相互混合达到匀光的效果。
[0003]目前,侧入式导光板设计的重点在于如何让光线均匀且尽可能垂直出光面出射,为解决该问题,相关技术中的一种解决方式是从近光侧到远光侧对反光单元做微调处理。
[0004]以上的技术虽然能一定程度上达到预想的匀光效果,但是,需要对仅仅数个微米的反光单元进行定点的微调,大大提高了制造成本。所以,需要一种在当前的生产力水平下能比较容易实现的导光板,使得光线以较高准直度从出光面均匀出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导光板生产难度较高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导光板和背光模组。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导光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导光板,包括入光面、出光面以及反光面,所述出光面与所述反光面相对平行设置,所述入光面连接且垂直于所述出光面和所述反光面;所述反光面包括多个第一V形表面和多个阵列分布的第二V形表面,所述第一V形表面平行于所述入光面方向的截面为V字形,所述第一V形表面沿远离所述入光面的方向延伸,且面积逐渐减小;所述第二V形表面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V形表面之间,且内陷于所述导光板,所述第二V形表面的V形底线与所述入光面平行,且与所述出光面平行,所述第二V形表面包括靠近所述入光面的第一反射面和靠近所述反射壁的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反射面相交的夹角为钝角,且所述第一反射面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反射面的宽度,所述宽度为垂直于所述V形底线方向上的尺寸大小。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反光面对射入的光线进行反射,每一次反射均使光线偏转固定角度,只有角度符合出光面的非全反射范围才能出射,不符合角度要求的光线经过多次反射,直至角度达标后才可出射,整个出光面上的光线具有较高准直度。
[0008]此外,第二V形表面从近光端到远光端的渐变,由第一V形表面控制,只需控制第一V形表面的深度走向,就可以实现对第二V形表面的调整,进而降低近光端的出光,增大远光端的出光,大大降低了精度要求和生产成本。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V形表面凸起或内陷于所述导光板。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V形表面内陷于导光板,导光板在反光面一侧为近似的平面,有利于和其他面元件的装配;当第一V形表面凸起于导光板,第一V形表面可以破坏反光面的平整度,防止基板吸附影响散热。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V形表面的顶角倒圆角或平角。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于冲模制造或倒模制造的导光板,其反光面模具易磨损的尖角被倒平或倒圆,模具的使用寿命更长,且多批次的产品尺寸精度更高。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V形表面的两个平面的夹角介于20
°
到120
°
的范围之间。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V形表面可使用通用尺寸的铣刀加工得到,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脱模更加方便,产品合格率更高。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V形表面在靠近所述入光面的一端突出或凹陷于所述导光板的尺寸在5μm到30μm范围内,所述第一V形表面在远离所述入光面的一端突出或凹陷于所述导光板的尺寸在0μm到10μm范围内。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V形表面凸出或内陷于导光板的部分,相对于整个导光板的厚度而言,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
[0017]优选的,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所述入光面的夹角在80
°
到89
°
的范围内。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来自入光面方向的光经过第一反射面的反射,以朝向出光面的方向传播。
[0019]优选的,所述第二反射面与所述反光壁的夹角在10
°
到45
°
的范围内。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来自反光壁方向的光经过第二反射面的反射,以朝向出光面的方向传播。
[0021]优选的,所述出光面上设有多个出光条,且所述出光条在所述出光面上的投影密铺;每个所述出光条与所述入光面均垂直,且每个所述出光条背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具有正的光焦度。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光面上多个出光条的微结构破坏了出光面的平整度,减低了出射光线全反射的概率,同时,正的光焦度对光线起聚光作用,在平行于入光面的平面上,原本发散的光经过出光条的调制,准直向垂直于出光面的方向。
[0023]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背光模组,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光源芯片、反光板,以及上述的导光板,所述光源芯片设置于所述入光面背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所述反光板设置于所述反光面背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背光模组能提供光强均匀,且出方向垂直于背光模组出光面。
[0025]优选的,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调光棱镜组,所述调光棱镜组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出光面外,所述调光棱镜组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调光棱镜,每一个所述的调光棱镜包括入光棱镜面、反射棱镜面和出光棱镜面,每一个所述调光棱镜都与所述第二V形表面平行,且位于其出光棱镜面靠近所述导光板一侧,所有所述调光棱镜的所述出光棱镜面共面,且平行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出光面;光线从所述入光棱镜面入射,经所述反射棱镜面反射后,从所述出光棱镜面出射。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线从入光棱镜面入射后,被反射棱镜面进行反射,因为入射光线的准直度较高,所以,每条光线的入射角、反射角也近似,相比于原本的光线,最终从出光棱镜面出射的光线,在垂直于反射棱镜轴线的方向发生了角度固定的偏转,仍保持有较高准直度。
[002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利用深度渐进的第一V形表面分隔多个尺寸相同且阵列分布的第二V形表面,使用简单的加工即可得到一整个反光面上尺寸渐变的多个反射网格单元,实现近光端与远光端之间的匀光,大大降低了对生产工艺的精度要求;2.第一V形表面可根据实际封装需求选择凸起或内陷于导光板,凸起的情况下可以有效破坏元件之间的真空,防止吸附和积热,而内陷的情况下可以保证反光面的平整,有利于贴合装配和控制光程、光路;3.第一V形表面的倒角有利于延长加工设备的使用寿命,V形角本身也有利于脱模;4.第二V形表面上第二反射面的设置,使得导光板对于照射至反射壁后反射回的光线也能进行准直,进一步提高出光强度;5.出光面上设有垂直入光面的出光条,破坏了出光面的准直度,降低全反射率,提高出光强度,且正的光焦度设置,在平行于入光面的方向上具有聚光效果,也不会对垂直于入光面方向上的准直度造成明显影响;6.出光面外的调光棱镜组能对导光板出射的光线进行进一步的调制,因为出射光本身的准直度较高,调光棱镜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光板(1),包括入光面(11)、出光面(12)以及反光面(13),所述出光面(12)与所述反光面(13)相对平行设置,所述入光面(11)连接且垂直于所述出光面(12)和所述反光面(13),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面(13)包括多个第一V形表面(131)和多个阵列分布的第二V形表面(132),所述第一V形表面(131)平行于所述入光面(11)方向的截面为V字形,所述第一V形表面(131)沿远离所述入光面(11)的方向延伸,且面积逐渐减小;所述第二V形表面(132)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V形表面(131)之间,且内陷于所述导光板(1),所述第二V形表面(132)的V形底线与所述入光面(11)平行,且与所述出光面(12)平行,所述第二V形表面(132)包括靠近所述入光面(11)的第一反射面(1321)和靠近所述反射壁(14)的第二反射面(1322),所述第一反射面(1321)和所述第二反射面(1322)相交的夹角为钝角,且所述第一反射面(1321)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反射面(1322)的宽度,所述宽度为垂直于所述V形底线方向上的尺寸大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V形表面(131)凸起或内陷于所述导光板(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V形表面(131)的顶角倒圆角或平角。4.根据权利要求1
‑
3中任一项所述的导光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V形表面(131)的两个平面的夹角介于20
°
到120
°
的范围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
‑
3中任一项所述的导光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V形表面(131)在靠近所述入光面(11)的一端突出或凹陷于所述导光板(1)的尺寸在5μm到30μm范围内,所述第一V形表面(131)在远离所述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越峰,阮绪红,张佳奕,陈媛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元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