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阳极无氰电镀银
‑
镍合金的方法、电镀液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镀
,尤其涉及一种双阳极无氰电镀银
‑
镍合金的方法、电镀液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镀银溶液分为氰化镀银溶液和无氰镀银溶液。氰化镀银溶液主要由银氰配盐和游离氰化物组成,镀液稳定可靠、电流效率高、有良好的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镀层结晶细致有光泽。但由于氰化物镀银液剧毒,具有污染环境、危害生产者的健康以及废液处理成本较高等缺点,所以人们希望用其他电镀工艺来取代氰化物电镀银工艺。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对无氰电镀银工艺提出了多种方案,将无氰电镀液分为酸性镀液和碱性镀液,酸性镀液的代表有硫代硫酸盐体系、亚硫酸盐体系、甲磺酸盐体系,碱性镀液的代表有丁二酰亚胺体系。其中酸性无氰镀液是电镀领域研究最多的,但酸性无氰镀液电镀工艺还不能得到合格的银
‑
镍(Ag
‑
Ni)合金镀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公开的酸性无氰镀液电镀工艺不能得到合格的银
‑
镍(Ag
‑
Ni)合金镀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阳极无氰电镀银
‑
镍合金的方法、电镀液及制备方法,采用可溶解的镍板、银板作为双阳极的电镀方案,电解金属离子能够避免电镀液产生浓差极化,银离子和镍离子在电镀液的作用下吸附到阴极的待镀工件上,镀层表面均匀,结合力强;银含量占比越高,镀层导电性越好,镍含量占比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阳极无氰电镀银
‑
镍合金的方法,包括电镀液制备和电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液制备包括无氰镀银电镀液制备和镀镍电镀液制备;所述无氰镀银电镀液制备,按质量浓度计,向烧杯A中加入甲磺酸银4.2g
‑
6.3g/L、尿素10g
‑
20g/L、碘化钾166g
‑
249g/L,不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使碘离子和银离子完全络合,形成稳定的络合物;络合时间8h
‑
12h,直到无氰镀银电镀液清澈且无沉淀物;所述镀镍电镀液制备,按质量浓度计,向烧杯B中加入硼酸10g
‑
20g/L、硫酸镍52.6g
‑
78.9g/L;烧杯B不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硼酸作为缓冲剂,使镀镍电镀液的pH值稳定在5.5
±
0.5的范围;络合时间8h
‑
12h,直到镀镍电镀液清澈且无沉淀物;实施电镀前,将无氰镀银电镀液、镀镍电镀液加入烧杯C中混合,按质量浓度计,向烧杯C中加入聚乙二醇4g/L、糖精0.3g/L、烟酸6g/L、聚乙烯吡咯烷酮4g/L、α,α
′‑
联吡啶0.3g/L、十二烷基硫酸钠4g/L,进行搅拌,直到电镀液清澈且无沉淀物;所述电镀,包括在电源正极连接银板和镍板,作为双阳极,在电源负极连接待镀工件,作为阴极;将电镀液加入电镀槽,控制电镀液温度35℃,pH值5.5
±
0.5,在阳极、阴极之间施加脉冲电源,阴极的脉冲电流密度为1.0A/dm2,占空比50%,待镀层厚度约为500nm时,完成电镀;制得均匀致密,满足外观以及实用性要求的银
‑
镍合金镀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阳极无氰电镀银
‑
镍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阳极无氰电镀银
‑
镍合金的方法还包括待镀工件的前处理,所述待镀工件的前处理包括打磨基体、水洗一、抛光、水洗二、除脂、热水清洗、冷水清洗、活化处理、水洗三、烘干;所述打磨基体步骤选用的砂纸规格为220#,500#,1000#,1500#,2000#,将待镀工件表面打磨光滑平整;打磨基体完成后进行水洗一;所述抛光步骤采用金相试样抛光机配合粒度为W2.5和W0.5的抛光喷雾,使用喷雾顺序由粗颗粒到细颗粒,直至待镀工件呈镜面光亮,能清晰照出影像,之后进行水洗二;水洗二之后使用丙酮进行除脂,然后进行热水清洗、冷水清洗;所述活化处理步骤采用体积分数5%的H2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传波,郦博文,朱明航,吕天一,汪笑天,琚翔,龚凯飞,邹文楷,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江苏科技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