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充电电压的串联电池模块失效单体诊断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76167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充电电压的串联电池模块失效单体诊断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采集串联电池模块中各单体在充电前的初始电压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充电电压的串联电池模块失效单体诊断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串联电池模块失效单体诊断方法及系统,尤其是基于充电电压的串联电池模块失效单体诊断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环境恶化和能源危机给传统汽车发展带来了双重压力,因此电动汽车己经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一种电能的存储和转化装置,能够在几乎不付出环境污染代价的同时以极高的效率转化能量,因而受到科技领域的广泛关注。
[0003]目前电动汽车通常使用锂离子电池组作为动力源,为了满足电动汽车电压需求需将数十节甚至上百节电池串联起来使用。通常把电池模组中在一致性上和其他单体相差很多的单体电池称为失效电池,随着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寿命的增加,电池模组中各单体的容量、内阻等参数越趋向于不一致,若能在电池使用过程中及时发现电池模组中低容量和高内阻单体,并及时更换这些失效单体,可有效提升电池模组SOH、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但是,由于单体电池成组后其内阻性参数难以精确测量,现有的失效检测方法主要有内阻检测法、静态容量测试法,其都存在各自局限性,如使用场景、便捷性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诊断准确性高的基于充电电压的串联电池模块失效单体诊断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诊断准确性高的基于充电电压的串联电池模块失效单体诊断系统。
[0005]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充电电压的串联电池模块失效单体诊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06]采集串联电池模块中各单体在充电前的初始电压V
b
、充电过程中的平均充电电压V
a
以及充电完成后的终止充电电压V
t

[0007]计算各单体的电压极差V
tb
和电压差值V
ab
,根据所述电压极差V
tb
诊断所述串联电池模块中容量最小的单体,根据所述电压差值V
ab
诊断所述串联电池模块中内阻最大的单体;其中V
tb
=V
t

V
b
,V
ab
=V
a

V
b

[0008]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电压极差V
tb
诊断所述串联电池模块中容量最小的单体包括:计算所述串联电池模块中每个单体的电压极差V
tb
,所述电压极差V
tb
最大的单体为容量最小的单体。
[0009]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电压差值V
ab
诊断所述串联电池模块中内阻最大的单体包括:计算所述串联电池模块中每个单体的电压差值V
ab
,电压差值V
ab
最大的单体为内阻最大的单体。
[0010]进一步地,所述各单体在充电前的初始电压V
b
为串联电池模块经过放电和静置后的各单体的电压;所述放电的截止条件为串联电池模块中任一单体放电至放电截止电压,所述静置的时间不低于40分钟。
[0011]进一步地,各单体所述充电完成后的终止充电电压V
t
为串联电池模块经过充电和静置后的各单体的电压;所述充电采用恒流充电,所述充电的截止条件为串联电池模块中任一单体充电至充电截止电压,所述静置的时间不低于40分钟。
[0012]进一步地,,各单体所述充电过程中的平均充电电压V
a
为:
[0013][0014]其中n为从充电开始到充电结束采集的联电池模块中某节单体的电压值的个数,V
i
为采集的联电池模块中某节单体的第i个的电压值。
[001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充电电压的串联电池模块失效单体诊断系统,包括:
[0016]电压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串联电池模块中各单体在充电前的初始电压V
b
、充电过程中的平均充电电压V
a
以及充电完成后的终止充电电压V
t

[0017]失效单体诊断单元,用于计算各单体的电压极差V
tb
和电压差值V
ab
,根据所述电压极差V
tb
诊断所述串联电池模块中容量最小的单体,根据所述电压差值V
ab
诊断所述串联电池模块中内阻最大的单体;其中V
tb
=V
t

V
b
,V
ab
=V
a

V
b

[0018]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电压极差V
tb
诊断所述串联电池模块中容量最小的单体包括:计算所述串联电池模块中每个单体的电压极差V
tb
,所述电压极差V
tb
最大的单体为容量最小的单体;所述根据所述电压差值V
ab
诊断所述串联电池模块中内阻最大的单体包括:计算所述串联电池模块中每个单体的电压差值V
ab
,电压差值V
ab
最大的单体为内阻最大的单体。
[0019]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加载至处理器时实现所述的基于充电电压的串联电池模块失效单体诊断方法。
[002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所述的基于充电电压的串联电池模块失效单体诊断方法。
[0021]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不需要复杂的电池模型,仅在充电过程中即可完成串联电池模块失效单体的诊断,根据单体电池电压极差V
bt
大小定性诊断串联电池模块中容量最小单体,根据平均电压V
a
和初始电压V
b
的差值V
ab
大小定性诊断出串联电池模块中内阻最大单体,计算过程简单且诊断准确度高。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串联电池模块部分充电电压曲线和完整的充电电压曲线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不同荷电状态SOC、容量C、内阻R的单体充电电压曲线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串联电池模组放电、搁置、充电电压曲线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充电电压的串联电池模块失效单体诊断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27]如图1所述为串联电池模块部分充电电压曲线和完整的充电电压曲线,电池在充、
放电过程中,为了保护电池单体,当串联模组中某节单体达到充、放电截止电压时,电池组停止充放电。放电过程中,当串联模组中某节单体电池达到放电截止电压时,串联模组停止放电,这也导致下次充电过程中各节单体电池初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充电电压的串联电池模块失效单体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采集串联电池模块中各单体在充电前的初始电压V
b
、充电过程中的平均充电电压V
a
以及充电完成后的终止充电电压V
t
;计算各单体的电压极差V
tb
和电压差值V
ab
,根据所述电压极差V
tb
诊断所述串联电池模块中容量最小的单体,根据所述电压差值V
ab
诊断所述串联电池模块中内阻最大的单体;其中V
tb
=V
t

V
b
,V
ab
=V
a

V
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充电电压的串联电池模块失效单体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压极差V
tb
诊断所述串联电池模块中容量最小的单体包括:计算所述串联电池模块中每个单体的电压极差V
tb
,所述电压极差V
tb
最大的单体为容量最小的单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充电电压的串联电池模块失效单体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压差值V
ab
诊断所述串联电池模块中内阻最大的单体包括:计算所述串联电池模块中每个单体的电压差值V
ab
,电压差值V
ab
最大的单体为内阻最大的单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充电电压的串联电池模块失效单体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单体在充电前的初始电压V
b
为串联电池模块经过放电和静置后的各单体的电压;所述放电的截止条件为串联电池模块中任一单体放电至放电截止电压,所述静置的时间不低于40分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充电电压的串联电池模块失效单体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单体所述充电完成后的终止充电电压V
t
为串联电池模块经过充电和静置后的各单体的电压;所述充电采用恒流充电,所述充电的截止条件为串联电池模块中任一单体充电至充电截止电压,所述静置的时间不低于40分钟。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充电电压的串联电池模块失效单体诊断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钱郑绍元陈凯翔葛浪陈彪何艳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淮工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