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气相抽提技术修复的地下水治理湿度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5649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地下水治理技术领域,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利用气相抽提技术修复的地下水治理湿度分离器,通过侧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动力机,动力机输出端通过传动皮带连接进行传动的方式与过滤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接,动力机带动转动套筒进行低转速转动,转动套筒内壁开设有过滤孔,过滤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使得通过过滤网的地下水会在转动套筒的内部发生沉淀,并附着在过滤网的内侧,从而完成初步的过滤,这种过滤方式会先将大颗粒的杂物首先从地下水中过滤出去,避免后续的湿度分离作业中过快的产生大量的杂物而导致需要频繁清理的问题,此外,该过滤方式利用液体压强差的作用,不需要外部设备提供动力,简化了整体结构,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了生产制造成本。了生产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气相抽提技术修复的地下水治理湿度分离器


[0001]本申请涉及地下水治理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气相抽提技术修复的地下水治理湿度分离器。

技术介绍

[0002]地下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是城市居民用水和工业用水的重要来源之一,在一些地区,由于一些原因导致地下水受到污水以及微生物的污染,为了避免受到污染的地下水随着流动对整个地下水系造成更大的污染,会对受到污染的地下水进行湿度分离处理,传统的湿度分离器由加热设备、收集设备、除杂设备以及气相抽提设备构成,使用过程中加热设备会对污水进行加热,并通过收集设备对手蒸气收集,从而实现分离,同时除杂设备会对烘干后的杂物进行清理,这种结构的湿度分离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成本低廉等优点。
[0003]虽然现有的湿度分离器具有上述的诸多优点,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污染后的杂物在被烘干后具有较大的粘附性,造成对加热板以及滤网的阻塞,导致后续的加热效果以及过滤效果造成影响,导致其湿度分离效率大大降低,对此,本申请文件提出一种湿度分离器,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气相抽提技术修复的地下水治理湿度分离器,包括污水池:所述污水池正面和背面靠近底部的位置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侧板,所述污水池外表面的一端靠近底部的位置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供电装置,所述污水池的顶部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通过杆孔配合的方式套设有供料管道,供料管道与污水池的内腔相连通,所述侧板顶部靠近一端的位置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击打装置,所述侧板顶部靠近中间的位置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排料槽,所述污水池顶部靠近正面和背面的位置上均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轴座,所述轴座的一侧通过轴孔配合的方式活动套接有过滤装置,所述侧板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动力机,所述动力机输出端通过传动皮带连接进行传动的方式与过滤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接。
[0005]进一步,所述供电装置包括电源,所述电源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电源顶部靠近两侧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一端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电刷,电刷与过滤装置相对应。
[0006]进一步,所述供电装置的输出端通过输电线路连接的方式与电刷的输入端相连接。
[0007]进一步,所述击打装置包括垫块,垫块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在侧板的顶部,所述垫块的顶部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
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打击板,打击板与过滤装置相接触。
[0008]进一步,所述打击板的材质为具弹性的金属材料。
[0009]进一步,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转动套筒,所述转动套筒内壁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分隔板,分隔板的数量为三个并以线性阵列的方式分布,所述转动套筒内壁位于分隔板之间的位置上通过钻床钻孔的方式开设有过滤孔,过滤孔的数量为四个并以环形阵列的方式分布,所述过滤孔的内部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转动套筒外表面的两端通过整体铸造的方式固定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从动轮,从动轮通过传动皮带与动力机相连接,所述转动套筒的外表面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烘干装置,烘干装置以环形阵列的方式分布。
[0010]进一步,所述烘干装置包括隔热板,所述隔热板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导电杆,所述导电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加热板,加热板以线性阵列的方式分布,加热板与过滤网相接触。
[0011]进一步,所述过滤装置在转动的过程中电刷会依次与导电杆相接触,打击板会依次与从动轮相接触。
[0012]本申请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0013]1、被污染的地下水通过供料管道进入到污水池的内部,此时污水池内部的地下水液面高度提高,从而没过过滤装置的底部,使得过滤网两侧的液体压强发生变化,地下水在压强差的作用下通过过滤网进入到转动套筒的内部,在该过程中会对地下水进行初步过滤,由于动力机带动转动套筒进行低转速转动,使得通过过滤网的地下水会在转动套筒的内部发生沉淀,并附着在过滤网的内侧,从而完成初步的过滤,这种过滤方式会先将大颗粒的杂物首先从地下水中过滤出去,避免后续的湿度分离作业中过快的产生大量的杂物而导致需要频繁清理的问题,此外,该过滤方式利用液体压强差的作用,不需要外部设备提供动力,简化了整体结构,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
[0014]2、在过滤装置的转动过程中,由于电刷会依次与导电杆相接触,并在接触的过程中电源会对该烘干装置进行供电,从而使加热板通电加热,并且加热板与过滤网相接触,从而对过滤网内部附着的杂物进行烘烤,在高温的作用下,对附着杂物内部的水分烘干,同时杀死杂物内部的微生物,从而实现对地下水实现湿度分离效果,这种烘干方式使得烘干过程中杂物已经与转动套筒内部的地下水脱离接触,不会使烘干后的杂物再次吸水,提高了湿度分离的效率,同时电刷与导电杆之间的接触方式保证该装置处在最低的耗能状态,并且能够保证烘干作业能够正常进行,降低了该装置的运行成本。
[0015]3、过滤装置在转动的过程中,烘干装置会与打击板发生接触并发生形变,由于打击板的材质为具弹性的金属材料,使得打击板发生形变并与烘干装置脱离接触后,会在弹性的作用下发生复位,并对过滤网的表面进行敲击,使得烘干后附着在过滤网内壁的杂物脱落,避免过滤网表面的滤孔被阻塞造成后续过滤效率降低的问题,提高了该装置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0016]4、脱落后的杂物会落在排料槽的顶部,并且随着排料槽的斜面从过滤装置的内部排出,同时,过滤装置内部烘干产生的部分水蒸气也能够在排料槽的底板凝结成水珠并同时沿着斜面流出,实现抛出的杂物能够与干净的蒸馏水能够分流运输,方便进行收集,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7]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公开的原理。
[0018]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公开,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图2中A方向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供电装置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击打装置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结构过滤装置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结构过滤装置前视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图7中B方向剖面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烘干装置示意图。
[0019]图中:1、污水池;2、侧板;3、安装板;4、供电装置;41、电源;42、连接座;43、电刷;5、顶板;6、供料管道;7、击打装置;71、垫块;72、连接杆;73、安装座;74、打击板;8、支撑板;9、排料槽;10、轴座;11、过滤装置;111、转动套筒;112、分隔板;113、过滤孔;114、过滤网;115、连接轴;116、从动轮;117、烘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气相抽提技术修复的地下水治理湿度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池(1):所述污水池(1)正面和背面靠近底部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侧板(2),所述污水池(1)外表面的一端靠近底部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供电装置(4),所述污水池(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5),所述顶板(5)的顶部套设有供料管道(6),供料管道(6)与污水池(1)的内腔相连通,所述侧板(2)顶部靠近一端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击打装置(7),所述侧板(2)顶部靠近中间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排料槽(9),所述污水池(1)顶部靠近正面和背面的位置上均固定安装有轴座(10),所述轴座(10)的一侧活动套接有过滤装置(11),所述侧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动力机(12),所述动力机(12)输出端通过传动皮带连接进行传动的方式与过滤装置(11)的输入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气相抽提技术修复的地下水治理湿度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4)包括电源(41),所述电源(41)与安装板(3)固定连接,所述电源(41)顶部靠近两侧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连接座(42),所述连接座(4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电刷(43),电刷(43)与过滤装置(11)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气相抽提技术修复的地下水治理湿度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4)的输出端通过输电线路连接的方式与电刷(43)的输入端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气相抽提技术修复的地下水治理湿度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击打装置(7)包括垫块(71),垫块(71)固定安装在侧板(2)的顶部,所述垫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敏吴涛李名升徐蕾李宗超鹿守敢高媛媛周玉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徐州环境监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