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带自动纠偏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5572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网带自动纠偏机构,包括前支架、第一长圆孔、第一前轴承、第二前轴承、前螺杆、第一从动伞齿轮、第一驱动伞齿轮、前伺服电机、后支架、第二长圆孔、第一后轴承、第二后轴承、后螺杆、第二从动伞齿轮、第二驱动伞齿轮、后伺服电机、支撑轴、前驱动螺管、后驱动螺管、滚筒、环状网带、压力监测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使网带跑偏后及时发现,并且自动对网带进行纠偏,提高网带的纠偏效率。提高网带的纠偏效率。提高网带的纠偏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网带自动纠偏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网带纠偏的
,特别是网带自动纠偏机构的


技术介绍

[0002]在标准件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工件进行淬火处理,以提高金属件的机械性能,诸如硬度、耐磨性、弹性极限、疲劳强度等,以强化金属件,充分发挥金属件性能的潜力,对工件进行淬火会用到淬火炉,淬火炉在上下料的过程中依靠网带运输工件,网带带运转过程中跑偏是一种常有的情况,当前网带的跑偏之后主要依靠人力发现,往往不能够及时发现网带跑偏,而且当前网带的纠偏也主要依靠人力拧动螺杆调整,当前网带跑偏情况的发现不及时,网带纠偏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网带自动纠偏机构,能够使网带跑偏后及时发现,并且自动对网带进行纠偏,提高网带的纠偏效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网带自动纠偏机构,包括前支架、第一长圆孔、第一前轴承、第二前轴承、前螺杆、第一从动伞齿轮、第一驱动伞齿轮、前伺服电机、后支架、第二长圆孔、第一后轴承、第二后轴承、后螺杆、第二从动伞齿轮、第二驱动伞齿轮、后伺服电机、支撑轴、前驱动螺管、后驱动螺管、滚筒、环状网带、压力监测机构,所述前支架前端面设有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一长圆孔,第一长圆孔前侧设有第一前轴承、第二前轴承、前螺杆,前螺杆设置方向与第一长圆孔设置方向一致,第一长圆孔右侧的前螺杆上套有同轴的第一前轴承且第一前轴承固定在前支架前端,第一长圆孔左侧的前螺杆上套有同轴的第二前轴承且第二前轴承固定在前支架前端,第二前轴承左侧的前螺杆上设有同轴的第一从动伞齿轮,第一从动伞齿轮下端设有相啮合的第二驱动伞齿轮,第二驱动伞齿轮下端面设有用于驱动第二驱动伞齿轮旋转的前伺服电机,所述后支架后端面设有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二长圆孔,第二长圆孔后侧设有第一后轴承、第二后轴承、后螺杆,后螺杆设置方向与第二长圆孔设置方向一致,第二长圆孔右侧的后螺杆上套有同轴的第一后轴承且第一后轴承固定在后支架后端,第二长圆孔左侧的后螺杆上套有同轴的第二后轴承且第二后轴承固定在后支架后端,第二后轴承左侧的后螺杆上设有同轴的第二从动伞齿轮,第二从动伞齿轮下端设有相啮合的第二驱动伞齿轮,第二驱动伞齿轮下端面设有用于驱动第二驱动伞齿轮旋转的后伺服电机,所述前支架、后支架对称设置且前支架、后支架均左右方向设置,前支架、后支架之间设有左右方向设置的环状网带,环状网带内孔最右端设有前后方向设置的滚筒,滚筒内孔设有同轴的支撑轴且支撑轴与滚筒之间连有同轴的轴承,支撑轴前端穿过第一长圆孔,支撑轴前端面设有左右方向设置的前驱动螺管,前驱动螺管与支撑轴前端面铰接且铰接轴竖直设置,前螺杆拧在前驱动螺管内,支撑轴后端穿过第二长圆孔,支撑轴后端面设有左右方向设置的后驱动螺管,后驱动螺管与支撑轴后端面铰接且铰接轴竖直设置,环状网带与前支架、后支架之间设有压力监测机构,前伺服电机、后伺服电机、压力监测机构均与
PLC控制器相连。
[0005]作为优选,所述压力监测机构包括前挡板、前压力感应装置、前承压板、前限位孔、前压缩弹簧、限位杆、后挡板、后压力感应装置、后承压板、后限位孔、后压缩弹簧,所述前挡板、前压力感应装置、前承压板、前限位孔、前压缩弹簧均设在环状网带与前支架之间,前挡板竖直设置且靠近环状网带,前挡板前侧设有前承压板,前挡板、前承压板之间夹有前压力感应装置,前承压板前端面边缘设有若干个前限位孔,前限位孔向后穿透前挡板,每个前限位孔内设有同轴的限位杆且前限位孔与限位杆之间滑动配合,限位杆的设置方向与环状网带长度方向垂直且限位杆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在前支架、后支架上,限位杆设在环状网带内侧,前承压板与前支架之间的限位杆上套有同轴的前压缩弹簧,所述后挡板、后压力感应装置、后承压板、后限位孔、后压缩弹簧均设在环状网带与后支架之间,后挡板竖直设置且靠近环状网带,后挡板后侧设有后承压板,后挡板、后承压板之间夹有后压力感应装置,后承压板后端面边缘设有若干个后限位孔,后限位孔向前穿透后挡板,后限位孔与限位杆一一对应,限位杆后端穿过后限位孔且后限位孔与限位杆之间滑动配合,后承压板与后支架之间的限位杆上套有同轴的后压缩弹簧。
[0006]作为优选,若干个所述限位杆之间互相平行,限位杆设置时避开前压力感应装置、后压力感应装置。
[0007]作为优选,所述前挡板、后挡板顶端水平面高度高于环状网带顶端水平面高度,前挡板、后挡板底端水平面高度低于环状网带底端水平面高度,前挡板、后挡板左右两端均向远离环状网带的方向弯折。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从动伞齿轮外径大于第一驱动伞齿轮外径,第二从动伞齿轮外径大于第二驱动伞齿轮外径。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长圆孔、第二长圆孔的宽度均与支撑轴的直径相等。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使网带跑偏后及时发现,并且自动对网带进行纠偏,提高网带的纠偏效率;通过设置压力监测机构的方式,利用前压力感应装置、后压力感应装置分别实时监测环状网带前后两端的压力,通过压力变化反应环状网带的偏移状况,简单、高效;通过设置前挡板、后挡板顶端水平面高度高于环状网带顶端水平面高度,前挡板、后挡板底端水平面高度低于环状网带底端水平面高度,使环状网带上下两端都被监测到,确保环状网带的偏移能够被及时检测;通过设置前挡板、后挡板左右两端均向远离环状网带的方向弯折,由于环状网带边缘并非是光滑平面,有了弯折的弧形边过渡,能够防止环状网带被前挡板、后挡板边缘卡住;通过设置第一从动伞齿轮外径大于第一驱动伞齿轮外径,第二从动伞齿轮外径大于第二驱动伞齿轮外径,使第一从动伞齿轮和第一驱动伞齿轮、第二从动伞齿轮和第二驱动伞齿轮之间分别组成一个减速齿轮组,配合前伺服电机、后伺服电机精确的走位,能够精准驱动前螺杆、后螺杆;通过设置第一长圆孔、第二长圆孔的宽度均与支撑轴的直径相等,防止支撑轴在第一长圆孔、第二长圆孔内上下跳动。
[0011]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网带自动纠偏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专利技术网带自动纠偏机构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专利技术网带自动纠偏机构的前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参阅图1、图2、图3,本专利技术网带自动纠偏机构,包括前支架1、第一长圆孔11、第一前轴承12、第二前轴承13、前螺杆14、第一从动伞齿轮15、第一驱动伞齿轮16、前伺服电机17、后支架2、第二长圆孔21、第一后轴承22、第二后轴承23、后螺杆24、第二从动伞齿轮25、第二驱动伞齿轮26、后伺服电机27、支撑轴3、前驱动螺管31、后驱动螺管32、滚筒4、环状网带5、压力监测机构6,所述前支架1前端面设有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一长圆孔11,第一长圆孔11前侧设有第一前轴承12、第二前轴承13、前螺杆14,前螺杆14设置方向与第一长圆孔11设置方向一致,第一长圆孔11右侧的前螺杆14上套有同轴的第一前轴承12且第一前轴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网带自动纠偏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支架(1)、第一长圆孔(11)、第一前轴承(12)、第二前轴承(13)、前螺杆(14)、第一从动伞齿轮(15)、第一驱动伞齿轮(16)、前伺服电机(17)、后支架(2)、第二长圆孔(21)、第一后轴承(22)、第二后轴承(23)、后螺杆(24)、第二从动伞齿轮(25)、第二驱动伞齿轮(26)、后伺服电机(27)、支撑轴(3)、前驱动螺管(31)、后驱动螺管(32)、滚筒(4)、环状网带(5)、压力监测机构(6),所述前支架(1)前端面设有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一长圆孔(11),第一长圆孔(11)前侧设有第一前轴承(12)、第二前轴承(13)、前螺杆(14),前螺杆(14)设置方向与第一长圆孔(11)设置方向一致,第一长圆孔(11)右侧的前螺杆(14)上套有同轴的第一前轴承(12)且第一前轴承(12)固定在前支架(1)前端,第一长圆孔(11)左侧的前螺杆(14)上套有同轴的第二前轴承(13)且第二前轴承(13)固定在前支架(1)前端,第二前轴承(13)左侧的前螺杆(14)上设有同轴的第一从动伞齿轮(15),第一从动伞齿轮(15)下端设有相啮合的第二驱动伞齿轮(16),第二驱动伞齿轮(16)下端面设有用于驱动第二驱动伞齿轮(16)旋转的前伺服电机(17),所述后支架(2)后端面设有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二长圆孔(21),第二长圆孔(21)后侧设有第一后轴承(22)、第二后轴承(23)、后螺杆(24),后螺杆(24)设置方向与第二长圆孔(21)设置方向一致,第二长圆孔(21)右侧的后螺杆(24)上套有同轴的第一后轴承(22)且第一后轴承(22)固定在后支架(2)后端,第二长圆孔(21)左侧的后螺杆(24)上套有同轴的第二后轴承(23)且第二后轴承(23)固定在后支架(2)后端,第二后轴承(23)左侧的后螺杆(24)上设有同轴的第二从动伞齿轮(25),第二从动伞齿轮(25)下端设有相啮合的第二驱动伞齿轮(26),第二驱动伞齿轮(26)下端面设有用于驱动第二驱动伞齿轮(26)旋转的后伺服电机(27),所述前支架(1)、后支架(2)对称设置且前支架(1)、后支架(2)均左右方向设置,前支架(1)、后支架(2)之间设有左右方向设置的环状网带(5),环状网带(5)内孔最右端设有前后方向设置的滚筒(4),滚筒(4)内孔设有同轴的支撑轴(3)且支撑轴(3)与滚筒(4)之间连有同轴的轴承,支撑轴(3)前端穿过第一长圆孔(11),支撑轴(3)前端面设有左右方向设置的前驱动螺管(31),前驱动螺管(31)与支撑轴(3)前端面铰接且铰接轴竖直设置,前螺杆(14)拧在前驱动螺管(31)内,支撑轴(3)后端穿过第二长圆孔(21),支撑轴(3)后端面设有左右方向设置的后驱动螺管(32),后驱动螺管(32)与支撑轴(3)后端面铰接且铰接轴竖直设置,环状网带(5)与前支架(1)、后支架(2)之间设有压力监测机构(6),前伺服电机(17)、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华吾嘉兴陈宇超马波
申请(专利权)人:三马紧固件浙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