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缸体的表面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5526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缸体的表面处理装置,涉及缸体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处理装置主体,所述处理装置主体的表面上固定安装有操控面板,且所述处理装置主体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疏水阀,所述处理装置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主体底座,且所述处理装置主体的顶部搭接有固定顶盖。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具备振动驱动器、连接端、振动端头,解决现有的处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装置无法在内部对缸体进行振荡,导致缸体表面上的污垢在清洗时容易堆积在拐角中,影响装置对缸体清理效果的问题,通过以上结构结合以达到使处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振荡机构使装置可以在内部对缸体进行振荡,有利于将缸体表面的污垢进行震落,增强装置对机械清理效果。增强装置对机械清理效果。增强装置对机械清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缸体的表面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缸体加工
,具体为一种缸体的表面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发动机缸体铸造领域,需要对发动机缸体毛坯进行抛丸处理,抛丸后需要保证水套内腔的清洁度符合技术要求,目前采用的方法是在缸体铸件进入抛丸机之前采用人工利用风铲对水套内腔的残砂进行振动清理,使缸体水套内腔的残砂能松动,方便提高后期的抛丸效果,满足缸体抛丸后的清洁度的要求,一个人利用一台手提式风铲一次只能清理一个水套孔,而一个缸体需要清理多个水套孔,清理效率低,只能通过增加人工来满足生产效率,由于清理方式、角度的不同,水套内腔的残砂紧固程度不同,在清理过程中铲头会断裂,造成铸件废品。
[0003]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为2017年12月22,公开日为2017年12月22日的中国专利文件,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预清理缸体水套内腔残砂装置,该残砂装置包括:一根水平方向的横梁;所述横梁两端连接有与横梁垂直地向地面延伸的相互对称的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所述横梁与所述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构成一个开口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的另一端面分别连接有与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垂直的且自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的端面向与所述横梁垂直方向的两侧延伸的相互对称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
[0004]针对上述技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会存在以下问题:
[0005]1、现有的处理装置在使用时,装置无法在内部对缸体进行旋转,导致污垢在振荡清洗时堆积在拐角中,降低处理效果的问题;
[0006]2、现有的处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装置无法在内部对缸体进行振荡,导致缸体表面上的污垢在清洗时容易堆积在拐角中,影响装置对缸体清理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缸体的表面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缸体的表面处理装置,包括处理装置主体,所述处理装置主体的表面上固定安装有操控面板,且所述处理装置主体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疏水阀,所述处理装置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主体底座,且所述处理装置主体的顶部搭接有固定顶盖,所述处理装置主体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
[0009]所述处理装置主体包括振荡单元、旋转单元、夹持单元。
[0010]所述固定顶盖包括清洗单元、抬升单元、烘干单元。
[0011]所述处理装置主体包括振荡单元、旋转单元、夹持单元。
[0012]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振荡单元包括振动主体、主体驱动、控制连线、卡接放置槽,所述振动主体的表面固定安装在处理装置主体的内壁上,且所述振动主体的外侧固定
安装在控制连线的内侧。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利用处理装置主体中的主体驱动对内部的控制连线进行控制。
[001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主体驱动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在处理装置主体的内壁上,且所述主体驱动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处理装置主体的内壁上,所述控制连线的表面固定安装在主体驱动的内壁上,所述卡接放置槽开设于处理装置主体的顶部两侧。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利用控制连线对振动主体进行控制,使振动主体产生超声波,对水中的缸体进行振荡,有利于将缸体表面的污垢进行震落。
[001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旋转单元包括旋转主体、旋转控制器、连接控制端、旋转机构、缸体放置板,所述旋转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处理装置主体的内壁上,所述旋转控制器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旋转主体的内壁上,所述连接控制端的外侧固定安装在旋转控制器的内侧。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通过旋转主体中的旋转控制器对连接控制端内侧的旋转机构进行控制,使旋转机构进行旋转。
[001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控制端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旋转主体的内壁上,所述旋转机构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旋转主体的内壁上,所述旋转机构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连接控制端的内侧,所述缸体放置板的底部活动安装在旋转机构的顶部。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利用旋转机构带动缸体放置板上的夹持主体进行转动,避免污垢堆积在拐角中。
[002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夹持单元包括夹持主体、推伸驱动器、缸体夹持推板,所述夹持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在缸体放置板的顶部,所述推伸驱动器的外侧固定安装在夹持主体的内壁上,所述缸体夹持推板的外侧固定安装在推伸驱动器的内侧,且所述缸体夹持推板的底部搭接在缸体放置板的顶部。
[00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利用夹持主体中的推伸驱动器向内侧进行推伸,利用推伸驱动器推动缸体夹持推板对缸体进行夹持,避免缸体发生倾倒。
[0022]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清洗单元包括固定转轴、内壁清扫刮板,所述固定转轴的顶部活动安装在固定顶盖的底部,所述内壁清扫刮板的顶部固定安装在固定转轴的底部。
[00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内壁清扫刮板伸入缸体中,通过固定转轴带动内壁清扫刮板转动,可以对缸体内壁进行清洗,使内壁更加洁净。
[002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抬升单元包括升降机构、升降控制器、升降驱动元件、升降主体,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部固定安装在固定顶盖的底部,所述升降控制器的顶部固定安装在升降机构的底部,所述升降驱动元件的顶部固定安装在升降控制器的底部,且所述升降驱动元件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升降主体的内壁上,所述升降主体的表面固定安装在卡接放置槽的内壁上。
[00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通过升降驱动元件对升降控制器进行驱动,通过升降控制器控制升降机构进行升缩,利用升降机构抬升固定顶盖的高度。
[002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烘干单元包括热烘主体、热烘控制器、热源烘干棒、防水透明隔板、控制连接器、连接端、主体控制端,所述热烘主体的顶部固定安装在固定顶盖的底部,所述热烘控制器的内侧固定安装在热烘主体的左右两侧,所述热源烘干棒的内侧固
定安装在热烘控制器的外侧,所述防水透明隔板的内侧固定安装在热烘主体的表面上,所述控制连接器的顶部固定安装在热烘主体的内壁上,所述连接端的顶部固定安装在控制连接器的底部,所述主体控制端的内侧固定安装在连接端的左右两侧,且所述主体控制端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热烘主体的内壁上,所述主体控制端的外侧固定安装在热烘控制器的内侧。
[002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固定顶盖底部热烘主体内部的控制连接器对连接端左右两侧的主体控制端进行操控,通过主体控制端控制热烘控制器进行运转,使热源烘干棒产生热量光源,对内部的缸体进行照射,使缸体上的水渍快速进行烘干,避免表面容易出现锈迹,利用防水透明隔板在清洗时可以将外界的水源进行隔绝,防止水源进入热烘主体中。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一种缸体的表面处理装置,为了具备振动主体、主体驱动、控制连线,解决现有的处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装置无法在内部对缸体进行振荡,导致缸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缸体的表面处理装置,包括处理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主体(1)的表面上固定安装有操控面板(2),且所述处理装置主体(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疏水阀(3),所述处理装置主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主体底座(4),且所述处理装置主体(1)的顶部搭接有固定顶盖(5),所述处理装置主体(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6);所述处理装置主体(1)包括振荡单元、旋转单元、夹持单元;所述固定顶盖(5)包括清洗单元、抬升单元、烘干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缸体的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单元包括振动主体(11)、主体驱动(12)、控制连线(15)、卡接放置槽(16),所述振动主体(11)的表面固定安装在处理装置主体(1)的内壁上,且所述振动主体(11)的外侧固定安装在控制连线(15)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缸体的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驱动(12)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在处理装置主体(1)的内壁上,且所述主体驱动(12)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处理装置主体(1)的内壁上,所述控制连线(15)的表面固定安装在主体驱动(12)的内壁上,所述卡接放置槽(16)开设于处理装置主体(1)的顶部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缸体的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单元包括旋转主体(13)、旋转控制器(131)、连接控制端(132)、旋转机构(133)、缸体放置板(134),所述旋转主体(13)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处理装置主体(1)的内壁上,所述旋转控制器(131)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旋转主体(13)的内壁上,所述连接控制端(132)的外侧固定安装在旋转控制器(131)的内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缸体的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控制端(132)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旋转主体(13)的内壁上,所述旋转机构(133)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旋转主体(13)的内壁上,所述旋转机构(133)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连接控制端(132)的内侧,所述缸体放置板(134)的底部活动安装在旋转机构(133)的顶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缸体的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单元包括夹持主体(14)、推伸驱动器(1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挺坚樊武鑫虞舜凯施鹏杰施建芳苏彬丹赵谓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缙云县三鼎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