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纤维的生产方法,将竹子锯断、剖开、软化后,将竹材送到竹子开纤分离机实现梳解开纤分离、气流分类得到竹丝状纤维;煮练后将竹丝状纤维沥干,然后清洗后、脱水、上油、晾干;再进行酶处理后得到粗竹原纤维。然后再经精细化处理,清洗脱水、漂白、清洗、脱水上油,晾干后,乳化液养生得到精竹原纤维。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效率高、加工成本低,可制取直径在0.03-0.15毫米、长度在30-300毫米的竹纤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景4支术竹纤维是从自然生长的竹子中提取出的一种纤维素纤维,是继棉、麻、 毛、丝之后的第五大天然纤维。竹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 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同时又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 臭和抗紫外线功能。专家指出,竹纤维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天然环保型绿色 纤维。但迄今为止,竹纤维的生产基本上采用截段、分片、去青、去黄、蒸煮、 压轧成竹丝束等工序,脱离不了先成竹片再成竹纤维束的工艺,其加工技术 较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加工设备功能单一,加工材料浪费严重,无法对整 根竹子或竹边角料进行加工以实现高效规模化生产。而且目前制备方法中的 关^t工序未充分利用竹材的结构特点,其加工时机选择不当,未在竹材最佳 力学性能点实施开纤,竹纤维精细化工艺不尽合理,所生产的竹纤维质量差, 纤维粗、短、硬,纤维均匀度、长度、细度、强度等指标不仅达不到纺织用 纤維的要求,甚至还不能满足制备复合材料、非织造材料的要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第200710164843.5公开了一种竹纤维有机加工工艺。这种 竹纤维有机加工工艺为按选材分类,分别进行截断;按照竹黄、竹青将竹 材分片;用分丝机对蒸煮后的竹青、竹黄分别进行分丝;经过软化;漂洗; 漂白;提取了竹纤維。其加工技术较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加工设备功能单 一,加工材料浪费严重,无法对整根竹子或竹边角料进行加工以实现高效规 模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加工成本低的竹6纤维的生产方法,可制取直径在0.03-0.15毫米、长度在30-300毫米的竹纤维。 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三种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之一一种,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10:锯断将竹子梢部、中部、头部按照指定的长度锯断; 步骤120:剖开将锯断后的竹子剖开形成竹材;步骤130:开纤、分类、筛分将竹材送到竹子开纤分离机实现梳解开 纤分离、气流分类得到竹丝状纤维,再利用振动筛将竹丝状纤维的粉状物去 除;步骤140:煮练将上述竹丝状纤维放入蒸煮锅的煮练液中加热煮练45~ 150分钟,煮练时温度为90~ 100°C,浴比为1: 15-60;步骤150:清洗、脱水、上白油将煮练后的竹丝状纤维沥干,然后首 先用含O.l-0.2。/。的稀硫酸溶液清洗至PH值6 7,再用清水清洗后脱水、上 白油。步骤160:烘干用烘房将竹纤维烘干或用自然条件晾干; 步骤170:酶处理用喷头将果胶酶均匀喷到竹丝状纤维上,可制备出 细度在0.08毫米至0.15毫米、长度在50 - 300毫米的粗竹原纤维。 其中步骤120与骤130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21:软化将所述剖开的竹材送入软化池进行软化。 其中步骤121与步骤130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22:清洗将软化后的竹材放到指定清洗池中浸泡一定时间后送 到待加工区域晾干。技术方案之二一种,包括如下步骤步骤210:锯断将竹子梢部、中部、头部按照指定的长度锯断; 步骤220:剖开将锯断后的竹子剖开形成竹材;步骤230:开纤、分类、筛分将竹材送到竹子开纤分离机实现梳解开 纤分离、气流分类得到竹丝状纤维,再利用振动筛将竹丝状纤维的粉状物去除;步骤240:煮练将上述竹丝状纤维放入蒸煮锅的煮练液中加热煮练45 ~ 150分钟,煮练时温度为90~ 100。C,浴比为1: 15-60;步骤250:清洗、脱水然后首先用含0.1%的稀硫酸溶液清洗至PH值6 ~ 7,再用清水清洗后脱水;步骤260:精细化处理然后放到蒸煮锅中,加入精练液,精练液配方 浓度为5 -250g/L的氢氧化钠,以及选自浓度为0.2~5%的乙丙醇、曱醇、异 丙醇中的一种,浴比为1: 20,常温处理30分钟,将精练后的竹丝状纤维沥 千,加入硫酸5 ~ 35g/l,硫酸锌3 ~ 15g/l,硫酸钠15 ~ 150g/l进行酸浴,浴比 为1: 45,温度室温,时间15分钟。步骤270:漂白精细化工序结束后,直接向蒸煮锅内注入稀释均匀的 亚氯酸钠和硝'酸钠的混合液,亚氯酸钠加入量8g/1,硝'酸钠5g/1浴比为1: 30, 加入石克酸或草酸将PH值调至3.5,温度45°C,时间50分钟;经过上 述处理后再向浴锅内加入浓度为30。/。的双氧水5g/1、娃:酸钠0.5g/1、氢氧化钠 lg/1、纯缄2g/1,将PH值调至ll,温度8(TC,时间60分钟进行漂白。步骤280:清洗、脱水、上白油将漂白后的竹纤维沥干,然后首先用 含0.1。/。的稀硫酸溶液清洗10分钟至PH值6.5-7,浴比为1: 60,再用清水 清洗后经脱水后,上白油;步骤290:烘干用烘房将竹纤维烘干,或用自然条件晾晒至含水率12-18%;步骤291:养生加入甲基硅油后放入养生房养生3天即可制备出细度在 0.06毫米至0.08毫米、长度在35 ~ 80毫米的精竹原纤维。其中步骤230与步骤240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步骤231:软化将所述剖开的竹材送入软化池进行软化。其中所述步骤231与步骤240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步骤232:清洗将软化后的竹材放到指定清洗池中浸泡一定时间后送 到;f寺加工区^戈晾干。^支术方案之三步骤310:软化将竹子边角料放入软化池浸泡软化;步骤320:清洗将软化后的竹材放到指定清洗池中浸泡一定时间后送到待加工区i或晾干;步骤33(h开纤、分类、筛分再将晾干的竹材送到竹子开纤分离机加工,通过梳解、开纤、气流分类后再利用振动筛将竹粉状物去除得到分级好的竹丝状纤维。步骤340:煮练将上述竹丝状纤维放入蒸煮锅的煮练液中加热煮练45 ~ 150分钟,煮练时温度为卯~ 100°C,浴比为1: 15~60;步骤350:清洗、脱水、上白油将煮练后的竹丝状纤维沥千,然后首 先用含0.2%的稀硫酸溶液清洗IO分钟至PH值6~7,浴比为1: 30,再用清 水清洗后经脱水、上白油。步骤360:烘干用煤房将竹纤维烘干,或用自然条件晾晒至含水率12 ~ 18%。步骤370:养生将乳化油均匀喷到竹纤维后放入养生房养生7天后可制 备出细度在0.08 ~ 0.12毫米、长度在50 - 80毫米的竹原纤維。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将整根竹子或竹边角料在不经机械分片机分片 的情况下进行直接加工,实现了天然竹纤维的高效生产,而且加工工艺不受 竹种、竹龄、竹节、竹径的限制;竹子开纤分离机充分发挥竹材软化后的最 佳开纤点,能够根据需要调整机械加工参数,获得不同的纤维长细比,使加 工的竹纤维比原来更细、更均匀,其生产过程可靠,资源利用率高,加工成 本低廉,环境污染小,产品质量稳定。有效解决了天然天然竹纤维的高效规 模化生产问题。本专利技术生产的精竹原纤维具有长细度均匀、强度高、柔韧性 好,纤维吸放湿性、透气性强,抗菌除臭性能尤其突出,是一种价廉物美, 性能价格比优越的新一代天然功能纤维,可广泛用于纺织、建材、汽车等领 域。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 一 详细说明。 图l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工艺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工艺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l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工艺流程示意图。步骤100:锯断将三年生毛竹、慈竹或绿竹等竹材按照竹子梢部、中部、头部依指定的长度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竹纤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0:锯断:将竹子梢部、中部、头部按照指定的长度锯断; 步骤120:剖开:将锯断后的竹子剖开形成竹材; 步骤130:开纤、分类、筛分:将竹材送到竹子开纤分离机实现梳解开纤分离、气流分类得到竹丝状纤维,再利用振动筛将竹丝状纤维的粉状物去除; 步骤140:煮练:将上述竹丝状纤维放入蒸煮锅的煮练液中加热煮练45~150分钟,煮练时温度为90~100℃,浴比为1∶15~60; 步骤150:清洗、脱水、上白油:将煮练后的竹丝状纤维沥干,然后首先用含0.1~0.2%的稀硫酸溶液清洗至PH值6~7,再用清水清洗后脱水、上白油。 步骤160:烘干:用烘房将竹纤维烘干或用自然条件晾干; 步骤170:酶处理:用喷头将果胶酶均匀喷到竹丝状纤维上,可制备出细度在0.08毫米至0.15毫米、长度在50~300毫米的粗竹原纤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文斌,张蔚,俞伟鹏,陶慧,高翠强,张毅,杨仁慧,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建州竹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