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池模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特种车蓄电池模组水冷散热结构,包括水冷板、隔温板、导热硅胶垫、铜镍复合片、盖板和连接管路;所述隔温板位于所述水冷板两侧,所述隔温板与所述导热硅胶垫接触,所述铜镍复合片紧贴于所述导热硅胶垫进行安装,所述铜镍复合片位于所述导热硅胶垫和所述盖板之间,所述连接管路包括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和所述出水管路均安装有连接接头,所述连接接头与所述水冷板水路连通;所述导热硅胶垫均匀设有若干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中安装有电芯,所述导热硅胶垫设有若干柱孔,所述柱孔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柱孔与所述支撑柱安装有锁紧螺栓,所述铜镍复合片连接有铜排。所述铜镍复合片连接有铜排。所述铜镍复合片连接有铜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特种车蓄电池模组水冷散热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电池模组
,具体涉及一种特种车蓄电池模组水冷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蓄电池技术在各类型特种作业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根据特种作业车的工况对蓄电池自身的散热要求很高,尤其对蓄电池冷却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安全性,空间利用率及在有限的空间下更高的供能效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3]当前各式乘用车,特种车蓄电池结构内部多采用胶管及卡箍形式连接,水冷板穿插在电芯中间,这种形式的装配性、维护性、及安全性极差,如想要更换其中管路,拆卸过程中,管路的插拔可能导致冷却液的泄露,如想拆卸水冷板,需整体拆卸电芯,维护十分不便,也无法保证排干冷却液或排液后,系统内无冷却液残留。
[0004]而且现有技术中的水冷结构设计基本是一条流道贴合电芯,或者电芯侧壁之间贴水冷板,前者贴合面积较少,散热效率并不能达标,后者散热性能满足,但是空间利用率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特种车蓄电池模组水冷散热结构。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特种车蓄电池模组水冷散热结构,包括水冷板、隔温板、导热硅胶垫、铜镍复合片、盖板和连接管路;
[0008]所述隔温板位于所述水冷板两侧,所述隔温板与所述导热硅胶垫接触,所述铜镍复合片紧贴于所述导热硅胶垫进行安装,所述铜镍复合片位于所述导热硅胶垫和所述盖板之间,所述连接管路包括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和所述出水管路均安装有连接接头,所述连接接头与所述水冷板水路连通;
[0009]所述导热硅胶垫均匀设有若干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中安装有电芯,所述导热硅胶垫设有若干柱孔,所述柱孔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柱孔与所述支撑柱一并匹配安装有锁紧螺栓;
[0010]所述电芯与所述铜镍复合片电路连接,所述铜镍复合片连接有铜排。
[0011]进一步限定,所述盖板与所述导热硅胶垫上采用螺钉连接,这样的设计,连接牢靠。
[0012]进一步限定,所述导热硅胶垫设有安装槽,所述铜镍复合片安装于所述安装槽,这样的设计,铜镍复合片隐藏式安装于导热硅胶垫中,导热硅胶垫能对铜镍复合片起到保护作用,而且整体安装后的缝隙小,电力泄漏情况降低。
[0013]进一步限定,所述连接接头包括直通连接接头和三通连接接头,所述连接接头为
快插接头,这样的设计,便于连接安装。
[0014]进一步限定,所述水冷板为铝合金水冷板,这样的设计,保证导热性能。
[0015]采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采用本技术的结构设计,实现多个水冷板之间水冷管路的并联,进而实现分流冷却液至不同水冷板,进行多冷板同步的目的;
[0017]采用本技术的结构设计,电芯形成的模组有层次感,则后期维护时,可单独对指定层的电芯进行维护,方便快捷,而且便于更换,保证使用寿命;
[0018]采用本技术的结构设计,电芯形成的电池模组与水冷板之间的结构紧凑,且水冷板装夹在电池模组之间,整体牢固安装,进而适用于特种车严酷工况下运作;
[0019]本技术中铜镍复合片与导热硅胶垫紧贴,而导热硅胶垫与水冷板整体面贴合散热,最大化了接触面积,进而保证了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20]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一种特种车蓄电池模组水冷散热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一种特种车蓄电池模组水冷散热结构实施例的无盖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一种特种车蓄电池模组水冷散热结构实施例的导热硅胶垫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一种特种车蓄电池模组水冷散热结构实施例的水冷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一种特种车蓄电池模组水冷散热结构实施例的铜镍复合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29]水冷板1;隔温板2;导热硅胶垫3;铜镍复合片4;盖板5;连接管路6;电芯7;铜排8;
[0030]放置槽31;柱孔32;支撑柱33;安装槽34;进水管路61;出水管路62;连接接头63。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32]如图1~图7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特种车蓄电池模组水冷散热结构,包括水冷板1、隔温板2、导热硅胶垫3、铜镍复合片4、盖板5和连接管路6;
[0033]隔温板2位于水冷板1两侧,隔温板2与导热硅胶垫3接触,铜镍复合片4紧贴于导热硅胶垫3进行安装,铜镍复合片4位于导热硅胶垫3和盖板5之间,连接管路6包括进水管路61和出水管路62,进水管路61和出水管路62均安装有连接接头63,连接接头63与水冷板1水路连通;
[0034]导热硅胶垫3均匀设有若干放置槽31,放置槽31中安装有电芯7,导热硅胶垫3设有
若干柱孔32,柱孔32安装有支撑柱33,柱孔32与支撑柱33一并匹配安装有锁紧螺栓;
[0035]电芯7与铜镍复合片4电路连接,铜镍复合片4连接有铜排8。
[0036]本实施案例中,在使用一种特种车蓄电池模组水冷散热结构的时候,以一块盖板5为基板,然后将安装有铜镍复合片4的导热硅胶垫3安装在该盖板5上,然后将电芯7通过放置槽31进行排列放置,然后将另一块安装有铜镍复合片4的导热硅胶垫3盖在排列完毕的电芯7上,通过柱孔32配合支撑柱33和锁紧螺栓实现两块导热硅胶垫3的连接,此时就形成了一组电池模组,然后将隔温板2放置在水冷面,隔温板2的作用为保持电芯一致性,需隔离一部分热传导,然后将水冷板1放置在隔温板2上,并安装好盖板5就完成了电池模组的水冷散热结构;
[0037]若需进行多组电池模组的拼接,可不在水冷板1上安装盖板5进行封装,直接于水冷板1上再次依次叠加隔温板2和导热硅胶垫3,然后就能实现第二组电池模组的组装,使用连接管路6将多组水冷板1实现水路连接,使用铜排8将多块铜镍复合片4的电路连通即可,使用此方式能实现任意需求数量的电池模组的叠加组装,而且这样的叠加方式,在后续维护保养时,能直接针对问题发生的电池模组进行维护更换,保证使用效果;
[0038]运行时,冷却液经过进水管路61进行分流至各个水冷板1,冷却液在水冷板1中的流道中进行流通的同时带走导热硅胶垫3传输的电芯7产生的热量,即整个电池模组通过导热硅胶垫进3行导热,且铜镍复合片4贴合导热硅胶垫,在电芯产7生热量的同时,冷却液也可以将铜镍复合片4的热量及时带出,冷却液穿过水冷板1流道汇流至出水管路62,然后进入外置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种车蓄电池模组水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冷板(1)、隔温板(2)、导热硅胶垫(3)、铜镍复合片(4)、盖板(5)和连接管路(6);所述隔温板(2)位于所述水冷板(1)两侧,所述隔温板(2)与所述导热硅胶垫(3)接触,所述铜镍复合片(4)紧贴于所述导热硅胶垫(3)进行安装,所述铜镍复合片(4)位于所述导热硅胶垫(3)和所述盖板(5)之间,所述连接管路(6)包括进水管路(61)和出水管路(62),所述进水管路(61)和所述出水管路(62)均安装有连接接头(63),所述连接接头(63)与所述水冷板(1)水路连通;所述导热硅胶垫(3)均匀设有若干放置槽(31),所述放置槽(31)中安装有电芯(7),所述导热硅胶垫(3)设有若干柱孔(32),所述柱孔(32)安装有支撑柱(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傲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永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