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绳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4745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传感器领域,公开了一种拉绳传感器,包括安装架、主轴、集线轮以及第一卷簧,主轴的第一端穿设于安装架上,且主轴能够相对安装架自转,集线轮固定套设于主轴的第二端上,集线轮的径向内侧和径向外侧分别设有均环绕主轴的周向设置的第一容纳腔和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用于供拉绳卷绕,第一卷簧收纳于第一容纳腔内,第一卷簧的内端与安装架连接,第一卷簧的外端与集线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拉绳传感器无需设置专门的卷簧盒收纳卷簧,拉绳传感器的内部结构得到较大的简化,通过这样,有效简化拉绳传感器的装配过程,降低制造用料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绳传感器


[0001]本技术属于传感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拉绳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在工程机械中,例如起重机,通常会采用拉绳传感器对吊臂的伸缩长度进行检测。在现有的拉绳传感器中,一般会包括有卷簧,卷簧用于在拉绳被拉伸时为拉绳提供回缩力和张紧力,而为了卷簧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现有的拉绳传感器中一般会设置专门的卷簧盒将卷簧收纳其中,对卷簧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但是,此种结构形式的部件较多且较为复杂,存在装配繁琐和制造用料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或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拉绳传感器,旨在解决装配繁琐和制造用料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拉绳传感器,所述拉绳传感器包括:
[0005]安装架;
[0006]主轴,所述主轴的第一端穿设于所述安装架上,且所述主轴能够相对所述安装架自转;
[0007]集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主轴的第二端上,所述集线轮的径向内侧和径向外侧分别设有均环绕所述主轴的周向设置的第一容纳腔和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用于供拉绳卷绕;
[0008]第一卷簧,收纳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第一卷簧的内端与所述安装架连接,所述第一卷簧的外端与所述集线轮连接。
[0009]可选地,所述集线轮包括均套设于所述主轴的第二端上的轮盘和轮盖,所述轮盘和所述轮盖沿所述主轴的轴向叠置并固定连接,所述轮盖与所述主轴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轮盘的径向内侧形成有面向所述轮盖的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与所述轮盖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轮盘的径向外侧形成有面向所述轮盖的环形阶梯槽,所述环形阶梯槽与所述轮盖的边缘围合形成所述环形凹槽。
[0010]可选地,所述轮盘在所述容纳槽与所述阶梯槽之间形成有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与所述轮盖固定连接且二者的接合面均为平面。
[0011]可选地,沿所述主轴的轴向,所述轮盘邻近所述安装架设置,所述轮盖远离所述安装架设置;
[0012]所述集线轮还包括固定套接于所述主轴的第二端上的连接法兰,所述轮盖与所述连接法兰固定连接。
[0013]可选地,所述连接法兰与所述轮盖背向所述轮盘的侧面固定连接。
[0014]可选地,所述连接法兰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并与所述轮盖面向所述轮盘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置有分隔所述连接法兰和所述第一卷簧的分隔板。
[0015]可选地,所述轮盘和所述轮盖焊接;或者,所述轮盘和所述轮盖通过紧固件紧固连接。
[0016]可选地,所述拉绳传感器还包括:
[0017]盘状壳体,套设于所述主轴上,并叠置于所述安装架面向所述集线轮的侧面上,所述盘状壳体与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且面向所述安装架的一侧凹设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与所述安装架围合形成第二容纳腔;
[0018]第二卷簧,收纳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卷簧的外端与所述盘状壳体连接;
[0019]第一传动内套,套设于所述主轴上,并位于所述盘状壳体与所述主轴之间,所述第一传动内套能够相对所述主轴和所述盘状壳体自转,所述第二卷簧的内端与所述第一传动内套连接;
[0020]第二传动内套,套设于所述主轴上,并位于所述集线轮与所述主轴之间,所述第二传动内套能够相对所述主轴和所述集线轮自转,并与所述第一传动内套连接,所述第一卷簧的内端与所述第二传动内套连接。
[0021]可选地,所述第一传动内套和所述第二传动内套为一体成型结构。
[0022]可选地,所述盘状壳体的边缘与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且二者的接合面均为平面。
[0023]在本技术的拉绳传感器中,用于供拉绳卷绕的集线轮设有第一容纳腔,第一卷簧可收纳于第一容纳腔内,通过第一容纳腔对第一卷簧起到防护作用,与现有的拉绳传感器相比,本技术的拉绳传感器无需设置专门的卷簧盒收纳卷簧,拉绳传感器的内部结构得到较大的简化,通过这样,有效简化拉绳传感器的装配过程,降低制造用料成本。
[0024]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5]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6]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拉绳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拉绳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
安装架
[0030]2ꢀꢀꢀꢀꢀꢀꢀꢀꢀ
主轴
[0031]3ꢀꢀꢀꢀꢀꢀꢀꢀꢀ
集线轮
[0032]31
ꢀꢀꢀꢀꢀꢀꢀꢀ
轮盘32
ꢀꢀꢀꢀꢀꢀꢀꢀ
轮盖
[0033]311
ꢀꢀꢀꢀꢀꢀꢀ
连接凸起
[0034]4ꢀꢀꢀꢀꢀꢀꢀꢀꢀ
第一卷簧
[0035]5ꢀꢀꢀꢀꢀꢀꢀꢀꢀ
连接法兰
[0036]6ꢀꢀꢀꢀꢀꢀꢀꢀꢀ
盘状壳体
[0037]7ꢀꢀꢀꢀꢀꢀꢀꢀꢀ
第二卷簧
[0038]8ꢀꢀꢀꢀꢀꢀꢀꢀꢀ
第一传动内套
[0039]9ꢀꢀꢀꢀꢀꢀꢀꢀꢀ
第二传动内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4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2]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
[0043]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44]本技术首先提供了一种拉绳传感器。
[004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照附图1和附图2所示,拉绳传感器包括安装架1、主轴2、集线轮3以及第一卷簧4,主轴2的第一端穿设于安装架1上,且主轴2能够相对安装架1自转,集线轮3固定套设于主轴2的第二端上,集线轮3的径向内侧和径向外侧分别设有均环绕主轴2的周向设置的第一容纳腔和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用于供拉绳卷绕,第一卷簧4收纳于第一容纳腔内,第一卷簧4的内端与安装架1连接,第一卷簧4的外端与集线轮3连接,可以理解地,拉绳拉伸时能够带动集线轮3转动,集线轮3转动带动第一卷簧4转动收紧,从而通过第一卷簧4对集线轮3的弹性作用力为拉绳在拉伸过程中提供张紧力,在回缩过程中提供回缩力。
[0046]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供拉绳卷绕的集线轮3设有第一容纳腔,第一卷簧4可收纳于第一容纳腔内,通过第一容纳腔对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绳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传感器包括:安装架(1);主轴(2),所述主轴(2)的第一端穿设于所述安装架(1)上,且所述主轴(2)能够相对所述安装架(1)自转;集线轮(3),固定套设于所述主轴(2)的第二端上,所述集线轮(3)的径向内侧和径向外侧分别设有均环绕所述主轴(2)的周向设置的第一容纳腔和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用于供拉绳卷绕;第一卷簧(4),收纳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第一卷簧(4)的内端与所述安装架(1)连接,所述第一卷簧(4)的外端与所述集线轮(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绳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线轮(3)包括均套设于所述主轴(2)的第二端上的轮盘(31)和轮盖(32),所述轮盘(31)和所述轮盖(32)沿所述主轴(2)的轴向叠置并固定连接,所述轮盖(32)与所述主轴(2)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轮盘(31)的径向内侧形成有面向所述轮盖(32)的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与所述轮盖(32)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轮盘(31)的径向外侧形成有面向所述轮盖(32)的环形阶梯槽,所述环形阶梯槽与所述轮盖(32)的边缘围合形成所述环形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绳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盘(31)在所述容纳槽与所述阶梯槽之间形成有连接凸起(311),所述连接凸起(311)与所述轮盖(32)固定连接且二者的接合面均为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绳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主轴(2)的轴向,所述轮盘(31)邻近所述安装架(1)设置,所述轮盖(32)远离所述安装架(1)设置;所述集线轮(3)还包括固定套接于所述主轴(2)的第二端上的连接法兰(5),所述轮盖(32)与所述连接法兰(5)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绳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法兰(5)与所述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辅王金鹏许刚阳帅寻丰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联重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