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桩基双钢护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4455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桩基双钢护筒结构,包括内钢护筒和外钢护筒,所述内钢护筒套设安装于外钢护筒的内部,所述外钢护筒的内壁顶部安装有多个钢板定位组件,多个钢板定位组件呈中心对称分布,所述内钢护筒与外钢护筒之间填充有防渗水层,所述防渗水层为不透水的粘土夯实制成,所述钢板定位组件由多个钢板组成,多个所述钢板相互垂直焊接,且所述钢板定位组件焊接于外钢护筒内壁顶部,所述内钢护筒的顶部开设有泥浆孔,所述外钢护筒的直径为2.3m,所述内钢护筒的直径为2.1m,所述外钢护筒与内钢护筒的厚度均为10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采用桩基双护筒中间填充黏土工艺,既保护了河流不被污染,而且又加快了施工的进度,保证了施工的工期。保证了施工的工期。保证了施工的工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桩基双钢护筒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
,具体为一种水下桩基双钢护筒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水上桥梁建设时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就是桩基的灌注施工,现有技术中常埋设钢护筒来定位需要钻的桩位,之后水下灌注混凝土成桩,而钢护筒埋入地下后在护筒外侧用粘土回填防止出现漏水现象,然而在架设水上桥梁时,需要在水下的河床上钻处桩位,现有技术中常采用单护筒,从而在成孔的过程中极易导致钻孔产生的泥浆流入河流内对河道环境产生严重污染,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水下桩基双钢护筒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桩基双钢护筒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下桩基双钢护筒结构,包括内钢护筒和外钢护筒,所述内钢护筒套设安装于外钢护筒的内部,所述外钢护筒的内壁顶部安装有多个钢板定位组件,多个钢板定位组件呈中心对称分布,所述内钢护筒与外钢护筒之间填充有防渗水层。
[0005]优选的,所述防渗水层为不透水的粘土夯实制成。
[0006]优选的,所述钢板定位组件由多个钢板组成,多个所述钢板相互垂直焊接,且所述钢板定位组件焊接于外钢护筒内壁顶部。
[0007]优选的,所述内钢护筒的顶部开设有泥浆孔。
[0008]优选的,所述外钢护筒的直径为2.3m,所述内钢护筒的直径为2.1m,所述外钢护筒与内钢护筒的厚度均为10mm。
[0009]优选的,所述钢板定位组件的宽度为10cm,所述钢板定位组件的高度为19cm,且所述钢板的厚度为1cm。
[0010]优选的,所述外钢护筒的左右两侧的上端均安装有吊耳。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于内钢护筒和外钢护筒之间的防渗水层,利用不透水粘土的特性形成简易防渗体,阻断了筒内护壁泥浆渗流到河水中,保护河流不被污染;
[0013]2、本技术同时还由于钢板定位组件形成的环形区域直径为2.11m,而内钢护筒的直径为2.1m,因此利用设置的呈中心对称的钢板定位组件能够方便对内钢护筒进行定位,进而方便对内钢护筒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中钢板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内钢护筒;2、外钢护筒;3、钢板定位组件;31、钢板;4、防渗水层;5、泥浆孔;6、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下桩基双钢护筒结构,包括内钢护筒1和外钢护筒2,内钢护筒1套设安装于外钢护筒2的内部,外钢护筒2的内壁顶部安装有多个钢板定位组件3,多个钢板定位组件3呈中心对称分布,内钢护筒1与外钢护筒2之间填充有防渗水层4;
[0021]防渗水层4为不透水的粘土夯实制成,利用不透水的优质粘土并夯填密实后形成的防渗水层4能够有效阻挡护壁泥浆渗流到河水中,保护河流不被污染;钢板定位组件3由多个钢板31组成,多个钢板31相互垂直焊接,且钢板定位组件3焊接于外钢护筒2内壁顶部;内钢护筒1的顶部开设有泥浆孔5;外钢护筒2的直径为2.3m,内钢护筒1的直径为2.1m,外钢护筒2与内钢护筒1的厚度均为10mm;钢板定位组件3的宽度为10cm,钢板定位组件3的高度为19cm,且钢板31的厚度为1cm,利用钢板定位组件3对内钢护筒1安装时起到定位作用,方便调节内钢护筒1的位置,防止内钢护筒1安装时位置偏差过大;外钢护筒2的左右两侧的上端均安装有吊耳6,利用吊耳6方便将外钢护筒2埋入河道底部。
[0022]工作原理:该技术在使用时,在桩基施工时,首先将外钢护筒2埋入河道底部深度不小于50cm,然后在内钢护筒1与外钢护筒2之间填埋粘土并夯实,从而能够有效的防止护壁泥浆渗出至河流中,采用桩基双护筒中间填充黏土工艺,既保护了河流不被污染,又加快了施工进度,保证了施工的工期。
[0023]本技术在使用时,采用桩基双护筒中间填充黏土工艺,既保护了河流不被污染,而且又加快了施工的进度,保证了施工的工期。
[002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2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桩基双钢护筒结构,包括内钢护筒(1)和外钢护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钢护筒(1)套设安装于外钢护筒(2)的内部,所述外钢护筒(2)的内壁顶部安装有多个钢板定位组件(3),多个钢板定位组件(3)呈中心对称分布,所述内钢护筒(1)与外钢护筒(2)之间填充有防渗水层(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桩基双钢护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水层(4)为不透水的粘土夯实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桩基双钢护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定位组件(3)由多个钢板(31)组成,多个所述钢板(31)相互垂直焊接,且所述钢板定位组件(3)焊接于外钢护筒(2)内壁顶部。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元林李世光王文杰罗锋寿倪洪亮李语莎张震王进龙郭少鹏王芳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