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车位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4416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车位线结构,包括:至少两车位限制条和至少一第一连接装置,两车位限制条均呈长条形结构,两车位限制条通过第一连接装置连接;其中,第一连接装置包括:转动件、连接杆和限位件。通过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车辆测试用的便携式车位线结构,可根据测试需求快速地进行模拟车位场景的搭建,进一步节约了测试工作成本,且提高了测试工作的效率和精确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根据测试需求进行一定的角度调节。的角度调节。的角度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车位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车位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的功能研发的过程中一般需要进行相应的测试工作,而在对自动泊车等功能的测试前,往往需要测试人员临时搭建相应的模拟车位场景。具体地说,现有的模拟车位的临时搭建一般是人工手动地利用卷尺和量角器等预先测量好所需要的尺寸后,通过白色或黄色的胶带等直接粘贴于地面上从而形成一个车位线,并通过多个胶带的组合形成上述的模拟车位。然而,这种搭建方式往往实际操作起来费时费力,并且受测量的影响误差较大,同时也不利于后续根据使用需求的变化而快速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车位线结构,包括:至少两车位限制条和至少一第一连接装置,两所述车位限制条均呈长条形结构,两所述车位限制条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装置连接;
[0004]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包括:转动件、连接杆和限位件,所述转动件设置于其中一所述车位限制条的一端,所述转动件可转动地安装于另一所述车位限制条上,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该一所述车位限制条上,所述限位件设置于该另一所述车位限制条上,且所述限位件上设置有若干限位凸起,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一扣部,所述扣部可操作地连接于任一所述限位凸起上。
[0005]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长条形结构包括:若干依次连接的短条件。
[0006]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每相邻的两短条件之间均通过一第二连接装置连接。
[0007]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接装置包括:第一限制部、第二限制部和连接部,所述第一限制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限制部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限制部和所述第二限制部之间形成有一间隔。
[0008]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短条件的下表面均设置有若干防滑凸起。
[0009]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若干所述限位凸起沿该另一所述车位限制条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0010]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扣部呈C字型结构设置,所述扣部的内缘可操作地与任一所述限位凸起的外缘相抵设置。
[0011]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车位限制条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0012]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车位限制条的数量为四个,四所述车位限制条依次首尾连接并形成一四边形结构。
[0013]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通过对本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车辆测试用的便携式车位线结构,可根据测试需求快速地进行模拟车位场景的搭建,进一步节约了测试工作成本,且提高了测试工作
的效率和精确度;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根据测试需求进行一定的角度调节。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便携式车位线结构的第一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便携式车位线结构的第二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便携式车位线结构的第一连接装置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便携式车位线结构的第二连接装置示意图。
[0018]附图中:
[0019]1、车位限制条;2、第一连接装置;3、转动件;4、连接杆;5、限位件;6、限位凸起;7、扣部;8、短条件;9、第二连接装置;10、第一限制部;11、第二限制部;12、连接部;13、间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
[0021]如图1至图4所示,示出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便携式车位线结构,包括:至少两车位限制条1和至少一第一连接装置2,两车位限制条1均呈长条形结构,两车位限制条1通过第一连接装置2连接;其中,第一连接装置2包括:转动件3、连接杆4和限位件5,转动件3设置于其中一车位限制条1的一端,转动件3可转动地安装于另一车位限制条1上,连接杆4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该一车位限制条1上,限位件5设置于该另一车位限制条1上,且限位件5上设置有若干限位凸起6,连接杆4的另一端设置有一扣部7,扣部7可操作地连接于任一限位凸起6上。进一步地,可先将多个车位限制条1直接按测试需求按一定的角度布置于地面上,通过第一连接装置2可对多个车位限制条1进行连接,以共同搭建形成一用于车辆自动泊位测试所需的模拟车位场景,该第一连接装置2在安装时,扣部7与限位凸起6相对分离,然后通过转动件3可将两上述的车位限制条1调节至所需的旋转角度,此时通过调整连接杆4使得连接杆4的另一端的扣部7扣接于相应的一合适的限位凸起6上,从而使得两车位限制条1相对固定。
[0022]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连接杆4的一端靠近转动件3设置。
[0023]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连接件呈圆盘形结构,并将相邻的两车位限制条1转动连接。
[0024]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连接件的下端可设置有一旋转头,连接件与其中一车位限制条1的端部固定连接,旋转头可转动地伸入于另一车位限制条1内。
[0025]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长条形结构包括:若干依次连接的短条件8。进一步地,可通过对短条件8的数量调整进而调节整个车位限制条1的长度。
[0026]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每相邻的两短条件8之间均通过一第二连接装置9连接。进一步地,通过第二连接装置9将至少相邻的两短条件8连接或将多个依次连接的短条件8一同连接从而限位形成一个完整的车位限制条1。
[0027]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二连接装置9包括:第一限制部10、第二限制部11和连接部12,第一限制部10的一端和第二限制部11的一端分别与连接部12连接,第一限制部10和第二限制部11之间形成有一间隔13。
[0028]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二连接装置9可为插入式连接或夹持式连接。
[0029]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二连接装置9为插入式连接时,相邻的两车位限制条1上均开设有至少一限位孔,第二连接装置9的第一限制部10插入一车位限制条1的限位孔内,第二连接装置9的第二限制部11插入另一车位限制条1的限位孔内。
[0030]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二连接装置9为夹持式连接时,上述的间隔13内形成有一夹持部,即相邻的两车位限制条1均被夹持于第一限制部10和第二限制部11之间。
[0031]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每一短条件8的下表面均设置有若干防滑凸起。进一步地,通过防滑凸起增强短条件8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0032]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若干防滑凸起呈矩形阵列沿短条件8的长度方向全长布置。
[0033]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若干限位凸起6沿该另一车位限制条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0034]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限位件5呈长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车位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车位限制条和至少一第一连接装置,两所述车位限制条均呈长条形结构,两所述车位限制条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装置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包括:转动件、连接杆和限位件,所述转动件设置于其中一所述车位限制条的一端,所述转动件可转动地安装于另一所述车位限制条上,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该一所述车位限制条上,所述限位件设置于该另一所述车位限制条上,且所述限位件上设置有若干限位凸起,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一扣部,所述扣部可操作地连接于任一所述限位凸起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车位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形结构包括:若干依次连接的短条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车位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相邻的两短条件之间均通过一第二连接装置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车位线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谦
申请(专利权)人:华人运通上海自动驾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