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有源波分复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74381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有源波分复用系统,该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头端光模块、头端设备、光纤链路、尾端设备以及尾端光模块;头端设备包括:第一光复用/解复用器,第一分光器、第一串行通讯接口以及监控板卡第一光复用/解复用器的第一端与头端光模块连接;第一串行通讯接口的第一端与光纤链路连接;第一分光器的第一端与第一光复用/解复用器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分光器的第二端与第一串行通讯接口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分光器的第三端与监控板卡连接;监控板卡,用于检测第一光复用/解复用器的第二端输出的光信号的光功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有源波分复用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光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半有源波分复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5G前传半有源波分复用系统(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WDM)方案结合了无源方案和有源WDM/光电传网(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OTN)方案的优点,可以节省光纤资源,降低部署成本,支持前传网络状态监控和故障定位使前传网络可管控,对比无源方案具有明显优势。目前,半有源WDM系统虽然可通过光功率监测方式或光功率监测+光模块调顶方式实现一定的操作、管理和维护(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OAM)能力,发生故障时网管系统可以发出相应告警,但不具备自动定位故障发生的具体位置的能力,排障过程仍需要采用传统人工的方式,依赖于经验判断,难以准确确定故障发生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半有源波分复用系统,用于准确的确定半有源波分复用系统的故障位置。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半有源波分复用系统,半有源波分复用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头端光模块、头端设备、光纤链路、尾端设备以及尾端光模块;
[0005]头端设备包括:第一光复用/解复用器,第一分光器、第一串行通讯接口以及监控板卡;
[0006]第一光复用/解复用器的第一端与头端光模块连接;
[0007]第一串行通讯接口的第一端与光纤链路连接;
[0008]第一分光器的第一端与第一光复用/解复用器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分光器的第二端与第一串行通讯接口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分光器的第三端与监控板卡连接,第一分光器用于对第一光复用/解复用器的第二端输出的光信号进行分光,将一部分光信号输出至第一串行通讯接口,将另一部分光信号输出至监控板卡;
[0009]监控板卡,用于检测第一光复用/解复用器的第二端输出的光信号的光功率。
[0010]基于本技术提供的故障定位系统,至少可以带来以下有益效果:在头端设备设置第一分光器,通过第一分光器将第一光复用/解复用器的第二端输出的光信号进行分光,并将一部分光信号输出至第一串行通讯接口,将另一部分光信号输出至监控板卡。这样在不影响将第一光复用/解复用器的第二端输出的光信号传递至第一串行通讯接口的的情况下,通过监控板卡对该光信号进行监测,为自动定位故障发生位置提供了数据基础,提高确定故障发生位置的准确性。
[0011]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头端设备还包括:串接于第一分光器与第一串行通讯接口之间的第二分光器;第二分光器的第一端与所第一分光器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分光器的第二端与第一串行通讯接口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分光器的第三端与监控板卡连接,第二
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0026]目前半有源WDM多用于4G/5G前传,连接无线DU/BBU设备和RRU/AAU设备。根据头端设备光模块配置和监控管理架构的不同,其设备型态可分为半有源I型和半有源II型,由于设备成本较低,目前现网多采用半有源II型设备型态。
[0027]示例性的,图1提供了一种现有的半有源II型WDM系统架构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半有源II型WDM系统主要包括头端光模块、头端设备、光纤链路、尾端设备和尾端光模块。其中头端设备配置第一光复用/解复用器和监控板卡,不配置光模块,头端和尾端光模块均安装在业务设备上,监控板卡通过链路分光将各路光信号分出一部分引接至光电检测器(PD)来获取监控管理所需数据;尾端设备为无源的第二光复用/解复用器;头端与尾端设备间的光纤链路为单纤双向。第一光复用/解复用器和第一光复用/解复用器一般采用介质薄膜(TFF)型。本技术主要为针对半有源II型WDM系统的改进,后面均简称半有源WDM。
[0028]半有源WDM设备的OAM功能目前主要通过链路分光方式实现,分为光功率监测方式和光功率监测+光模块调顶方式。前者可监测所分光链路的输入光功率;后者除可监测所分光链路的输入光功率外,还可提取出光模块调顶中的接收光功率、发送光功率、偏置电流、电压、管壳温度、激光器温度、TEC电流等信息,当监测不到光模块发出的调顶信息时可发出光模块脱位告警。
[0029]目前所应用半有源WDM系统虽然可通过光功率监测方式或光功率监测+光模块调顶方式实现一定的OAM能力,发生故障时网管系统可以发出相应告警,但不具备自动定位故障发生的具体位置的能力,排障过程仍需要采用传统人工的方式,费时费力、效率低、成本高、且对工作人员技能和经验要求高,具体如下:
[0030](1)系统某个部位发生故障时可能导致多个告警发生,而多个部位的故障又可能导致同一个告警发生,网管系统不能直接确定发生故障的位置。因此,目前的排障流程一般为:系统发生故障时,工作人员首先对告警进行人为分析,推论故障可能发生在哪几个部位,然后再通过现场测试、现场设备替换实验等方法逐步确定发生故障的准确部位。整个过程费时费力、效率低、成本高,要求工作人员对现网网络熟悉、排障经验丰富。
[0031](2)当尾端光模块收光功率过低或无收光时,目前的头端设备结构不能区分故障部位是头端光模块(发光波长故障)、头端设备还是尾端跳纤。
[0032](3)目前尾端设备结构,不能利用光时域反射仪(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OTDR)系统检测尾端设备是否故障。
[0033]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对半有源WDM系统的头端设备和尾端设备结构进行改造,采用故障自动定位算法,实现故障自动定位,当故障发生时,网管系统可自动准确的判断半有源系统发生故障的具体位置,并推送给维护人员,节省故障排查时间和成本,降低对排障人员的技能和经验要求。
[0034]示例性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半有源波分复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头端光模块11、头端设备12、光纤链路13、尾端设备14以及尾端光模块15;
[0035]头端设备12包括:第一光复用/解复用器121,第一分光器122、第一串行通讯接口124以及监控板卡125。
[0036]第一光复用/解复用器121的第一端与头端光模块11通过头端跳纤连接。
[0037]第一串行通讯接口124的第一端与光纤链路13连接。
[0038]第一分光器122的第一端与第一光复用/解复用器12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分光器122的第二端与第一串行通讯接口124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分光器122的第三端与监控板卡连接125,第一分光器122用于对第一光复用/解复用器121的第二端输出的光信号进行分光,将一部分光信号输出至第一串行通讯接口124,将另一部分光信号输出至监控板卡125。
[0039]监控板卡125,用于检测第一光复用/解复用器121的第二端输出的光信号的光功率。
[0040]在一些实施例中,头端设备还包括:串接于第一分光器122与第一串行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有源波分复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有源波分复用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头端光模块、头端设备、光纤链路、尾端设备以及尾端光模块;所述头端设备包括:第一光复用/解复用器,第一分光器、第一串行通讯接口以及监控板卡;所述第一光复用/解复用器的第一端与所述头端光模块连接;所述第一串行通讯接口的第一端与所述光纤链路连接;所述第一分光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光复用/解复用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分光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串行通讯接口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分光器的第三端与所述监控板卡连接,所述第一分光器用于对所述第一光复用/解复用器的第二端输出的光信号进行分光,将一部分光信号输出至所述第一串行通讯接口,将另一部分光信号输出至所述监控板卡;所述监控板卡,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光复用/解复用器的第二端输出的光信号的光功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有源波分复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端设备还包括:串接于所述第一分光器与所述第一串行通讯接口之间的第二分光器;所述第二分光器的第一端与所第一分光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分光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串行通讯接口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分光器的第三端与所述监控板卡连接,所述第二分光器用于对所述第一串行通讯接口的第二端输出的光信号进行分光,将一部分光信号输出至所述第一分光器,将另一部分光信号输出至所述监控板卡;所述监控板卡还用于检测所述第一串行通讯接口的第二端输出的光信号的光功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有源波分复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复用/解复用器的第一端包括第一发送接口,所述头端光模块包括第二接收接口;所述头端设备还包括第三分光器;所述第三分光器的第一端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义涛刘刚杨伟陈文雄段宏张磊张传熙王俊峰王帅高峰赵璋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