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部翻边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4129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5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端部翻边模具,包括:工作台、安装在工作台上的安装座、压料部和进料部;工件沿第一方向放置在工作台上;压料部安装在安装座上;压料部被配置为沿第二方向向靠近工件的方向移动,并对工件进行压制;成形部安装在安装座上;呈闭合状态的成形部被配置为沿第一方向向靠近工件的方向移动,并对工件的翻边面进行翻折得到工件的预翻边;呈展开状态的成形部还被配置为分别沿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移动,并对工件的预翻边进行翻折得到工件的翻边。翻边。翻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端部翻边模具


[0001]本申请涉及汽车零部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端部翻边模具。

技术介绍

[0002]辊压成形技术在汽车制造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辊压成形只能将零件成形出指定截面形状,而常用汽车纵梁中的两端还需要与汽车中的其他零件进行配合和连接,因此在传统结构中往往会单独设计两个端头零件,将端头的一侧和纵梁焊接在一起,将端头另一侧和其他零件进行连接。不过这种连接方式存在零件数量增加、相应的模具数量增多以及纵梁结构强度降低的问题。
[0003]目前在冷冲压过程中端部一体式翻边结构一般都采用压力机配合模具进行成形,这样一般就需要对每一种零件单独设计一套正式模具。考虑翻边成形所需要的成形力很小,工艺过程也较为简单,如果针对每种零件单独设计整套模具,投入较大,存在资源的严重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端部翻边模具设备复杂、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端部翻边模具。
[0005]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端部翻边模具,包括:
[0006]工作台,工件沿第一方向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其中,所述第一方向被配置为所述工件的纵伸方向;
[0007]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
[0008]压料部,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压料部被配置为沿第二方向向靠近所述工件的方向移动,并对所述工件进行压制;其中,所述第二方向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方向的所在平面相垂直的方向;以及
[0009]成形部,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呈闭合状态的所述成形部被配置为沿所述第一方向向靠近所述工件的方向移动,并对所述工件的翻边面进行翻折得到所述工件的预翻边;呈展开状态的所述成形部还被配置为分别沿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移动,并对所述工件的所述预翻边进行翻折得到所述工件的翻边;其中,所述第三方向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具有一夹角的方向;所述第四方向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相对称的方向。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料部包括:
[0011]凸模,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
[0012]压料气缸,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两个所述压料气缸分别布置在所述工件的两侧;
[0013]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与两个所述压料气缸的输出端相连;以及凹模,安装在所述连接板上,且所述凹模与所述凸模相对设置。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料部还包括:
[0015]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第一端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导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板相连;所述导向杆的中心轴线沿所述第二方向布置。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成形部包括:
[0017]成形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
[0018]第一导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安装在所述成形驱动组件上,且所述第一导板与所述安装座滑动连接;
[0019]第二导板,呈L型结构;
[0020]两个成形滑块,分别安装所述第二导板;所述第二导板的第一连接段与所述成形驱动组件的输出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导板的第二连接段与所述安装座滑动连接;其中,两个所述第二导板的第二连接段分别沿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四方向布置,所述第二导板的第一连接段沿第五方向布置;其中,所述第五方向被配置为同时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方向;
[0021]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沿所述第五方向布置,且所述第一弹性件安装于两个所述成形滑块之间;
[0022]第三导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成形滑块相背的一侧,且所述第三导板与所述安装座滑动连接;以及
[0023]翻边镶块,安装在所述成形滑块上;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两个所述翻边镶块对称布置,且两个所述翻边镶块相背的一侧分别与所述工件的翻边面相接触;
[0024]所述成形驱动组件沿所述第一导板移动时,所述成形滑块呈闭合状态,两个所述翻边镶块对所述工件的翻边面进行翻折得到所述工件的预翻边;所述成形滑块沿所述第二导板移动时,所述成形滑块呈打开状态,两个所述翻边镶块随两个所述成形滑块分别沿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四方向移动并对所述工件的所述预翻边进行翻折得到所述工件的翻边。
[00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成形驱动组件包括:
[0026]成形气缸,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以及
[0027]驱动滑块,所述驱动滑块的一端与所述成形气缸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导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安装在所述驱动滑块的两侧;所述第二导板的第一连接段与所述驱动滑块远离所述成形气缸的一端滑动连接。
[00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成形部还包括:
[0029]限位块,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以及
[0030]第二弹性件,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成形滑块相背的一侧;所述成形部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所述工件的翻边面移动至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限位块相抵接。
[003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0032]挡块,沿所述第二方向安装在所述安装座相背于所述工作台的一侧。
[003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件的所述翻边与所述工件的侧壁之间的夹角为45~180
°

[003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件为几字形、U形中的任意一种。
[003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0036]支撑块,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且所述支撑块布置在所述工件和所述工作台之间;
其中,多个所述支撑块沿所述第一方向均匀分布。
[0037]本申请提供的端部翻边模具结构简单,操作安全方便,无需对每一种零件单独设计一套正式模具,只需要根据工件截面形状的变换对压料部和成形部中直接对工件作用的部件进行替换调整即可,利于降低的了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38]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的端部翻边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2示出了图1中凹模下的局部结构加工工件预翻边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40]图3示出了图1中凹模下的局部结构加工工件翻边前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41]图4示出了图1中凹模下的局部结构完成加工工件翻边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42]图5示出了工件翻边前与翻边后的变化示意图。
[0043]图6示出了图1中翻边镶块的结构示意图。
[0044]附图标号:
[0045]100

工件;
[0046]101

工件翻边前的翻边面;
[0047]102

工件翻边后的翻边面;
[0048]201

工作台;
[0049]202

导向杆;
[0050]203

压料气缸;
[0051]204

连接板;
[0052]205

第二弹性件;
[0053]206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部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201),工件(100)沿第一方向放置在所述工作台(201)上;其中,所述第一方向被配置为所述工件(100)的纵伸方向;安装座(209),安装在所述工作台(201)上;压料部,安装在所述安装座(209)上;所述压料部被配置为沿第二方向向靠近所述工件(100)的方向移动,并对所述工件(100)进行压制;其中,所述第二方向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方向的所在平面相垂直的方向;以及成形部,安装在所述安装座(209)上;呈闭合状态的所述成形部被配置为沿所述第一方向向靠近所述工件(100)的方向移动,并对所述工件(100)的翻边面进行翻折得到所述工件(100)的预翻边;呈展开状态的所述成形部还被配置为分别沿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移动,并对所述工件(100)的所述预翻边进行翻折得到所述工件(100)的翻边;其中,所述第三方向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具有一夹角的方向;所述第四方向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相对称的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部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部包括:凸模(303),安装在所述安装座(209)上;压料气缸(203),安装在所述安装座(209)上;两个所述压料气缸(203)分别布置在所述工件(100)的两侧;连接板(204),所述连接板(204)的两端与两个所述压料气缸(203)的输出端相连;以及凹模(302),安装在所述连接板(204)上,且所述凹模(302)与所述凸模(303)相对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部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部还包括:导向杆(202),所述导向杆(202)的第一端安装在所述安装座(209)上,所述导向杆(202)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板相连;所述导向杆(202)的中心轴线沿所述第二方向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部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部包括:成形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座(209)上;第一导板(212),沿所述第一方向安装在所述成形驱动组件上,且所述第一导板(212)与所述安装座(209)滑动连接;第二导板(213),呈L型结构;两个成形滑块(207),分别安装所述第二导板(213);所述第二导板(213)的第一连接段与所述成形驱动组件的输出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导板(213)的第二连接段与所述安装座(209)滑动连接;其中,两个所述第二导板(213)的第二连接段分别沿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四方向布置,所述第二导板(213)的第一连接段沿第五方向布置;其中,所述第五方向被配置为同时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方向;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跃袁百强王学双徐成林黄娟黄波谢连庆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