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乡村建设综合服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73853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地域规划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乡村建设综合服务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其用于采集村镇数据和土地利用规划图;数据预处理模块,其用于生成区域数据网络;数据提取模块,其用于提取第一网络数据和第二网络数据;模型训练模块,其用于对合并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合并结果预测模块,其用于根据村合并计划生成村合并之后的土地利用规划图,然后使用训练好的合并预测模型输出村合并前后的耕地应用效率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准确的判断村合并计划实施后的耕地应用效率的差值,为选择更优的村合并计划提供直接的支持。为选择更优的村合并计划提供直接的支持。为选择更优的村合并计划提供直接的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乡村建设综合服务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域规划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乡村建设综合服务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公开号为CN108009694A,名称为空心村整治潜力分级评估系统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以下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空心村综合整治潜力评价系统可以全面评价我国各地区空心村综合整治后的土地整治潜力,分析得到空心村综合整治补充耕地的最大潜力及空间分布状况进行可视化表达,这将为推动我国空心村治理、管理及其合理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空心村综合整治潜力是指一定生产力水平下,规划期年内采用一系列措施对现有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拆村并点,内部挖潜和加以改造再利用可能增加的有效耕地面积。按整治潜力的可实现程度,可分为理论整治潜力和现实整治潜力。理论潜力是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采用既定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标准,在理论上通过农村居民点整治可以增减的耕地面积;现实潜力是指在目前的自然环境、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制度供给等约束条件下,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实现的新增耕地面积的潜力,它代表了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可能性和农村居民点在整治过程中投资需求的强度等;本研究在考虑空心村综合整治的理论潜力时,实际上是侧重考虑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其增地潜力主要是通过对现在分散的农村居民点改造、迁村并点、生态移民,可增加的有效耕地及其他宜耕后备的土地进行整理获得。
[0003]上述专利技术公开了通过人均宅基地、人均建设用地等指标来计算区域内的增地潜力,但是耕地效益受到细碎化程度、劳动力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单纯的区域内增地潜力并不能代表拆村并点能够提供的耕地效益增长,而且在区域内进行拆村并点时不同的村合并计划所能发挥的增地潜力是不同的,上述专利技术的方法无法为村合并计划的选择提供具体的指导。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乡村建设综合服务系统,解决相关技术中无法为村合并计划的选择提供具体的指导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乡村建设综合服务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其用于采集村镇数据和土地利用规划图;数据预处理模块,其用于生成区域数据网络,区域数据网络包括节点以及连接节点的边,节点表示村、居民户、常住居民、非常住居民,节点之间存在边表示节点之间存在联系;并为节点生成节点特征;数据提取模块,其用于提取第一网络数据和第二网络数据,第一网络数据是村合并之前的区域数据网络的数据,第二网络数据是村合并之后的区域数据网络的数据,第一网络数据和第二网络数据均包括邻接矩阵和节点特征序列,其中邻接矩阵表示区域数据网
络的节点的连接关系,节点特征序列由区域数据网络的节点的节点特征排列组成;模型训练模块,其用于对合并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合并预测模型包括第一隐藏层、第一卷积层、第一逻辑层、第二逻辑层和全连接层,其中第一隐藏层的两个通道分别输入第一网络数据和第二网络数据,输出更新后的第一网络数据和第二网络数据,第一逻辑层从更新后的第一网络数据和第二网络数据中提取表示居民户的节点特征进行拼接,生成区域特征向量;第一卷积层输入村合并之前的土地利用规划图,输出第一特征图;第一卷积层输入村合并之后的土地利用规划图,输出第二特征图;第二逻辑层对第一特征图和第二特征图进行求差获得第三特征图,然后对第三特征图进行向量化获得特征图向量,之后将特征图向量与区域特征向量进行拼接之后输入全连接层;全连接层输出村合并前后的耕地应用效率差;合并结果预测模块,其用于根据村合并计划生成村合并之后的土地利用规划图,然后使用训练好的合并预测模型输出村合并前后的耕地应用效率差;计划选择模块,其用于选择耕地应用效率差最大的村合并计划作为待实施的村合并计划。
[0006]进一步地,村镇数据包括村的数据、每户居民的数据、每个居民的数据。
[0007]进一步地,村的节点与属于该村的所有居民户之间存在联系,居民户的节点与属于该居民户的常住居民之间存在联系,常住居民的节点与非常住居民之间存在联系表示该常住居民与该非常住居民之间存在亲属关系;常住居民的节点与常住居民之间存在联系表示这两个常住居民之间存在亲属关系。
[0008]进一步地,第a个村的节点特征表示为:,其中表示第a个村的居民总数,表示第a个村的常住居民总数,表示第a个村的户数,表示第a个村的宅基地面积,表示第a个村的种植耕地面积;第b个居民户的节点特征表示为:,其中表示第b个居民户的居民数,表示第b个居民户的常住居民数,表示第b个居民户的非常住居民数,表示第b个居民户的宅基地面积,表示第b个居民户的种植耕地面积;第c个常住居民的节点特征表示为:,其中表示第c个常住居民的种植耕地面积,表示第c个常住居民的年龄,表示第c个常住居民的非务农年收入;第d个非常住居民的节点特征表示为:,其中表示第d个非常住居民的承包地面积,表示第d个非常住居民的年龄,表示第d个非常住居民的非务农年收入。
[0009]进一步地,第一隐藏层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表示更新之后的第一网络数据或第二网络数据的第i个节点的节点特征,和分别表示更新之前的第一网络数据或第二网络数据的第i个和j个节点的节点特征,表示线性变换得到的中间特征,表示线性变换得到的中间特征,表示第一隐藏层的权重参数,表示第一隐藏层的权重矢量,表示与第i个节点存在边连接的节点的集合,表示激活函数,表示注意力权重。
[0010]进一步地,第一卷积层输入的土地利用规划图包括区域数据网络的区域。
[0011]进一步地,全连接层输出表示耕地应用效率差的值或类别标签,如果输出类别标签,则全连接层的分类空间的类别标签映射耕地应用效率差的值域的点值。
[0012]进一步地,第三特征图的第v行第s列的元素等于第二特征图第v行第s列的元素与第一特征图第v行第s列的元素的差值。
[0013]进一步地,合并预测模型进行训练时的村合并之后的区域数据网络是根据历史数据生成的;合并预测模型进行预测时的村合并之后的区域数据网络是根据需要进行预测的村合并计划和当前的村镇数据生成的。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利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对村镇数据进行处理,能够准确的判断村合并计划实施后的耕地应用效率的差值,为选择更优的村合并计划提供直接的支持。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乡村建设综合服务系统的模块示意图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乡村建设综合服务系统的模块示意图二。
[0016]图中:数据采集模块101,数据预处理模块102,数据提取模块103,模型训练模块104,合并结果预测模块105,计划选择模块106。
具体实施方式
[0017]现在将参考示例实施方式讨论本文描述的主题。应该理解,讨论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从而实现本文描述的主题,可以在不脱离本说明书内容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对所讨论的元素的功能和排列进行改变。各个示例可以根据需要,省略、替代或者添加各种过程或组件。另外,相对一些示例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乡村建设综合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其用于采集村镇数据和土地利用规划图;数据预处理模块,其用于生成区域数据网络,区域数据网络包括节点以及连接节点的边,节点表示村、居民户、常住居民、非常住居民,节点之间存在边表示节点之间存在联系;并为节点生成节点特征;数据提取模块,其用于提取第一网络数据和第二网络数据,第一网络数据是村合并之前的区域数据网络的数据,第二网络数据是村合并之后的区域数据网络的数据,第一网络数据和第二网络数据均包括邻接矩阵和节点特征序列,其中邻接矩阵表示区域数据网络的节点的连接关系,节点特征序列由区域数据网络的节点的节点特征排列组成;模型训练模块,其用于对合并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合并预测模型包括第一隐藏层、第一卷积层、第一逻辑层、第二逻辑层和全连接层,其中第一隐藏层的两个通道分别输入第一网络数据和第二网络数据,输出更新后的第一网络数据和第二网络数据,第一逻辑层从更新后的第一网络数据和第二网络数据中提取表示居民户的节点特征进行拼接,生成区域特征向量;第一卷积层输入村合并之前的土地利用规划图,输出第一特征图;第一卷积层输入村合并之后的土地利用规划图,输出第二特征图;第二逻辑层对第一特征图和第二特征图进行求差获得第三特征图,然后对第三特征图进行向量化获得特征图向量,之后将特征图向量与区域特征向量进行拼接之后输入全连接层;全连接层输出村合并前后的耕地应用效率差;合并结果预测模块,其用于根据村合并计划生成村合并之后的土地利用规划图,然后使用训练好的合并预测模型输出村合并前后的耕地应用效率差;计划选择模块,其用于选择耕地应用效率差最大的村合并计划作为待实施的村合并计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乡村建设综合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村镇数据包括村的数据、每户居民的数据、每个居民的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乡村建设综合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村的节点与属于该村的所有居民户之间存在联系,居民户的节点与属于该居民户的常住居民之间存在联系,常住居民的节点与非常住居民之间存在联系表示该常住居民与该非常住居民之间存在亲属关系;常住居民的节点与常住居民之间存在联系表示这两个常住居民之间存在亲属关系。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阙禄皇张敏超陈权袁鑫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睿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